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龔自珍的典籍辨析*

        2016-02-01 00:22:35唐曉勇
        社會科學 2016年5期
        關鍵詞:龔自珍尚書典籍

        唐曉勇

        ?

        龔自珍的典籍辨析*

        唐曉勇

        典籍辨析是龔自珍經(jīng)學的重要內(nèi)容,他的典籍辨析的重點在對《尚書》的辨析上,他否定漢代有所謂中古文尚書,并否定《太誓》為《尚書》的篇目,但卻肯定偽《古文尚書》文本,認同《書序》,與當時否定《古文尚書》的觀念有很大的不同。而他以“審其類否”為辨析典籍的標準,則富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龔自珍;典籍;辨析

        龔自珍沒有關于典籍辨析的專著,卻有少許短文與一些語錄之類的讀書札記,涉及到典籍辨析。他的典籍辨析主要以經(jīng)學的典籍為主,也涉及諸子百家等各類著作,而其辨析重在經(jīng)典的辨?zhèn)巍S捎邶徸哉涞臅r代在典籍整理辨析上已是成就斐然,他本人又學富五車,所以,龔自珍的典籍辨析多能從簡短的論說中,透出其真知灼見。這也是龔自珍經(jīng)學不可忽略的一個方面。

        一、 否定中古文《尚書》

        龔自珍的典籍辨析用力最多的,莫過于對《尚書》的辨析。在儒家五經(jīng)中,《尚書》從漢代以來就有許多異說,如《尚書》的今古文問題,有無中古文《尚書》的問題,《書序》的真?zhèn)螁栴},篇目為28篇還是29篇的問題,《大誓》是不是《尚書》二十九篇之一的問題,在經(jīng)學上都一直異說紛紜。到清代經(jīng)過閻若璩等人的考辨,“偽古文尚書”成為定論,但亦有毛奇齡等人為之翻案,對《尚書》的其他問題也是異說紛呈。龔自珍對于《尚書》集中辨析了三個問題。

        漢代經(jīng)學有中古文一說,指收藏于中央圖書館的古文典籍?!稘h書·藝文志》等載,劉向父子曾校書中秘,并以中古文來對校當時的各家經(jīng)典。就《尚書》而言,劉向曾據(jù)中古文以校歐陽、大小夏侯三家經(jīng)文,《漢書·藝文志》有其說。但是,龔自珍卻懷疑中古文《尚書》的真實性。在《說中古文》中,龔自珍列十二證,以證根本不存在所謂中古文《尚書》:

        成帝命劉向領校中五經(jīng)秘書,但中古文之說,余所不信。秦燒天下儒書,漢因秦宮室,不應宮中獨藏《尚書》,一也。

        蕭何收秦圖書,乃地圖之屬,不聞收《易》與《書》,二也。

        假使中秘有《尚書》,何必遣晁錯往伏生所受二十九篇?三也。

        假使中秘有《尚書》,不應安國獻孔壁書,始知增多十六篇,四也。

        假使中秘有《尚書》,以武、宣之為君,諸大儒之為臣,百余年間,無言之者,不應劉向始知?!墩僬a》、《灑誥》,始知與博士本異文七百,五也。

        此中秘書既是古文,外廷所獻古文,遭巫蠱不立,古文亦不亡,假使有之,則是燒書者,更始之火,赤眉之火,而非秦火矣,六矣。

        中秘既是古文,外廷自博士以訖民間,應奉為定本,斠若畫一,不應聽其古文家、今文家,紛紛異家法,七也。

        中秘有書,應是孔門百篇全經(jīng),不但《舜典》、《九共》之文,終西漢世具在,而且孔安國之所無者,亦在其中??妆谥?,又何足貴?今試考其情事,然耶?不耶?八也。

        秦火后,千古儒者,獨劉向、歆父子見全經(jīng),而平生不曾于二十九篇外,引用一句,表章一事,九也。

        亦不傳受一人,斯謂空前,斯為絕后,此古文者,跡過如掃矣,異哉!異至于此,十也。

        假使中秘并無百篇,則向作《七略》,當載明是何等篇,其不存者亡于何時,其存者又何所受也,而皆無原委,千古但聞有中古文之名,十一也。

        中秘既有五經(jīng),獨《易》、《書》著,其三經(jīng)何以蔑聞?十二也。*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第125—126頁。

