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歡歡
(吉林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游戲訓練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徐歡歡
(吉林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戲劇表演不只是一門藝術也是生活的延伸,對演員的表演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不但需要演員充分理解戲劇中的表演內涵,還需要演員能夠生動形象的刻畫表演內容,為此筆者將結合自身的表演經驗,對游戲訓練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希望能夠更有效的對學習戲劇的學生進行指導,進而使學生感受到戲劇學習中的樂趣。
游戲訓練;戲劇表演教學;應用研究
在現代美學與藝術實踐共同發(fā)展的今天,藝術與游戲之間的聯系被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高度重視,可以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很多戲劇都是由實際生活改編而成,然而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一直采用一種灌輸式教學方式,影響學生對于戲劇內涵的理解,而游戲訓練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表演興趣,也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領悟戲劇技巧。
在分析游戲訓練對戲劇表演的應用價值前,首先我們要理清藝術與游戲之間的關系,而這也將成為游戲訓練應用于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教學依據[1]。藝術與游戲一直是現代美學家研究的話題,很多美學家認為,游戲是藝術起源的因素之一,雖然這一觀點不能得到直接的論證,但不可否認的是藝術一定是帶有某種游戲性質的,現下的很多戲劇形式就是從民間游戲中演變而來,如民間故事、民間舞蹈等,而與之相應的很多大眾化游戲,也是在藝術推動中形成的,例如卡拉ok,就是電聲藝術衍生而出,藝術與游戲之間不但存在某種本質聯系,也可以進行相互轉化,藝術理論家席勒就曾對這一觀點提出,藝術是一種自由的表現形式,而游戲必然會為藝術帶來自由性的創(chuàng)造。由此可見藝術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盡情的去把握這種自由創(chuàng)作。而在中華民族古老的哲學思想中,就存在寓教于樂這一觀點,這就為游戲訓練進入戲劇表演理論中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其次,從實踐方面分析,戲劇表演教學雖然是一種藝術形式,但其不同于像音樂、美術這種基礎教育學科,很多學生對于戲劇表演是沒有過多接觸的,在這種陌生的藝術形式面前,很多學生都會表現的手足無措,且對于大對數學生而言,由于其經歷和閱歷不夠充足,在面對藝術表演時,很容易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礙,而戲劇作為一門綜合的藝術表演形式,要求學生掌握小品式的編演能力,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戲劇修養(yǎng)與舞臺常識,并能夠從生活素材中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為此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訓練對學生進行教學,不但符合學生的天性,也可以讓學生在天性的驅動下,自然而然的完成表演,讓學生在游戲訓練中,體會戲劇表演價值和魅力。
(一)靈活設計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若想實現游戲訓練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教師就要靈活的去為學生設計游戲情景,才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在戲劇表演中的學習熱情,進而讓學生在游戲訓練中,感受戲劇表演的魅力與樂趣,增加學生對于自身刻畫人物的情感理解[2]。而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去豐富游戲內容,進而為學生創(chuàng)建多樣化的教學情景,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黃梅戲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軟件,向學生展示黃梅戲中的服飾、妝容和戲劇角色,并且也可以針對這些戲劇角色與角色出處,讓學生進行游戲強答,讓學生在競猜游戲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對于黃梅戲的學習熱情。于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對學生的黃梅戲掌握程度進行檢驗,通過學生游戲過程中的真性情流露,了解學生的實際知識掌握情況,進而根據學生情況靈活教學。最后教師也可以運用游戲訓練的方式,如為學生播放《天仙配》中的一段視頻,然后讓學生自由的選擇角色進行表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服裝和道具上的服務,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黃梅戲學習的樂趣。
(二)合理借助游戲活動,提升表演能力
戲劇和游戲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共通性,因此對于一些剛接觸戲劇表演的學生而言,由于沒有足夠的戲劇表演基礎,因此在剛剛學習戲劇表演時,認知程度是非常低的,致使戲劇課堂效率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游戲訓練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性表演教學。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趣味性的游戲訓練把握,通過合理的借助游戲活動,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也可以讓學生在游戲訓練過程中,實現自身表演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小品表演學習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合作的方式,自行的進行游戲創(chuàng)作和改編,如以“超級瑪麗”為故事背景去創(chuàng)作小品,并將自身所學習到的戲劇表演融入到實際活動創(chuàng)作過程中,而當學生表演結束后,教師可以與學生組建評委團的游戲形式,對作品進行打分評價,同時對于一些在小品表演中具有很好變現力的學生進行鼓勵和嘉獎,為學生的游戲訓練增添一定的競技性,在這種有合作有競爭的自創(chuàng)小品編排中,感受戲劇表演的樂趣,進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表演能力。
(三)把握游戲訓練時機,發(fā)揮游戲價值
在心理學研究過程中發(fā)現,在進入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學習時,初始時期,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因為這時人的意識與自我評級能力都在進行重組和構建,而當學生形成新的自我評價能力時,很多學習認識已經根深地固,根據這一研究理論,教師在進行戲劇表演教學時,就要在學生還未形成專業(yè)的自我評級能力與重組構建之前,有計劃的展開系統(tǒng)性的游戲訓練,才能把握住藝術教學的最佳時期,進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為學生樹立戲劇表演的學習信心,反之如果教師錯過了這一時期,在利用游戲訓練的形式進行教學,也將很難解放學生的思想,而若想實現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升,相比之下就會更加困難,因此把握戲訓練時機對于戲劇表演教學至關重要。
在戲劇表演中應用游戲訓練,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以突破學生表演過程中的心理障礙,并能夠賦予學生一定的觀察力和創(chuàng)作力,因此在戲劇表演基礎教學中運用游戲訓練,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1]王甦.淺析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教學特色從戲曲說唱元素到戲劇表演[J].戲劇叢刊,2013,(05).
[2]王彥波.深化教學改革戲劇表演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