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塘沽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450
?
全媒體時代預防文化發(fā)展的新態(tài)勢
王鵬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塘沽人民檢察院,天津300450
加強預防文化建設,是建立健全懲治與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目前,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全國檢察機關大力倡導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完善,對我們利用各種媒體加強建設預防文化提出了挑戰(zhàn)??v觀檢察機關在預防文化創(chuàng)建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我們對其進行梳理,并提出完善建議。以期豐富預防文化內涵,進軍全媒體,實現(xiàn)預防文化對反腐輿論的引導作用,構筑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新格局。
全媒體時代;預防文化;檢察機關;發(fā)展完善
(一)全媒體內容的“全面性”,為預防文化豐富內涵帶來挑戰(zhàn)
從預防文化所擔負的職責和所具有的特征來分析其內涵和外延,核心內涵包括:預防職務犯罪的預防意識,職務犯罪風險的防控能力,公正廉潔勤政的履職理念,罪案警示教育的啟示,筑牢思想道德防線的自覺行為,法制生活的規(guī)范行為等等。預防文化外延則由偵防一體化的體系形成,以防為主等諸多內容的延伸以及外在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倡導廉政文化,樹立遵紀守法的公民意識,加強對公務人員廉潔自律的教育,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公仆形象,倡導“修德尚賢、慎欲慎權、執(zhí)政為民”的思想品格,弘揚清風正氣、崇尚文明先進、凈化社會環(huán)境、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的人文精神等等①??梢哉f預防文化是廉政文化的補充和發(fā)展,是檢察文化的升華與延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移動終端等的普及,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不斷交鋒、碰撞,最終融合,我們迎來了新的“全媒體時代”。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信息的快速傳播,對于文化的發(fā)展既是機遇又帶來隱憂,一方面吸收先進優(yōu)秀文化,不斷豐富、擴充內涵和外延;另一方面外來文化的大量引入,是否會使本土文化的發(fā)展受限,甚至囿于其影響而改變正常發(fā)展軌跡,值得擔憂。就預防文化來說,全媒體大大加快了其發(fā)展速度,中國古代優(yōu)秀的廉政文化,外國先進的反腐敗思想、工作方法,大量呈現(xiàn),很好地做到了“古為今用、引經據典”;同時,預防文化欲更加豐富、健康發(fā)展,需提高應對糟粕思想、腐化思想侵蝕的能力,一味推崇或是一味排斥皆不可,保持理性地接收,應需借鑒、為我所用才是良好的應對方法。
(二)全媒體傳播途徑的“多元化”,為預防文化有效傳播帶來挑戰(zhàn)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媒體的形態(tài)和傳播方式發(fā)生了深刻變革,網絡、手機、微信、微博等大量新興媒體涌現(xiàn),報紙、雜志、電臺、電視臺等傳統(tǒng)媒體也不斷融合其他媒體形態(tài),從而提供全媒體化信息化的服務。這樣就呈現(xiàn)出新舊媒體交叉?zhèn)鞑ペ厔?,文本、圖片、口語、音頻、視頻等形式在新舊媒體及融合媒體上進行全方位、全天候、多維度、立體化的互動傳播,傳播途徑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要與時俱進開展預防文化宣傳,要充分運用新興媒體的力量,通過門戶網站、論壇、博客、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進行嘗試,現(xiàn)期相對成熟的做法,是利用微博來宣傳預防文化、發(fā)布預警信息,不僅可以及時了解社情民意,而且傳播迅速、覆蓋面廣,從而提高預防工作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傳播途徑的“多元化”大大拓寬了預防文化的傳播形式,但是要真正實現(xiàn)預防文化的有效傳播,尚需一些努力:一是在線流媒體(微電影,動漫FLASH,廣告短片,警示教育片,電子書籍、雜志、圖集等)的制作、在線互動平臺(微信、微博、論壇、即時通訊工具)等載體的構建,需要檢察機關甚至全社會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技術支持;二是從事相關媒體操作的預防工作者能否真正熟練地掌握各種新興媒體,與受眾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及時提供解答,保證預防信息準確、全面地傳送出去;三是網絡輿情應對,對于一些為了吸引人的“眼球”而產生的不實言論,立足檢察職能,去偽存真,為維護風清氣正的網絡氛圍貢獻力量,使預防文化宣傳起到預防效果和社會效果合一的目的。這些都是我們進行預防文化建設所面臨的新挑戰(zhàn)。