        龔自珍的這十二證,可分為三方面:一是從《尚書》在先秦、西漢的流傳,說明不可能有所謂中古文《尚書》;二是從《尚書》的篇數(shù)、篇目,說明中古文《尚書》的無根據(jù);三是從中古文《尚書》的無流傳、授受說明其無據(jù)。龔自珍由此認為,所謂中古文《尚書》完全是出于劉歆的偽托,并以為成帝時所謂以中書校百兩篇的中書不過是類似張霸《百兩篇》的偽作:“此中古文,亦張霸《百兩》之流亞,成帝不知而誤收之,或即劉歆所自序之言如此,托于其父,并無此事。古文《書》如此,古《易》可知。宜其獨與絕無師承之費直《易》相同,而不與施、孟、梁邱同也?!稘h書》劉向一傳,本非班作,歆也博而詐、固也侗而愿?!?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第125—126頁。劉歆以其博學奸詐,在《劉向傳》中托其父以證其事,而班固則因循為說。所以,劉向以中古文《尚書》?!栋賰善分f,是缺乏歷史根據(jù)的。

        龔自珍否定中古文《尚書》的十二證,其實有不少是站不住腳的。如,第一點說秦燒天下儒書,漢因秦宮室,秦宮室不應獨藏《尚書》,劉歆父子以中古文校五經(jīng),并不只言及《尚書》,怎么能說漢所因的秦宮室獨藏《尚書》呢?第二點,蕭何收秦圖書,只是概說,包括秦王朝宮室的所有圖書,所以,并無所收圖書的書目細說,無收《尚書》之明文,應該是很正常的。如果以所收圖書無某一本書的明說,就斷定無某一本圖書的存在是不可信的,《漢書·藝文志》還有多少圖書是可信的呢?況且漢代所謂圖書是對著述的一種泛稱,并不只指地圖書,說漢代的圖書只是指地圖書,完全是龔自珍的誤說。第三、四、五點,都可以用中古文在成帝以前沒有被清理,而不知中秘有《古文尚書》及其具體篇目來說明,卻不能成為一定否定中古文《尚書》的論據(jù)。其余所論,更是不能作為否定中古文《尚書》的依據(jù),所以,龔自珍否定中古文《尚書》的存在是難以成立的。而且,與他極其稱許《七略》,并依《七略》來為六經(jīng)正名,還經(jīng)、傳、記、群書、諸子的本來面目,是大不協(xié)調(diào)的。既然特別相信、推崇劉歆的《七略》,又為什么只信其經(jīng)、傳、記、群書、諸子之分,而獨獨懷疑其中古文《尚書》之說呢?

        所謂中古文《尚書》,除《漢書·藝文志》提到與歐陽、大小夏侯《尚書》經(jīng)文有文字之異外,并沒有關于內(nèi)容的具體介紹,后代的經(jīng)學家也沒有相關的傳授及其研究記載,更無人見到其書。所以,從漢至清,討論《尚書》基本上都沒有論及中古文《尚書》。龔自珍的辨?zhèn)?,也主要是從歷史記載與他的理解來推論,而沒有文本的依據(jù),與閻若璩的考辨《偽古文尚書》不可同日而語,這是龔自珍在經(jīng)學上受其師劉逢祿攻劉歆以《左傳》為偽作影響的表現(xiàn)。

        二、 肯定偽《古文尚書》文本與《書序》

        龔自珍在辨析六經(jīng)時有一個觀念,就是認為在六經(jīng)中,《尚書》所遭受到的文字厄難最大,而造成《尚書》文字之厄的是孔安國與衛(wèi)包:

        群經(jīng)中唯《尚書》罹厄最甚,一厄于孔安國以今讀古;再厄于衛(wèi)包妄改古文。人知罪衛(wèi)包之改,而不知咎在孔安國之讀,不知衛(wèi)包所故已非古文原本。據(jù)唐人本改漢人本尚或可尋,安國乃以漢徒隸之文讀倉頡、孔子科斗之文,竊謂罪浮于唐人也。*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427、244、244、245頁。

        孔安國以漢代隸書的今文讀孔子蝌蚪文的《古文尚書》*《漢書·儒林傳》:孔氏有《古文尚書》,孔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逸書得十余篇,《藝文志敘》曰:孔安國悉得壁中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造成了《尚書》文字的根本性變化,其后,唐代的衛(wèi)包于天寶三年(744)奉詔改古文尚書從今文,造成《尚書》文字的第二次災難性的破壞。所以,龔自珍論及《尚書》總是以孔安國與衛(wèi)包為罪魁禍首。

        在考辨《尚書》時,龔自珍常常引用段玉裁的論說,并以此作為自己立論的根據(jù),受到段玉裁的很大影響。如論及偽《古文尚書》,龔自珍并不完全否定其價值,而是認為偽《古文尚書》在文字上保存了漢代《尚書》文字的大略,龔自珍稱,他的這一觀念就來自于外祖父段玉裁先生:

        龔自珍曰:聞之外王父段先生,偽孔氏《尚書》,視馬、鄭本文字無大異也。枚賾及偽孔罪雖大,未嘗篡改文字,又非別有經(jīng)師相承,能異文字者也?!渡袝啡绱耍稌颉芬嗳?。自珍今寫定《書序》,即用偽孔氏本,知枚氏罪在妄造故,偽孔罪在妄析故,罪皆不在文字間故。*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427、244、244、245頁。

        偽《古文尚書》雖偽,但偽在妄造與妄析,而不在文字之偽,就文字論,偽《古文尚書》與漢代馬融、鄭玄所用的《尚書》沒有大的差異。所以,龔自珍否定偽《古文尚書》,但是,并不否定其文字,認為偽《古文尚書》的文字還是可信的。因而,龔自珍以為,“群經(jīng)之厄小,《書》之厄大,偽孔之罪小,衛(wèi)包之罪大?!?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427、244、244、245頁。偽《古文尚書》相對于孔安國、衛(wèi)包,對《尚書》的破壞要小得多。所以,他寫定《書序》,要采用已經(jīng)為人們所公認的偽《古文尚書》。

        但是,龔自珍又不是完全跟著段玉裁“照著講”,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如龔自珍寫定《書序》有一個觀念,就是肯定《書序》出于孔子,并認為《書序》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段先生云:《書》有七厄。自珍曰:《書》有七厄,亦有一幸,何謂幸?為《序》完具,是幸也。以視三百十一篇之《詩》序,四家各自為《序》,又支離涂傅,大抵取賦詩者斷章之義以為本義,此誠金玉、彼誠糞土矣乎。*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427、244、244、245頁。

        《尚書》不僅有段玉裁所說的七厄,還有《書序》得以完整保留的一幸。正是從孔子寫定的《書序》完整保留的認識出發(fā),龔自珍對《書序》不僅表現(xiàn)出深信不疑態(tài)度,而且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所以,他比較《書序》與《詩序》,以為二者的區(qū)別如金玉與糞土,有天壤之別。

        在經(jīng)學史上,一直就有人對《書序》有所懷疑,而宋儒尤甚*如朱熹就認為:“書序恐不是孔安國做。漢文粗枝大葉,今書序細膩,只似六朝時文字。小序斷不是孔子做!”“漢人文字也不喚做好,卻是粗枝大葉。書序細弱,只是魏晉人文字。陳同父亦如此說。”《朱子語類·尚書一》卷七十八。。龔自珍肯定《書序》,必然對宋儒的懷疑提出反駁。他說:

        龔自珍曰:王莽說《明堂位》之天子為周公,說《康誥》之王若曰亦為周公。此今文、古文大師所同。非宋懦胸臆所窺測也。朝諸侯則稱天子,攝王則稱王,何嫌何忌?朝野皆稱王,史官書王,何嫌何忌?豈避王莽哉?公自公,莽自莽,又不仍系乎稱王不稱王。馬融、鄭玄受杜林漆簡,《酒誥》之首,固曰成王若曰,成王也,在史臣區(qū)別之詞,可謂一字千金也。然則《書序》何以慨屬之成王,成王有統(tǒng)有年,周公無統(tǒng)無年。

