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佳
四川大學學生工作部(處),四川 成都 610065
我國高校學生校內(nèi)申訴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劉維佳
四川大學學生工作部(處),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高校學生申訴制度是保障學生合法權益的一種重要制度,在學生維權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凸顯了一些不足和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申訴制度在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高校學生申訴制度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高校學生;校內(nèi)申訴制度;問題;對策
多年來,高校學生校內(nèi)申訴制度的實施,為保障學生權益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和問題,使其不能充分實現(xiàn)高校學生合法權益的維護。因此,探討高校學生校內(nèi)申訴制度,分析其在實踐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并尋求相應的解決方法和途徑,對完善我國高校學生校內(nèi)申訴制度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一、申訴制度建立的法理依據(jù)及基本內(nèi)涵
申訴權是每個中國公民都享有的權利,高校學生也無一例外。在現(xiàn)行的教育法律法規(guī)中,《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第5條明確規(guī)定大學生在自身合法權益受侵害時享有向?qū)W?;蚪逃姓块T依法提出申訴的權力,這從法理和事實上肯定了大學生具有申訴的權力。然而,《規(guī)定》僅僅明確了高校學生申訴所涉及的申訴主體、申訴范圍、申訴受理機構和申訴程序等內(nèi)容,并未明確給出高校學生申訴制度的法律內(nèi)涵,筆者參考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guī)內(nèi)容和眾多專家學者的意見,認為高校學生申訴制度是指學生在高校學習和生活期間,其人身權、財產(chǎn)權、受教育權等合法權益受到學校、教職員工的侵犯時,依法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處理的制度。本文探討的重點是高校學生校內(nèi)申訴制度。
二、申訴制度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各高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學生校內(nèi)申訴制度,成立了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學申委”),受理了一些學生提起的申訴。在申訴制度實施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該制度突顯出較多的不足和問題,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一)申訴受理范圍較狹窄
根據(jù)《規(guī)定》的相關內(nèi)容,“學申委”受理申訴的范圍僅僅為學生對學校給予的取消入學資格、退學處理或者違規(guī)、違紀處分提出的申訴,沒有涉及保護學生隱私權、榮譽權、人身權、財產(chǎn)權等的申訴。然而,《規(guī)定》第5條又明確規(guī)定了學生享有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chǎn)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的權利。顯然,“學申委”受理學生申訴的范圍大大減小,有悖于《規(guī)定》的初衷,不利于學生合法權益的維護。
(二)“學申委”設置的問題
1.“學申委”的成員構成不明確
《規(guī)定》指出“學申委”的組成成員包括學校負責人、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教師代表、學生代表,這僅僅從原則上規(guī)定了“學申委”的成員來源,并未詳細規(guī)定成員如何產(chǎn)生,成員是否有資格限制,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在委員會中所占比例等情況。這使得各高校在設立“學申委”以及制定相關管理辦法時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在實踐中,各高校往往從維護學校利益的角度出發(fā),確定組成“學申委”的人員及比例,這勢必會影響“學申委”處理案件的公平公正性。
2.“學申委”的獨立性不足
“學申委”應當是處理學生同學校之間矛盾沖突的獨立機構。然而在具體實施中,“學申委”往往掛靠在學校的某個機構上,如校長辦公室、學生處、監(jiān)察處等,這些機構是學校的職能部門,某些時候可能還是給予學生處分的發(fā)出機構,難以保證“學申委”在維護學生合法權益時保持獨立性和中立性。
3.“學申委”的權限過小