(三)全媒體參與群體的“廣泛性”,為預防文化拓寬影響帶來挑戰(zhàn)
從1987年第一封電子郵件在中國發(fā)出,互聯(lián)網來到中國已經近30年,中國的網民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至今已有近5億網民;《2014年新媒體藍皮書》顯示微信用戶達至6億,微博注冊賬號至13億②?;ヂ?lián)網同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最終目的是要實現(xiàn)“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終端獲得任何想要的信息”。參與群體的廣泛性,可以利用多元傳播途徑讓更多的人了解預防工作,參與預防工作,支持預防工作;另一方面,群體對于文化的需求不盡相同,“眾口難調”,如何做好預防文化大餐,讓更多的人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時又參與其中,不斷拓寬預防文化的影響范圍,是擺在檢察機關面前的又一挑戰(zhàn)。有四個方面工作需要重點加強:一是通過開展預防宣傳教育,推廣普及社會公德和職業(yè)道德,推廣預防職務犯罪的核心價值,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③。但生搬硬套大道理不可取,展示的內容需“平易近人”,貼近生活,有共鳴才能吸引人、感染人。二是內容形式要求“短小精悍”,“快餐式”的信息消費模式,“長篇大論”的內容雖然精彩可能還是會喪失大部分讀者,要想“捕獲”更多的受眾,就要不斷推陳出新,做到簡潔明了,令人印象深刻。三是運用全媒體傳播預防文化,需要做好主要功能定位,對發(fā)送通道、時間周期、內容審查、機制保障等相關工作,推出具體規(guī)定,做好后期保障,才能避免工作“一陣風”,或是形成“僵尸微博、微信”。四是要注重營造人人話預防、全民皆參與的濃厚氛圍,定期發(fā)布一系列與預防文化相關的話題,鼓勵全民參與討論,在討論中學習,做到天天見預防,時時有警示。
(一)預防文化的深度和廣度不夠、檢察特色不足
全媒體是手段,預防文化是內涵,互相推動發(fā)展。當前,反腐倡廉已成社會焦點、熱點,引起全社會乃至全世界的關注,各類信息鋪天蓋地,其中一些好素材能為檢察機關借鑒和使用,充實我們的預防文化。但是作為專門從事預防職務犯罪的檢察干警,理應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積極打造具有檢察特色的預防文化。當前檢察機關開展了大量的預防文化創(chuàng)建工作,但是有些單位滿足于講一堂課、開展一次警示教育、開一次座談會等,工作沒有深入、內容沒有深度,長此以往,不利于檢察機關預防文化的創(chuàng)建和傳播,檢察機關開展預防工作的這一陣地面臨萎縮和喪失的風險,因此,廣大預防崗位的干部要高度重視拓展預防文化的深度和廣度,打造有檢察特色的預防文化,增強其吸引力、感染力、教育力,加強檢察機關預防陣地的建設。預防部門工作人員的各項崗位素質需提升。在高檢院最新制訂的預防崗位素能標準中,對于從事預防崗位的檢察干部明確提出三十項涉及預防知識、預防能力和預防職業(yè)素養(yǎng)的預防崗位職業(yè)標準,其中多項素能,如宣教能力、職務犯罪分析能力、預防專業(yè)知識(政策、法律、歷史文化知識)、對各種現(xiàn)代化媒體的應用知識等,對于檢察干部在全媒體時代做好預防文化創(chuàng)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如果上述職業(yè)素能不高,即使對全媒體時代下,各類傳播工具、媒介應用嫻熟,但想要傳播的預防文化內容仍然不能滿足社會受眾的需求,也難以達到高質量預防工作的標準。相比高檢院提出的崗位素能標準,從事預防工作的人員在綜合素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提升職業(yè)素能方面還需進一步努力。
(二)全媒體時代對預防文化的創(chuàng)建和傳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首先應加強對全媒體時代的內涵和全媒體應用的認識。時至今日,綜合運用多種媒介和終端,以文字、圖片、聲音等元素全天候、全方位、立體化展示傳播內容的全媒體化,已經成為世界傳媒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叭襟w”的“全”不僅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出版、網路、電信、衛(wèi)星通訊在內的各類傳播工具,涵蓋視、聽、形象、觸覺等人們接受資訊的全部感官,而且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細分的服務,實現(xiàn)對受眾的全面覆蓋及最佳傳播效果④。其次文化關鍵在于傳播,離開了傳播,文化就會逐漸失去其影響力、生長力乃至生命力,當前檢察機關開展預防文化的創(chuàng)建和傳播,更多的是人對人授課式,或借助報刊平面式,影響力必然受限,難以達到預防工作的社會化、全覆蓋的要求,檢察機關應充分利用好全媒體時代創(chuàng)造的有利傳播的條件做好預防文化的創(chuàng)建和傳播,開展高水平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
(一)整合資源,不斷提升預防文化內涵