        宋儒疑《書序》,最疑者,此篇也。何以疑?曰:此武王非成王也。自珍則本鄭意而申其說曰:寡兄,周公稱武王也。寡者,無二無匹最尊之詞,孤亦無二無匹最尊之詞,人君稱君,君夫人曰寡君、寡小君,皆非謙詞。如曰謙詞:“毋壞高祖寡命。”亦謙詞乎?予一人,亦謙詞乎?蔡沈語甚辨,不知訓詁,又□*疑當作“不”。聞大義矣。見之兵備陳先生,劉歆《三統(tǒng)歷》引《畢命》、《豐刑》之篇十七字:“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王命作冊書豐刑”。當于《畢命》下增《豐刑》字。自珍以為然,寫本增兩字。*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245頁。

        蔡沈受老師朱熹之命,著《書經(jīng)集傳》,力辨《書序》不可信。他在《康誥》注中以為,寡兄為謙詞,《康誥》前面的48個字為《洛誥》脫文,今本《康誥》一組的三篇文章當在《金滕》前,為武王之書,并由此而否定《書序》出于孔子,“是知《書序》果非孔子所作也”*蔡沈:《書經(jīng)集傳》卷四,載《四庫全書·經(jīng)部·書類》,第42頁。。龔自珍則批評蔡沈不明訓詁,以寡非謙稱,而是人君的特稱,《康誥》之王為周公,寡兄為周公對武王的稱呼,《書序》以《康誥》系成王,是因為成王有統(tǒng),而周公無統(tǒng)。龔自珍由此斷定,《書序》出于孔子,至少是出于游、夏之手?!褒徸哉湓唬厚R、鄭皆曰:百篇之《序》,孔子之所作也。繹其文章、沖然渾圜,與《易》象相似,縱非孔子,意者其游、夏乎?”*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245頁。從龔自珍的肯定《書序》,依馬融、鄭玄為說來看,也可見龔自珍的經(jīng)學與乾嘉漢學的尊崇賈馬許鄭有一致之處。

        由朱彝尊的《經(jīng)義考》中可見,自宋代開始,對《古文尚書》的懷疑就在許多經(jīng)學家中流行,清代閻若璩以30年的不斷努力,著為《古文尚書疏證》,以精審的考據(jù)證實,證明《古文尚書》為后人偽作,盡管毛奇齡著《古文尚書冤詞》,為之翻案,卻不足以推翻這一結論,這也成為清代絕大多數(shù)經(jīng)學家的共識。在這樣的風氣下,龔自珍還敢于肯定《偽古文尚書》的文本,并認定《書序》為孔子或七十子之手,這顯然是新奇大膽之論。這表明,龔自珍雖然師從劉逢祿,但他的經(jīng)學并不只是固守今文經(jīng)學,而是超越今古文經(jīng)學,既有劉逢祿今文經(jīng)學影響的成分,更多是段玉裁的清代乾嘉漢學的成分,正是這種超越今古文經(jīng)學的學術品格,決定了龔自珍在典籍辨析上的特點,既重視文本的文字訓詁,也有對微言大義發(fā)明的關照。

        三、 否定《尚書》有《大誓》

        《大誓》,一名《泰誓》?!洞笫摹纷?yōu)椤短┦摹罚瑩?jù)蔣善國的《尚書綜述》,可能始于東漢末年*蔣善國:《尚書綜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13頁。。今存《偽古文尚書》,分為三篇,此為后人偽作,已成定論。但是,漢代的《尚書》有無《大誓》,卻是經(jīng)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多數(shù)經(jīng)學家都認為,西漢的《尚書》無論是今文、古文都有《大誓》之文*詳細的論說參見蔣善國《尚書綜述》第十一章之壹。。龔自珍則認為漢代的《今文尚書》、《古文尚書》都沒有《大誓》,而論證重點在《今文尚書》無《大誓》。