根據(jù)《規(guī)定》的相關內(nèi)容,“學申委”在處理學生申訴的過程中,若認為需要改變原處分決定時,只能將處理意見提交學校重新研究決定,這意味著“學申委”僅具有建議權,并沒有直接改變學校作出原處分決定的權限,申訴處理的最終結果仍取決于學校。試想,如果“學申委”經(jīng)過綜合評議認為學校給予的原處分決定不恰當,要求學校更改原來作出的處分決定,但學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后仍然維持原來的處分決定,那么“學申委”作出的復查結論或者處理意見將沒有起到任何實質(zhì)作用,更甚者,可能導致學校職能部門對“學申委”權力的蔑視,最終難以使學生的權利得到充分救濟。
(三)申訴處理程序不明確
申訴程序是“學申委”受理、審查、作出復查結論的步驟、時限、過程和順序的總和。然而,《規(guī)定》的條款中并未對申訴步驟、申訴順序和申訴方式以及申訴時應遵循的制度(如說明理由制度、回避制度、聽證制度等)等內(nèi)容作詳細地說明。這容易導致兩個問題:一是學生在提起申訴時比較茫然,舉證材料準備不夠充分;二是“學申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難免嚴格做到程序公正,作出的處理決定難以讓申訴人理解和信服。
三、完善校內(nèi)申訴制度的對策
高校學生校內(nèi)申訴制度是我國教育法律所確定的一項救濟制度,它應當成為高校學生維護自身合法權利的重要途徑。本文結合當前校內(nèi)申訴制度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下舉措。
(一)拓寬申訴受理范圍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校內(nèi)申訴的范圍僅限于學籍和違紀處分兩方面,其他權益受損時則無法通過校內(nèi)申訴途徑進行權利救濟。我國臺灣地區(qū)的高校在這方面的做法就值得借鑒。如臺灣大學和輔仁大學的《學生申訴辦法》規(guī)定,本校學生認為學校給予其在生活或?qū)W習上有關的處分有違法或不當之處均可向“學申委”提出申訴。因此,筆者認為我國高?!皩W申委”受理學生申訴的范圍也不應局限于學籍和違紀處分方面,而應擴大到涉及學生在學校各方面的權利受損的情況,包括政治權、受教育權、人身權、財產(chǎn)權、榮譽權等方面。只有如此,才能充分有效地實現(xiàn)高校學生合法權益的維護。
(二)明確“學申委”的設置
“學申委”的設置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筆者認為在設置“學申委”組成時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第一,充分考慮“學申委”成員的來源、身份和職業(yè),特別強調(diào)未兼行政職務的教師和學生代表所占總額的比例應超過1/2,從而減小行政權力的干擾。第二,“學申委”的成員由全校師生代表投票產(chǎn)生,投票結果向全校公布,保證投票過程的公平、公正和公開性,從而對“學申委”形成監(jiān)督和制約。第三,設置“學申委”為一個獨立機構,不掛靠在學校任何其他機構之下,受全校師生共同監(jiān)督,從而保障其在處理申訴案件時能夠進行客觀公正的裁決。第四,賦予“學申委”變更處分的權限,在“學申委”經(jīng)過審慎的調(diào)研分析后,認為學校給予學生的處分不恰當時,可以撤銷學校原來的處分決定或者要求學校重新進行處理,若學校對“學申委”的處理意見有異議時,可在規(guī)定工作日內(nèi)向“學申委”提議,否則“學申委”的處理意見在提議期滿后生效。
(三)規(guī)范申訴處理的相關程序
程序公正是達到實體正義的有力保障。對此,筆者認為“學申委”在處理學生提起的申訴時,應遵循以下四項原則或制度。
第一,申訴期間不終止學生在校學習原則。該原則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學生因申訴喪失學習的機會,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保障了學生的學習權益。
第二,申訴不加重處分原則。學生在申訴時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應加重,這能使學生消除擔憂,能夠依法行使申訴權。
第三,回避制度。與申訴案件有利害關系的“學申委”成員應當回避,這是申訴案件得以公正處理的前提。
第四,說明理由制度?!皩W申委”無論做出何種復查處理決定,都必須充分說明作出該處理決定的事實和法律依據(jù),這能促使“學申委”作出謹慎而恰當?shù)奶幚頉Q定。
四、結語
高校學生校內(nèi)申訴制度是保障學生合法權益的重要制度,也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趨勢。盡管目前的申訴制度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畢竟已初步確立起來,我們有責任關注并健全它,使之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軒.我國高校學生校內(nèi)申訴制度探析[J].科技風,2012:219-220.
[2]詹明鵬.高校學生申訴制度:問題與展望[J].思想理論教育,2011:86-90.
[3]康建輝,張衛(wèi)華,胡小進.高校學生申訴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22-126.
[4]尹力,黃傳慧.高校學生申訴制度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高教探索,2006:40-44.
中圖分類號:D922.16;D9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8-0202-02
作者簡介:劉維佳(1987-),男,四川遂寧人,四川大學學生工作部(處),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