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貝貝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音樂學院,河南 鄭州 510000)
歌劇詠嘆調《漫步街上》的演唱版本比較研究
李貝貝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音樂學院,河南 鄭州 510000)
普契尼在1858年出生意大利盧卡,他擁有比一般人都出色的現(xiàn)場感和旋律感,普契尼一生創(chuàng)作了十二部具有獨特藝術風格和真實主義的歌劇作品。作為意大利古典樂派的重要代表,普契尼的作品包括《波西米亞人》、《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圖蘭朵》等。普契尼的歌劇創(chuàng)作風格大膽、多樣,充滿新穎感,在作品上為了使歌劇內容具有異國的旋律、情調,他會借鑒東方的一些五聲音階和曲式結構等。我們在普契尼的歌劇中可以發(fā)現(xiàn)大量的東方元素,像一些我們民族的調式、節(jié)奏型等多次出現(xiàn)。普契尼的作品題材很多都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當中,通過對窮困的小人物和上層階級之間的矛盾為線索,打造緊張激烈的戲劇情節(jié)。相較于對于舞臺效果的營造,普契尼更加的注重描述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通過對于人物各個細節(jié)的把握和展示,刻畫出鮮活的人物性格,從而為戲劇的進一步發(fā)展做好鋪墊。
《漫步街上》是由一個三段體的曲式結構組成,第一唱段共有十六個小節(jié),分為兩個樂句,旋律線條用3/4的節(jié)拍行進,舒緩而又流暢,充滿了抒情性。這一樂句中音樂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緩慢發(fā)展,為后面高潮的來臨埋下伏筆。而第二唱段是在第一唱段的基礎上添加了一個八度的上行音階,并且旋律進行中多次穿插使用切分型節(jié)奏,這樣就使旋律的線條充滿起伏感,增加了音樂的靈活性。第三唱段的調性與第一唱段的調性一致,是一個變化再現(xiàn)樂段,在結尾的時候為了突出表現(xiàn)穆塞塔干凈利落的特點,直接使用兩個音符作為終止。歌曲的伴奏部分為了把穆塞塔的美麗、風情表現(xiàn)的更加突出,使用了一些分解和弦,讓旋律的流動更加自然,也更加具有歌唱性。整首作品中總共有十三處的倚音,這些不同的倚音有效地勾勒了音樂旋律,使歌曲線條變得飽滿,更加具有感染力。在演唱這首作品時,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漸弱的符號標記,為了達到漸弱的效果,使氣息更加流暢,聲音會產生一種向后倒的感覺,音量的大小與呼吸的控制力度正好成反比,隨著聲音的漸弱,共鳴腔體由整個身體慢慢集中到了一個小的共鳴點。整首作品中的速度變化較為頻繁,有的甚至在一個樂句中會出現(xiàn)幾種不同的速度,表面上看這些速度是自由的,但是當我們仔細去研究歌曲內容、人物之間的關系和情感發(fā)展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這些速度變化與作品情節(jié)的發(fā)展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它在不違背作品主旨的前提下,進行一些不同的穿插,從而得到一種出人意外的效果。
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有兩個女主人公作為兩條不同的線索共同發(fā)展,通過形象性格上的差異,刻畫人物的內在表現(xiàn)。這兩個女主人公分別是“穆塞塔”和“咪咪”,“穆塞塔”是一個充滿自信的女人,活潑外向,行事作風果斷干練,追求浪漫的感情和生活上的享受,因此,當“穆塞塔”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她一身華麗的裝束,自信的步伐和婀娜的身姿,特別吸引觀眾的眼球。而當“咪咪”出場的時候,風格就變得比較保守、傳統(tǒng),衣著打扮上顯得清新、簡約,樸實大方,氛圍的營造與女主人公“咪咪”柔弱、細膩的性格特點相互呼應。故事中人物形象地塑造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例如“穆塞塔”在演唱過程中聲音亮麗,風格潑辣,為了展現(xiàn)自己的風騷和誘惑,始終不停地在擺弄風情,勾引觀眾;而“咪咪”的演唱風格就比較樸實平穩(wěn),音樂旋律線條屬于層層遞進,從而塑造出“咪咪”純真可愛,溫柔善良的人物形象。
普契尼為“穆塞塔”這一角色注入了愛恨分明、活潑開朗和積極樂觀的情感基因,并且貫穿整個故事發(fā)展的過程,表面上看“穆塞塔”是一個風騷、魅惑,處處留情的女人,實際內心對畫家的愛始終如一,這也是一個人物性格形象上的矛盾對比。
聲樂作品通過演唱的形式,把平面化的文字語言展示給聽眾,來達到抒發(fā)情感、表達主旨的作用,因此為了準確的表達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塑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歌曲中的主體思想,需要我們對作品進行深入地分析,在充分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加入恰當?shù)那楦斜磉_和藝術處理。歌唱者只有通過把控自己的情感投入,輔之以身體語言,才能獲得作品主旨和藝術表達的統(tǒng)一。
歌唱的藝術在于把個人情感和故事人物相融合,用優(yōu)美的旋律和動聽的嗓音為觀眾傳遞歌曲所要表達的主要內容,展示人在不同環(huán)境狀態(tài)下,所表現(xiàn)的人間百態(tài)。在歌唱中聲音是一種載體,它可以直接影響作品內容能否傳遞給聽眾,獲得一種外在的回應,而情感則是聲音的內在靈魂,可以使聽眾在思想上與作品產生共鳴,得到精神上的交流?!奥暻椴⒚紊窦?zhèn)洹毕胍挂皇鬃髌帆@得聲音和情感上的共贏,就需要在形體和表情上面下一番功夫,很多時候我們對于作品的演繹不是僅僅能夠站在舞臺上把作品唱完,音準正確、節(jié)奏完整就可以了的,我們需要使這個舞臺充滿活力,讓自己在舞臺上面充分的表現(xiàn)作品的內涵。當我們在歌唱的時候,適當?shù)奶砑右恍┬误w活動、表情手勢可以讓作品的形象變得更加立體,更加具有生氣,舞臺表現(xiàn)力也會更加通透。
普契尼作為真實主義歌劇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歌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tǒng)的生活觀念進行了挑戰(zhàn),更加追求藝術的真實和自由?!堵浇稚稀肥歉鑴 端囆g家的生涯》中的一個著名選段,通過優(yōu)美流暢的旋律把穆塞塔的形象刻畫的生動而又鮮明。歌劇是一門綜合舞蹈、音樂和戲劇表演的舞臺藝術,對于歌劇選手的演唱技法、舞臺表現(xiàn)力等要求十分嚴格。通過對普契尼歌劇作品的進一步分析,加深了對歌劇藝術的認知,并且對歌劇的發(fā)展歷史有了更多的了解,這對于演唱者將來在演唱技巧、舞臺表演和人物心理把握、形象塑造等各個方面更加得心應手,可以全方位、多層次的去理解和表現(xiàn)作品。聲樂學習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自我,挑戰(zhàn)自我,我們通過對自身身體結構的了解和把控,配以科學合理的演唱技巧,可以突破自己的局限,提升唱功。而要演唱好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僅僅擁有這些外在的條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我們努力的理解作品內涵,深入的去挖掘作品所要表達的理念,去身體力行的體會劇中人物的情感訴求,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接近歌劇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為觀眾提供精美絕倫的藝術享受。
[1]俞子正.歌劇長河——從達芙妮到圖蘭朵[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2]李冬蘭.普契尼歌劇詠嘆調的藝術風格和演唱處理[J].樂府新聲,2002,(3).
李貝貝(1989—),女,漢族,河南許昌人,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音樂學院教師,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