        龔自珍從根本上否定《尚書》有《大誓》,見于《大誓答問》的26個答問。他根據(jù)《史記·儒林傳》與《漢書·藝文志》的說法,以《尚書》在漢代的最早傳人為伏生,而伏生所傳《尚書》為二十九篇,非二十八篇。而《今文尚書》二十九篇不包括《大誓》,就是漢代的《古文尚書》也無《大誓》。他以為,《今文尚書》二十八篇之說,是造成后來《尚書》有《大誓》的根源所在。因為,二十八篇之說,為《尚書》加入《大誓》,始備二十九篇留下了余地。所以,26個答問的前幾條,首先是對今文《尚書》本有二十九篇,而非二十八篇的反復論證。

        伏生《尚書》為二十八篇之說,經(jīng)學史上有兩種說法支持此說。一種說法是《書序》為獨立的一篇,二十八篇加《書序》就成為二十九篇。此說出于清儒朱彝尊與陳壽祺,龔自珍則從文章的體例上予以否定,他說:“夫同序異篇,以一序領眾篇,可也。若異序同篇,一身二首,學者何以離章句?寫官何以定簡畢?授讀者何以名其家?”*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67、66、68、73、69頁。一篇序言概括全書不同篇章,可以獨立為篇,但是,不同的序言卻不可以混在一起為一篇,否則,就會引起各方面的混亂。所以,龔自珍斷然否定《書序》是二十九篇之一。

        另一種說法是《大誓》晚出,后被補入《尚書》,二十九篇始定。如馬融、鄭玄就認為,歐陽、大小夏侯所傳的《尚書》,《顧命》與《康王之誥》原本一篇,原來的《尚書》只有二十八篇,后來加入了晚出的《大誓》,才有二十九篇,見孔穎達的疏與陸德明的《經(jīng)典釋文》的《康王之誥》注釋中,這是后來經(jīng)學界較為流行的認識。而《大誓》晚出,有諸多史料可證,各種說法詳見《尚書綜述》第215頁的注所列9條材料。劉向父子以為出于武帝末年,王充在《論衡·正說篇》以《大誓》出于宣帝之時,龔自珍以為出于漢初除挾書律后*說見《大誓答問第十一》,載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69頁。。但是,王充等人以《大誓》為二十九篇之一,龔自珍則認為《大誓》決不是二十九篇之內(nèi)。他據(jù)“百篇之《書》,孔子所定也,七十子所序也”*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67、66、68、73、69頁。,以《書序》有《顧命》與《康王之誥》之序,而認定伏生所傳《尚書》的《顧命》與《康王之誥》原本就是分為兩篇的,而非馬融、鄭玄所說的是不分篇的,所以,二十九篇不可能有《大誓》。

        問題在于伏生的《尚書》、董仲舒對策及其《春秋繁露·同類相動》都引有《大誓》的“魚入舟”、“火流鳥”之文,這被認為是伏生《尚書》有《大誓》的最有力證據(jù)。龔自珍并不否認伏生、董仲舒引此文的事實,也承認此文為《大誓》之文,但是,他認為這決不是《大誓》為二十九篇的證據(jù),因為伏生、董仲舒所引《大誓》一書是戰(zhàn)國時的著作,而非周代之《大誓》(以《大誓》為《尚書》之一者,皆認定為周武王所作)。他說:

        馬季長疑之矣*關于馬融的懷疑,見孔穎達疏引馬融說:“《泰誓》后得,案其文,似若淺露。又云:‘八百諸侯,不召自來,不期同時,不謀同辭?!啊饛陀谏希劣谕跷?,流為雕,五至,以穀俱來?!e火神怪,得無在子所不語中?”后有馬融引先秦《春秋》、《國語》、《禮記》、《孟子》、《荀子》所引《大誓》之文五,皆不見于今《泰誓》的疑義。,王子雍又疑之矣,蓋白魚赤鳥之文,廁于三十一篇之中,如碔砆之混球壁然。馬、王皆不定其為何等書。吾友劉申受嘗目之為戰(zhàn)國《大誓》,泰興陳君潮曰:“殆《藝文志》所載七十一篇之《周書》,晉世汲冢所得,正其同類。”二說良是。周末之徒,往往有此言語,馬融疑而注之,趙歧疑而引之,要不失為古書雅記云爾。*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67、66、68、73、69頁。

