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蘭
(臺州學院,浙江 臺州 317000)
鋼琴入門五指位與指法的教學思考
黃 蘭
(臺州學院,浙江 臺州 317000)
嫻熟掌握固定五指位與相應的指法排列,是后期能夠流暢彈奏的前提。本文想陳述:學生對指法的重視態(tài)度、正確運用指法與合理安排指法的能力要從鋼琴入門階段就開始強調。尤其是在五指訓練初期。
鋼琴;五指位;把位
“看指法彈”,作為鋼琴教師,可謂老生常談,時刻掛在嘴邊上。教師說“看指法”,說到嘴皮子破;學生聽“看指法”,無動于衷。大部分的學生,無論是小孩還是成人,常常無視指法。不僅沒有掌握科學安排指法的原則;也不專心練習各種固定音型的指法;對書上指法提示,更是懶得理會;這些不負責任的指法認讀與彈奏習慣,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彈不順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學生要掌握指法安排的基本規(guī)律,也就是順指法:即手指與鍵盤依次對應排列。例如,C大調五指位,C D E F G,無論是1到5指,還是反之,不可以跳過哪個手指,更不可丟掉哪個鍵盤。右手12345指要依次排列彈奏對應的CDERG這五個琴鍵。再如,降B大調的五指位,右手12345指依次對應琴鍵降B C D降E F。這就是固定的五指位,用順指法依次排列彈奏的五個琴鍵的五指位。在手位不變的情況下,根據已標注的指法,排列推算出其他音符的指法,這就是順指法?;卣n中,學生在彈奏無指法標記的地方,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他忘記了順指法,或者說不知道順指法。所以,在入門階段里,指法排列規(guī)則的強化訓練,是重中之重的教學要點之一。鋼琴入門教材《拜爾》1到45條、《小湯》前三冊,每一條樂曲只有一個手位,在固定的手位里,學生很容易把音符、指法、鍵盤三個關系對應上。
其次,熟悉各調的五指位,構建鍵盤“把位感”?!稖丈F(xiàn)代鋼琴教程》一、二冊,作者在每一首樂曲上方,都明確標注調性、調號,以及樂曲演奏的手位,也就是演奏此曲的把位。通過把位運用,學生們,尤其幼兒,一是可以減輕讀譜壓力、二是增強鍵盤的把位感,三可以促使學生動腦練習,腦要“認識”音的左右鄰居,“運算”指法,最后運指彈奏。這一過程中,要求眼睛不能幫助找鍵盤,最后讓眼睛專注在讀譜上,同時,耳朵又可以起到真正“聽辨”對錯的作用。因為實際上,學生們判斷對錯,大多數(shù)靠眼睛,不是耳朵,這也是日后視奏較慢的原因,因為眼睛要忙上(譜子)忙下(鍵盤)。
為了建立把位感,筆者在入門階段,通過落滾、雙音、和弦、五指移調等技術練習,來構建和增強學生的把位感。
落滾:又稱“落提”。在入門階段,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種彈奏方法。兩個不同音高上有連線。第一個音是通過手臂重量的掉落傳送力量至琴鍵,發(fā)出聲音;第二個音借用手腕帶起,發(fā)出聲音。落滾兩個前后音的聲音語氣特征是長短、強弱、重輕。筆者在教授學生這個落提動作的要領同時,更加強調,前后兩個音的兩種關系:第一,前后音的鍵盤關系,也是認知音程過程;第二、音,鍵盤,指法三者之間的對應關系。為了訓練五指內,各個手指落提動作的彈奏能力,要求學生組合任何兩個手指進行落提訓練。尤其是以小指為中心向其它音構成落提的練習;或者以大指為中心向其它音構成落提的練習。這兩個手指尤其在手型上有其特殊性:都是手掌的外側,決定手型支架,無論大指或小指哪個歪倒斜立,都影響手型的擺放與支撐。更為重要的是,大指或小指的位置決定每一個固定五指位的把位。所以在訓練落提過程中,筆者著重強調以這兩個手指進行落提訓練。對手指自身的支撐、對落提動作的訓練、以及對鍵盤的認知上都有幫助。并且,還要求學生在24各大小調固定的五指位上進行各組合的落提訓練。
雙音和和弦:對五指位的把位認識,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內容和手段。通過雙音和弦的教學,學生不僅加強手掌的肌肉力量和手指的獨立性,也可以從聽覺與視覺上,辨別音程與和弦性質。五指保留音練習,例如《施密特手指練習》中保留單音、雙音、和弦的練習無形中,也使得手指與鍵盤的對應關系更加緊密牢固。
五指移調練習:在這些固定五指位的基礎得到扎實訓練之后,需要再進行流動性的五指移調練習和串指練習。例如教材《哈農》前30條,固定五指的移動性練習,通過縮進手指或擴張手指,以雙手平行模進的形式,上下行移動五指練習;再如,常樺編著的《鋼琴技巧每日練習—初級篇》中,五指移調練習常被筆者用來教學,并結合《施密特五指練習》,需要清晰有力的彈奏。除了訓練手指的獨立理性,同時還堅固把位感,一舉多得。
無論《施密特》和《拜爾》45條之前的固定五指位練習,還是像《哈農》,或者《鋼琴技巧每日練習》這種流動性的五指位。訓練目的有兩個,一是加強五指靈活獨立運指能力,二是固定和增強各調式調性的五指把位感。熟悉12個鍵上固定的五指把位。
再次,掌握縮指與擴指。入門教材《拜爾》第46條,左手135指要從CEG連接到BDG,小指做了一個擴指動作。教學這條曲目時,筆者強調三個練習過程:1、先看譜,認讀音符與和弦。2、對應鍵盤,音符、指法三者,反復進行手眼耳協(xié)調練習。3、眼睛不允許再看鍵盤,靠手指的“手感”、頭腦對鍵盤的“運算”來彈奏,直到熟練準確的彈奏這兩個和弦位置的連接。
再如縮指,《拜爾》第51條,右手第二個小節(jié),D到B,大指發(fā)生擴指動作,之后的第三、第四小節(jié)都在新的五指位演奏。第五小節(jié),二指有縮進要求,從原來的二指C,縮指為D,之后又恢復到第一個手位。針對這樣的鍵盤位置改變,教師要有清晰的講解,使學生有全面立體的認知,并引導學生耐心感受手指擴指與縮指的調整過程,堅持連續(xù)多遍的準確練習,才能保障學生課后自行完成。
擴指與縮指,是在順指法的基礎上產生的。順指法是一切復雜指法運用的前提。而順指法與固定的五指位又息息相關。所以在入門教學中,從單音、落提、三個音到最后五指練習,教師有責任與義務構建學生鍵盤手位感,深化指法概念。根據指法規(guī)律,能夠推斷指法、編排指法,才是最終的教學目的。
[1]但昭義.少兒鋼琴教學與輔導[M].華樂出版社,1999.
[2]代百生.鋼琴教學法M].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3]方百里.方百里鋼琴教學法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4.
[4]常樺,朱迪.鋼琴技巧每日練習—初級篇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
黃黃蘭(1977-),女,浙江臨海,工作單位: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臺州學院藝術學院,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 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