全媒體時代培育的新媒體受眾有其特點,從普遍性來看,老媒體的受眾更樂于接受深閱讀、泛閱讀、慢閱讀,反之,新媒體的受眾則熱衷于淺閱讀、精閱讀、快閱讀。老媒體的傳播面更廣,但新媒體的精準度更高。檢察機關必須適應新媒體受眾的特點,致力打造高品質、具有檢察特色的預防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堅實根基。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還在中央紀檢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從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礎性作用,思想純潔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純潔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領導干部做到清正廉潔的基礎。我們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不斷夯實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以習總書記的指示精神為指針,檢察機關應當把預防文化作為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首要和中心,借助全媒體提供的有利條件,下大力量開展預防文化創(chuàng)建和傳播。
(二)抓住機遇,進軍全媒體,打造優(yōu)秀預防文化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為檢察機關打造優(yōu)秀預防文化提供重要機遇。全媒體提供的互動功能、資料的留存性、可復制傳播性、搜索便利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從預防文化創(chuàng)建來看,離不開信息搜集、資料整理、分析統(tǒng)計等基礎工作,全媒體提供的功能為我們做好這些基礎工作提供了保障。從預防文化的傳播方面來看,全媒體的另一面,是多媒體,無論是網站還是手機終端,都能夠同時具有報紙的圖文表達、電視的音頻視頻、電臺的實時在線等特定品質,將使任何一種媒體形式都得以整合傳達。預防文化在全媒體各類平臺上以多種形式傳播,增強可讀性、可視性;全媒體提供的論壇類功能,則可以成為內容平臺,增加用戶粘著度,增強對受眾的吸引力,增強預防文化的傳播力,提升預防文化的生命力。
(三)以先進的預防文化引領反腐倡廉輿論方向
全媒體時代下,使每個個體或多或少具備媒體的功能,形成了自媒體。同時導致互聯(lián)網企業(yè)競爭異常激烈,為了經營所需,它們采取用戶至上的經營準則,一切為了滿足用戶吸引用戶,從而獲取經濟效益。個別網站、網絡公司為提高點擊量、吸引用戶,同時一些個人或群體不負責任或故意發(fā)布不實信息、虛假信息,甚至別有用心發(fā)表反黨、反社會言論,全媒體時代下,這些信息和言論影響之廣、之惡劣,十分不利于國家安定團結和反腐敗斗爭。作為檢察機關要提升到政治的高度嚴肅對待這些問題,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開展預防文化創(chuàng)建和傳播。預防文化體現(xiàn)司法機關實事求是、公正客觀、合法依規(guī),嚴守檢察紀律和職業(yè)道德,不泄密、不造謠傳謠,不發(fā)表不負責任的言論,使檢察機關的預防文化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充分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注釋]
①魏震,張麗娟.加強預防文化建設重在提升軟實力[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3,12,6:130.
②新媒體藍皮書:微信用戶多中產 微博用戶多草根[EB/OL].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6-25/6319367.shtml,2014-6-25.
③宋寒松主編.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教程[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3,8:83.
④王向明,張云霄.全媒體時代檢察文化建設路徑之考察——以基層檢察文化建設的具體實踐為研究視角[EB/OL].http://jcwh.spp.gov/cn/rd/sdf//whzh/201406/t20140613_1407962.shtml,2014-6-13.
[1]孫振遠,隋藝文.淺論預防文化建設的作用及創(chuàng)新發(fā)展途徑[J].檢察風云——預防職務犯罪專刊,2014(1).
[2]魏震,張麗娟.加強預防文化建設重在提升軟實力[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3,12,6:130.
[3]新媒體藍皮書:微信用戶多中產 微博用戶多草根[EB/OL].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6-25/6319367.shtml,2014-6-25.
[4]宋寒松主編.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教程[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3,8:83.
D924.3
A
2095-4379-(2016)28-0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