        龔自珍承認伏生、董仲舒所引的文字,的確是出自《大誓》。但是,這一《大誓》是戰(zhàn)國人的著述,而非周武王的《大誓》。周武王的《大誓》如球壁,戰(zhàn)國的《大誓》則如碔砆,有如玉、石之別,不可同日而語。趙歧的《孟子·滕文公》注,也認為漢代所出的《大誓》決不是《尚書》的篇目,龔自珍許為“偉論”*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67、66、68、73、69頁。。龔自珍還進一步認為,此《大誓》一開始并不稱之為《大誓》,董仲舒的“《同類相動篇》引此文而稱《尚書傳》*據(jù)中華書局1992年版《春秋繁露義證》第361頁凌曙之說改為《尚書大傳》。,是仲舒不以為《大誓》的明證,目為《大誓》,在(武帝)末年重得之時,距二十九篇之定久矣”*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67、66、68、73、69頁。。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大誓》為二十九篇之一。

        但是,此《大誓》既然不是《尚書》的一篇,為什么伏生、歐陽、兩夏侯、董仲舒都引以為說《尚書》呢?龔自珍認為,因為此文雖然不是《尚書》之一,卻是戰(zhàn)國人解釋《尚書》的一篇。龔自珍從漢儒引書的通例為證說:

        漢人引《易》說謂之《易》,引《書》說謂之《書》,引《禮》家、《春秋》說,謂之《禮》、《春秋》,見于一切速者不可枚數(shù)。以《尚書大傳》論之,于《盤庚》則引《書》曰:“若德明哉湯任父言卑應言?!贝斯拧侗P庚》說也。于《康誥》則引《書》曰:“王曰封若圭璧。”此古《康誥》說也。于《母佚》則引《書》曰:“厥兆天子爵?!贝斯拧赌肛氛f也。許叔重引:“山行乘樏,水行乘舟,泥行乘橇,澤行乘?!贝斯拧毒挑碇儭氛f也。夫伏生無《大誓》,而有說《大誓》之文,此亦《九共》、《帝誥》、《說命》、《高宗之訓》、《歸禾》等篇例也。*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70、77頁。

        漢儒引用《易經(jīng)》、《尚書》、《禮》、《春秋》的傳、說,皆以其名稱之。但是,這些傳、說決不是《易經(jīng)》、《尚書》、《禮》、《春秋》的本文。董仲舒引其文稱《尚書傳》,而不是稱《尚書》,也可證西漢所出的《大誓》決不是《尚書》的《大誓》,而只是解釋《尚書·大誓》之文。至于后來《偽古文尚書》的《大誓》三篇,則是枚賾采《左氏春秋》、《管子》、《墨子》、《荀子》、《孟子》“所引之文,涂附成書,以塞趙歧”等人歷代以來的疑義*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70、77頁。。

        龔自珍的否定《大誓》,未必一定可以成立。如李慈銘在《越縵堂日記》(一八七一年五月十一日)中就批評龔自珍的以《康王之浩》、《顧命》原本分篇之說:“夜閱龔自珍《太誓答問》,極辯晚出《太誓》之不可信。謂伏書二十九篇,以《康王之浩》本不合于《顧命》也。晚出《太誓》,乃周、秦間人之書,力駁惠、江、王、孫諸家之說。然謂孔安國不傳古文,謂《顧命》及《康王之誥》自古分為兩篇,孔子所見如此,則定庵何從而知之耶?”*轉(zhuǎn)引自孫文光、王世蕓《龔自珍研究資料集》,黃山書社1984年版,第84頁。但是,龔自珍從《大誓》的文字、內(nèi)容入手來否定其為《尚書》的內(nèi)容,而定為戰(zhàn)國人的著述,還是有可取之處的。而且,先秦典籍所引《大誓》之文,多不見于漢代《大誓》之中,段玉裁在《古文尚書撰異》列舉先秦典籍18條《大誓》的逸文,皆不見于漢代《大誓》。這可以說漢代《大誓》不是《尚書》的一篇的旁證。此外,漢代《大誓》的白魚赤鳥之文,從內(nèi)容來說與鄒衍五德終始說是相近的,而五德終始說是戰(zhàn)國的觀念。所以,龔自珍以漢代《大誓》為戰(zhàn)國之書是有一定根據(jù)的,并不是毫無所據(jù)的臆說。龔自珍關于《太誓》的辨析,在歷代關于《太誓》的辨析中不失為有較高學術價值的一家之言。

