李瑾瑾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淺談“河州花兒”傳承的現代意義
李瑾瑾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河州花兒”是“花兒”文化中的重要支系,也是西北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形式,被列入國家非遺名錄。“河州花兒”在西北地區(qū)口口相傳,至今已有五百余年歷史。對于“河州花兒”這一歷史文化遺傳,其傳承與保護具有深刻的現代意義。本文將從“河州花兒”傳承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闡述了其現代傳承意義,并針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深刻分析其傳承價值與現代意義,為西北民間文化精粹的保留和傳播提供更可行的理論支持。
河州花兒;保護傳承;現代意義
“河州花兒”是甘肅一代民間音樂的代表形式,主要有“洮岷花兒”和“河州花兒”之分。本文主要以“河州花兒”為研究對象。流傳數百年的“河州花兒”曲調高昂,內容豐富,表現形式靈活隨意,已經成了“河州花兒”特有的文化屬性和社會傳播價值。“花兒會”就是當地頗具規(guī)模的演唱盛會。2009年,“河州花兒”進入世界非遺名錄,對于這一寶貴的中華文化遺產,其傳承意義與傳承途徑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河州花兒”的傳承危機
“河州花兒”是深植與民間文化的一種藝術形式,由于早期地理環(huán)境與人際交通較為閉塞,因此“河州花兒”的傳唱群體較為固定,在特點區(qū)域內口口相傳,由于傳播區(qū)域、傳唱人群較為固定,早期“河州花兒”不會出現傳承危機。但是在現代社會,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流行文化的傳播,使傳統(tǒng)文化受到了強烈沖擊,“河州花兒”的傳承基礎受到了嚴重干擾,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在流行文化、外來文化的雙重侵襲下,民族文化以明顯弱勢受到擠壓,而“河州花兒”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傳承危機,無論是在生存土壤還是在人才繼承方面,這一藝術形式的發(fā)展仍不容樂觀。
(二)“河州花兒”的發(fā)展研究相對滯后
近年來,“河州花兒”的學術研究從未間斷,一些研究者通過民間資料的收集、整理、發(fā)掘等,使“河州花兒”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獲得了新的傳承空間。但是由于學術研究與實際發(fā)展之間存在脫節(jié)問題,在理論方面相對滯后。“河州花兒”的研究需要與實踐相結合,同時還需要有完善的學術理論作為支持。雖然當前對“河州花兒”的保護工作已經展開,但是其傳承危機仍然存在,其衰微速度快于研究、保護發(fā)展速度,這一事實證明對“河州花兒”的傳承與保護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一)有利于民俗文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
對“河州花兒”藝術的發(fā)掘,有利于使“花兒”藝術完整保留,并在藝術形式上有新的突破和發(fā)展。民間文化的傳承關鍵因素在于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去創(chuàng)新,才能使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永葆青春,使更多人了解它、喜愛它。對“河州花兒”的傳承有利于對詞曲藝術的發(fā)掘和整理,使民間歌曲的樂理系統(tǒng)更加豐富。此外,還能夠將“河州花兒”的音樂元素與現代音樂相融合,展示其時代性特色,以此促使其煥發(fā)新的藝術生機。
(二)有利于“河州花兒”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
對“河州花兒”的傳承與保護,有利于民間藝術人才的發(fā)掘和培養(yǎng)。“河州花兒”成功申遺,使其影響力和社會價值得到了深刻體現,同時也是傳承人問題得到了確認和全面保護,使這門民間藝術的傳承有了具體載體。只有人才的培養(yǎng)才是藝術傳承的關鍵,對于已經認證的“河州花兒”藝術家,會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這些措施有利于改變人才斷流危機。同時,有外部環(huán)境作為支持,能夠更好的開展“河州花兒”藝術培訓、交流活動,從而使人才培養(yǎng)機制更為完善,為“河州花兒”的傳承奠定良好基礎。
(三)以“河州花兒”為載體,促進經濟發(fā)展
“河州花兒”的發(fā)展對當地文化經濟、旅游經濟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這門古老民間藝術的本身就蘊含了民俗、藝術、文化、傳統(tǒng)等多重元素,以“河州花兒”為主題的旅游活動日益受到社會各界重視,而且在旅游產品開發(fā)中已經成為重要的拓展因素。將“河州花兒”與當地旅游開發(fā)現結合,有利于地方經濟的發(fā)展,同時也能夠使更多人了解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為其傳播范圍的拓展創(chuàng)造條件。
(一)促進“河州花兒”走進學校音樂課堂
“河州花兒”是典型的聲樂藝術,主要以口頭形式進行傳播。只有更多的人去唱“河州花兒”,才能使這門藝術煥發(fā)出青春活力。將“河州花兒”引入學校課堂,能夠使年青一代對其有更深刻的了解,通過了解進而產生熱愛,從而激發(fā)“河州花兒”的傳承活力。在“河州花兒”教師隊伍建設上,則需要以民間藝人為主,只有原生態(tài)的傳唱和教授,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的“河州花兒”傳人。民間藝術與校園教育相結合對藝術傳承的作用已經得到證實,是文化保護、傳承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以選秀形式促進“河州花兒”的傳承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于“選秀”節(jié)目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其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在“河州花兒”的傳承中,也可以利用選秀這一形式進行。選秀活動涉及范圍較廣,能夠吸引不同社會階層的“河州花兒”愛好者,集中在一個選秀舞臺上,有利于產生連鎖爆破反應,無論是從影響力還是傳承價值方面來看,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選秀形式不僅能夠使社會公眾對于“河州花兒”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時還能更客觀的認識這一民間藝術的魅力和感染力,有助于“河州花兒”的全民化普及。
“河州花兒”在甘肅廣為傳唱,在數百年的傳承中不但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同時更有深厚的文化基礎?!昂又莼▋骸辈坏纬傻耐晟频乃囆g表演形式,同時也彰顯出其強大的文化影響力。作為非遺項目,“河州花兒”的傳承意義不僅僅在其表現形式上,同時還需要關注其歷史、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價值,為“河州花兒”文化內涵的發(fā)掘、社會價值的彰顯以及經濟價值的開發(fā)奠定堅實基礎。
[1]樊引娣.河州花兒的分布與演唱特色[J].藝海,2014,(06).
[2]郭德慧.“河州花兒”演唱藝術漫談[J].中國音樂,2015,(02).
[3]戴嘉艷.河州“花兒”中蘊含的自然美[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13,(01).
李瑾瑾(1991—),女,漢族,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