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 東
周寧縣人民法院,福建 周寧 355499
“反家庭暴力法”能在多大程度上過問民事審判
巫東
周寧縣人民法院,福建周寧355499
摘要:作為中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明確了家庭暴力的性質和法律責任,讓清官難斷家務事有了國法可依。眾所周知,任何新法落地都需要社會實踐和時間的檢驗,“反家庭暴力法”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過問民事審判,還需要我們從實際出發(fā),作理智的論析。
關鍵詞:“反家庭暴力法”;民事審判
一、“反家庭暴力法”出臺的積極意義
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頒布,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家庭暴力作為野蠻、落后的陋習,與社會文明進步格格不入。在我國,由家庭暴力引發(fā)的血案不勝枚舉,一幕幕家庭慘劇雖然觸目驚心,但家庭暴力卻總是屢禁不止,家庭暴力引發(fā)的悲劇不僅傷害的是夫妻二人,還有雙方的父母和更為可憐的孩子。由此可見,家庭暴力作為民事主體間的私權糾紛之一,倘若不能有效的采取相關機制以平息,會因其所潛藏著的可能惡化的刑事案件隱患,使當事人雙方都深受其害,并且也給社會帶來了惡劣的影響。例如,那類女方因長期遭受家庭暴力,最后以暴制暴,將丈夫殺死的極端案例,就是這一結果的寫實。
盡管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先后設立了諸多反家庭暴力法律規(guī)定,形成了以憲法為基礎,以婚姻法為主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為里程碑意義的多層次公權救助體系,并橫跨民事、刑事、行政等各個法律部門,但這些法律條款或規(guī)定大都還只是原則意義的上表述,一直缺乏怎么來有效維護,如何界定什么是家庭暴力以及雖然有家庭暴力行為,但卻未及觸犯刑法的行為應該如何罰處等的具體規(guī)定,從而造成在民事審判中,從審判到執(zhí)行民事訴訟都無法使受害者得到有效的保護。隨著反家庭暴力法的出臺,給予了家庭暴力問題的解決突破家務事的局限,并以其許多具有強制性的條款,使它成為一部對家庭暴力零容忍的硬法,一部能解決我國社會實際問題的法,并警示公民:家庭暴力不容忽視,反對家庭暴力,倡導家庭和諧,維護社會穩(wěn)定,已經(jīng)上升到了國家法律的層面。
二、“反家庭暴力法”在民事審判中的作用
從“反家庭暴力”法的條款中可以看出,“反家庭暴力”法對民事審判的介入很深,深到可以有效處理民事審判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家庭暴力問題,這無疑是作為法律人的筆者所樂見的司法權威的昭示。
在民事審判中,民事審判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案件的審理和判決活動,包括對案件的受理、審查、調節(jié)、判決與執(zhí)行等一系列的活動,而“反家庭暴力法”在民事審判中的作用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體現(xiàn):
首先,既發(fā)揮了立法引領和推動作用,旗幟鮮明地反對家庭暴力,又充分考慮到我國民事審判的實際,在明確的“國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這一總體框架下,表明立法是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而不是加劇家庭糾紛、激化家庭矛盾,有助于在充分尊重平等主體當事人個人意愿下借助于民事訴訟來解決家庭暴力問題。例如,“反家庭暴力法”中對加害人要不要處理,要體現(xiàn)出對受害人真實意愿的尊重這一規(guī)定,有利于民事審判中對具體情況的具體分析。
其次,把法律的宣示性和民事審判處理民事糾紛的實際能力結合起來,是對公權力介入家庭關系尺度的有效把握。例如“反家庭暴力法”規(guī)定了有關單位發(fā)現(xiàn)家庭暴力的強制報告制度,公安機關對害人出具告誡書制度,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并且規(guī)定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制度以裁定的形式做出,這樣一來,與現(xiàn)代的民事訴訟法、刑法等法律很好地銜接了起來,一方面凸顯了“反家庭暴力法”的強制性和約束力,另一方面也增強了民事審判的公權執(zhí)行力度。
第三,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正面引導家庭成員互敬互愛,以穩(wěn)定家庭的本意與民事審判是通過民事訴訟程序以最大化協(xié)調民事糾紛,運用國家所賦予的公權力解決民事糾紛這一主旨一脈相承,都體現(xiàn)出了民事審判作為社會矛盾調解器的積極作用。
三、“反家庭暴力法”的實施效果
從目前“反家庭暴力法”的實施效果來看,其有關條款具有對民事審判補充的意義。例如,原來民事審判中遇到受害人雖然向法院提請了民事訴訟,但是,卻又不想與施害人離婚,在以前的處理中,法庭只能以向施害人口頭予以訓誡而已,但往往并沒有起到警示的作用。但“反家庭暴力法”中所規(guī)定的由公安機關出具告誡書這一批評教育的形式,在現(xiàn)實中對加害人起到了教育、警誡的作用,同時,在審理涉及家庭暴力案件中,告誡書又具有固定證據(jù)的作用,也有利于民事審判的取證。另外,在以前家庭暴力審判中,由于只是法院處理訴訟,使許多案件處于因報案不及時或保護不得力而造成案件持續(xù)發(fā)酵,給受害人帶來了更大的傷害?,F(xiàn)在,“反家庭暴力法”中規(guī)定的公安機關協(xié)助法院執(zhí)行人身安全保護令,可以利用公安機關出警迅速的特點,使禁止加害人騷擾、跟蹤、接觸受害人及其相關近親屬的民事審判得到了有效執(zhí)行。
總而言之,從1995年算起到2015年經(jīng)過了漫長20年的時間而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出臺,通過立法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所產(chǎn)生的積極意義是對我國民事審判中涉及的家庭暴力相關民事訴訟的有效補充,必將為推動我國法制建設產(chǎn)生更為深遠和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孫麗麗.家庭暴力法律對策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2013.03.
[2]張平華.認真對待民事保護令——基本原理及其本土化問題探析[J].現(xiàn)代法學,2012.05.
[3]張洪林.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整合與趨勢[J].法學,2012.02.
中圖分類號:D9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8-0170-01
作者簡介:巫東(1967-),男,漢族,福建寧德人,大學本科,福建省周寧縣人民法院,四級高級法官,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