        四、 “審其類否”的典籍辨?zhèn)?/h2>

        龔自珍對典籍的辨析,重在是否合于孔子之道的評析,而不以辨?zhèn)螢橹攸c。但典籍辨?zhèn)我彩驱徸哉浔嫖龅浼闹匾矫妫嫖鼋?jīng)典之偽成為經(jīng)學的新風氣,始于宋代,宋學的辨?zhèn)味噍^為武斷,至清代在文字訓詁、考辨名物制度的基礎上形成的辨?zhèn)蝿t多有依據(jù),閻若璩等人的考辨《偽古文尚書》,就是最著名的代表。龔自珍雖然沒有專門的辨?zhèn)沃?,但是,受清代漢學辨?zhèn)物L氣的浸潤,卻有關于歷史典籍辨析的不少論說,這些論說以其精深的訓詁功力,對歷史典籍的廣泛熟知,而在歷史典籍的辨?zhèn)沃?,多有獨到的精深見解。這里僅就龔自珍辨?zhèn)蔚幕居^點做一討論。

        在《家塾策問二》中,龔自珍集中表達了他對古籍真?zhèn)蔚目傆^念。他說:

        古籍在冊府者,真者三四,偽者六七,其灼然偽,如東晉書《古文》、王肅《家語》,夫人而知之矣。

        諸子偽書益多,真書老、莊、列、管、韓非、荀、墨、孫、吳而外,不難一一僂指。有文甚古而實無此書者,后人刺取莊、列中語,為《廣成子》、為《亢倉子》是也。亦有原本相沿已久,而實無精言古義者,《晏子春秋》是也。

        偽書不獨后世有之也,戰(zhàn)國時人,依托三皇五帝矣,或依托周初矣,漢之俗儒,已依托孔門問答矣。然亦頗有所本,傳授或有微緒,未可以盡割也。即以漢后偽書而論,除極誕極陋者,姑不必言,亦有故訓相沿,稍存義例者。

        古書真而又完具者益少,佚篇尤多者,《司馬法》是也。

        又有古人作偽,并其偽而亡之,后人又偽偽,如唐張弧作《子夏易傳》,今則并非弧書是也。*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121—122、425、68頁。

        龔自珍認為,古籍存世者,真書僅占十分之三四,偽書則占十分之六七,偽書遠遠多于真書。其中諸子類的書籍,偽書尤多。龔自珍此說,未必合于實際情況,出土文獻尤其是近年對竹簡、帛書的研究證明,許多被認為是偽書的書,其實并不真?zhèn)危谴_有其書。如龔自珍說:“衰周及漢代,多至庸極陋之書,而善依托,《周書》中之《太子晉解》,大、小《戴記》之《五帝德》、《坊琵記》、《表記》、《緇衣》等篇,其尤者也。揚雄《法言》、王通《中說》,是其嫡傳?!?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121—122、425、68頁。這里以《戴記》的《緇衣》等為偽,但是,出土文獻表明,《緇衣》確為先秦典籍。古籍的之偽也絕沒有龔自珍說的十分之六七那樣多,由于歷代中央政府一直重視文化典籍的保存,并有專職的文職官吏與知識分子群體參與文化典籍的傳承,一般而言,古籍的多數(shù)還是可信的,尤其是經(jīng)典性的古籍。龔自珍對古籍基本上沒有進行認真的具體考證,就懷疑偽書數(shù)量的有十分之六七,有過分之嫌。這種懷疑態(tài)度,并不是乾嘉漢學以考據(jù)為基礎的可信懷疑,而是缺乏根據(jù)的不可靠的懷疑,這對后來的古史辨?zhèn)萎a(chǎn)生了相當?shù)挠绊?。但是,龔自珍關于偽書出于依托,偽書雖偽,卻有故訓相沿,稍存義例等可取之處,不宜一概否定的觀念,卻不失為對偽書的公允之見。

