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奮
中共阿拉善盟委黨校,內蒙古 阿拉善盟 750306
?
以法治內蒙古建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許多奮
中共阿拉善盟委黨校,內蒙古阿拉善盟750306
摘要: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重大任務,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方面。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設的核心,法治政府是法治國家的關鍵,法治內蒙古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具體實踐。
關鍵詞:依法治國;法治中國;法治內蒙古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嚴格執(zhí)法,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關鍵是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zhí)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依法治國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堅持依法行政,加強法制建設,對于將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起來具有重大意義,反映了我黨的執(zhí)政理念的不斷更新與發(fā)展,也推動了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掀開了新時代的政治法制建設的新篇章。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實現(xiàn)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實現(xiàn)治理國家能力的現(xiàn)代化,建設更高層次、現(xiàn)代化的的法制國家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提出的關于依法治國的重要談話中明確強調:必須堅定不移的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保證依據(jù)我國法律治理國家,同時實現(xiàn)依法行政、依法執(zhí)政以及依法治國三者之間的共同向前推進。要高度重視法治一體化建設,全面涉及政府、社會以及國家等方面,促進我國依法治國深入推進。在依法治國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政府履先發(fā)與法律賦予的職責,通過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和權力,履行自己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職責和義務,堅持依法行政,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權益作為政府工作的核心和根本,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減少行政成本,積極創(chuàng)新,改善管理方式,推動政務信息公開,推動自身向“服務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轉型,促進依法治國根本國策的實行和我國的法制建設,以早日建成法治政府、法治國家以及法治社會。建設法治國家,將是我國很長一段時期法制建設方面的重要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本著依法治國根本方略,始終堅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不斷完善立法過程,做到科學立法;根據(jù)法律行使政治權力,嚴格執(zhí)法;通過法律為執(zhí)法過程提高公平正義層面的保證,公正司法;宣傳推廣法治政府和法治中國的概念,提高公民法治素養(yǎng),做到全民守法。在這個過程中,法治政府的建設是重中之重,其根本是通過法律來約束政府的行政權力,避免以權謀私等違法亂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提高法律在解決各類社會問題過程中的影響力,將政府權力和企業(yè)、資本、社會等嚴格分開,避免行政權力的濫用和誤用。法治社會的建設對于法治國家的建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法治社會本身就是法治中國的內涵,是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內在要求,是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依法治國來凝聚人民,引導廣大人民依法行使權力,自覺履行義務,出現(xiàn)矛盾通過法律來解決,培養(yǎng)不愿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社會氛圍。由此可見,法治中國的建成離不開法治政府、法治國家以及法治社會的建設,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共同努力。
法治內蒙古建設是法治中國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內蒙古作為五大自治區(qū)之一,內蒙古的法制建設對于我國整體的法制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法治內蒙古與法治中國本身是相輔相成的,建設法治內蒙古是我國推行依法治國基本國策以來重要的具體實際的戰(zhàn)略部署,對于內蒙古的和平穩(wěn)定是十分必要的,關系著內蒙古的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的健康發(fā)展,也關系著我國總體的法制建設。建設法治內蒙古要根據(jù)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相關要求,不斷推進內蒙古的法制建設,健全法律體系,堅持依法行政,政府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治理自治區(qū),行使行政權力,自覺履行政府的職責和義務,從而推動我國整體的法治建設。全面貫徹落實《意見》提出的“五個著力加強”“兩個堅持”“四個扎實推進”,一要根據(jù)中央的有關推動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相關部署,不斷建立健全地方上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早日形成更為完善的法制體系;促進執(zhí)法機制的完善,提高執(zhí)法效率,確保憲法和法律的絕對權威,保障各項法律的實施和執(zhí)行;建立健全權力監(jiān)督制約體系,讓各項權力在陽光下行使,推行政務公開制度,防止以權謀私、濫用公權等問題的出現(xiàn);努力形成法治體系的人員保障和制度保障,早日形成切實可行的法治保障體系;推動
黨內的法制建設,強調用黨的法律規(guī)范黨員行為,堅持依法治黨管黨。二要根據(jù)中央對于繼續(xù)推行依法治國基本國策的具體工作布局,將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有機結合在一起,不斷推動依法治國基本國策的實施,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體系,保證各項執(zhí)政行為、行政行為的合法化和規(guī)范化;不斷推動法治中國、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促進廣大人民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提高公民的法治素養(yǎng),使公民掌握運用法律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發(fā)揮憲法和法律在解決社會矛盾中的作用。三要根據(jù)中央有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點任務的相關要求,將提高立法質量作為法制建設的重中之重,健全立法機制,優(yōu)化立法辦法,努力推動立法過程的科學化;加強執(zhí)法隊伍建設,嚴格依法行政,做到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依,杜絕執(zhí)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有失公正公開的行為,努力推動執(zhí)法過程的合法化和規(guī)范化;明確司法職權,強調司法過程的公平性;提高公民法治素養(yǎng),在社會上形成一股遵紀守法的良好社會風氣,努力建成全民守法的局面。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內蒙古,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各級政府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來規(guī)范自己的各項行政行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建設,不斷推進我國法制建設的深入,促進法治中國、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的一體化建設。著力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不折不扣地把四中全會《決定》和自治區(qū)黨委九屆十二次全會《意見》部署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嚴守法治原則,一切依法辦事,在小康社會的建設過程中不斷推動改革的深化,推動依法治國和從嚴治黨的實行,穩(wěn)扎穩(wěn)打,實干興邦,利用法治來為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規(guī)范道路,指導它們的進行,不斷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實現(xiàn)國家更高層次的現(xiàn)代化。爭取以局部帶動整體,以特殊帶動普遍,以建設法治內蒙古來推動法治中國的建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N].人民日報,2014-10-29.
[2]張文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綱領——對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認知與解讀[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雙月刊),2015(1).
[3]潘衛(wèi)東.依法治國的新境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依法治國重要思想[J].理論探索,2015(1).
[4]自治區(qū)黨委推進依法治區(qū)領導小組辦公室.全面推進依法治區(qū)加快法治內蒙古建設步伐[J].實踐視角,2015(8).
中圖分類號:D92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24-0136-02
作者簡介:許多奮(1961-),男,漢族,中共阿拉善盟委黨校法學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