        龔自珍辨析古書真?zhèn)?,是以“審其類否”為判定標準。而他所謂類包括氣體、文法等內(nèi)容,他在辨析《大誓》的時代與真?zhèn)螘r說:

        觀古書真?zhèn)?,審其類否。周初史臣之文,氣體類不類,不難知也;文法類不類,不難知也。*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121—122、425、68頁。不同時代的著述,有不同的氣體、文法的特點。龔自珍以為,這是不難知曉的,只要掌握了這些特點,那些偽托前人的著述就無可遁逃了。這一說法對于古籍的辨?zhèn)斡袠O大的參考價值。但是,要真正的掌握住一個時代的著述氣體、文法的“類”的特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必須經(jīng)過多年認真的深入探索才可以達到的。而龔自珍這一寶貴的理念,在他辨析《尚書》的相關問題時,卻沒有很好的貫徹,這與龔自珍學術的重心不在典籍辨析上有密切關系。所以,盡管他對《尚書》文本、篇目等問題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卻沒有在這方面做出公認的較大學術貢獻。

        (責任編輯:陳煒祺 瀟湘子)

        Gong Zizhen’s Apocryphal Differentiation of Shang Shu

        Tang Xiaoyo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Gong Zizhen’s studies on Confusion Classics, his apocryph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lassical books focused on Shang Shu (the Book of History). He refuted the existence of Shang Shu enshrined in Central Library in the Han dynasty, and also denied Tai Shi as part of the Book of History. Instead, he affirmed the authority of the forged Gu Wen Shang Shu (Book of History Written in Ancient Script) as well as the Preface, which differed a lot from other opinions that denied it at that time. His standard of differentiation was to “inspect the style and composition”,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academic research.

        Gong Zizhen; Classical Books; Apocryphal Differentiation

        2016-02-04

        *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清代今文經(jīng)學新論”(項目編號:13BZX046)的階段性成果。

        K05

        A

        0257-5833(2016)05-0159-07

        唐曉勇,西南財經(jīng)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四川 成都 611130)

        猜你喜歡
        龔自珍尚書典籍
        紀曉嵐巧懟人
        《典籍里的中國》為什么火?
        金橋(2021年4期)2021-05-21 08:19:24
        《尚書》中“迪”釋為“由”新探
        在詩詞典籍中賞春日盛景
        學生天地(2017年8期)2017-05-17 05:49:53
        尚書·禹貢
        寶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8
        鉆一鉆《龔自珍》的空子
        文學自由談(2016年3期)2016-06-15 13:00:41
        典籍翻譯模式的構建與啟發(fā)
        龔自珍的人才觀
        學習月刊(2015年23期)2015-07-09 05:42:08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
        《明新興雷石庵尚書遺集》補遺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16

        亚洲 美腿 欧美 偷拍| 日本av一区二区在线| 午夜福利影院成人影院|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 特级毛片a级毛片100免费播放|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 久久最黄性生活又爽又黄特级片|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真人新婚之夜破苞第一次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欧美日本视频一区| 一区二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免费拍拍拍网站|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av| 美女露出自己的性感大胸一尤内衣 | 在线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美乳色 | 亚洲成在人线视av| 国产亚洲精品aaaaaaa片|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xxxx做受欧美88|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97精品一区二区|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免费无码高潮流白浆视频| 激情综合欧美| 一级黄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 另类 小说 国产精品|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a欧美一级爱看视频| 粉嫩人妻91精品视色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卡| 在线久草视频免费播放|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