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蕾
[摘 要]“用括線和‘?’表示的實際問題”一課是學生初步接觸并感知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教師要關注差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經(jīng)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深化問題的過程。結合教學內(nèi)容及親身教學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議。
[關鍵詞]用括線和“?”表示的實際問題 差異教學設計 評析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01-076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第60~6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括線和問號表示的意思,了解用這種形式呈現(xiàn)的實際問題的結構,說清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初步感受符號所具有的簡約化的特點,初步培養(yǎng)他們的符號感;能聯(lián)系加、減法的含義,列出算式來解決問題。
2.使學生能聯(lián)系具體情境,進行有條理的思考,進一步發(fā)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問題就在身邊,初步形成學好數(shù)學的積極心向。
【教學重、難點】用三句話表述圖意,理解題中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
【教學過程】
一、預學,提出問題
師(課件出示:>、=、<、+、-):這些都是我們已經(jīng)認識的數(shù)學符號,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
師:解決什么問題時可以用加法?
生1: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時,可以用加法。
師:減法呢?
生2:從總數(shù)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時,可以用減法。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板書: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已學的數(shù)學符號和加、減法的意義引入新課,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做好學習準備,為新知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初學,分析問題
1.加法問題
師:觀察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貼:盤子里有5個蘋果,盤子外有3個蘋果)
師:這是圖里已經(jīng)告訴我們的信息,我們把它稱作已知條件。(板書:條件)
師:根據(jù)這兩個條件,可以求得一個問題。看!這是括線(師畫括線,再領讀),你能猜猜它表示什么意思嗎?
生1:表示把盤子里的蘋果和盤子外的蘋果合起來。
師:真厲害!這里的括線就表示把兩個部分合起來(邊說邊做手勢),小手伸出來,跟著老師感受一下。
師(板書“?”):它是問號,你知道問號表示什么意思嗎?
生2:問一共有多少個蘋果?
師:這就是要求的問題。(板書:問題)誰能把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完整地說一說?
師:你會解決嗎?試一試!
師:這里的5表示什么?3呢?8呢?
【設計意圖:對教材上的“盤子里有( )個蘋果,盤子外有( )個蘋果,一共有□個蘋果?!鄙宰魈幚恚烟羁盏男问礁某沙鍪就暾娜湓?,讓學生初步感知問題的基本結構。教師及時補充介紹本節(jié)課的重點,并通過手勢等幫助學生理解題意,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對括線和問號意義的理解?!?/p>
2.減法問題
師:看!小問號真調(diào)皮!它跑到哪了?
師:現(xiàn)在你知道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嗎?和同桌討論討論!如果有困難的可以舉手示意,請老師幫忙。
師:誰來說一說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
生1:條件是“一共有8個蘋果,盤子外有3個”。
師:通過這兩個已知條件,我們就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生2:盤子里有幾個蘋果?
(讓學生把已知條件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師:你會列式嗎?試一試。
師:為什么用減法做?
生3:已經(jīng)告訴我們一共有8個蘋果了,要求其中的一部分,所以用減法。
【設計意圖:因為有了例題的經(jīng)驗,所以在探索減法問題時,注重讓學生觀察問號的位置發(fā)生的變化,這時可借助互動的形式要求學生明確“條件”和“問題”。教師可以給予適當?shù)奶崾荆赃M一步加強學生對括線和問號作用的理解?!?/p>
三、研學,解決問題
1.對比揭題
師:剛才我們解決了兩個實際問題,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1:計算的方法不一樣。
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2:都有兩個條件、一個問題。
(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用括線和問號表示的實際問題)
2.“想想做做”第二題
師:看著這幅圖,在心里說說條件和問題。
師:你能根據(jù)圖意直接列出算式嗎?
師:這兩個“3”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生1:不一樣。
師:減去的3表示什么?得數(shù)3呢?
生2:減去的3表示房子外面有3只兔,得數(shù)3表示房子里有3只兔。
3.搶答游戲
師:你能迅速判斷出是條件還是問題嗎?
(依次出現(xiàn)下面三幅圖和相應的條件、問題,讓學生猜一猜后列式計算)
4.“想想做做”第三、四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反饋,教師糾錯。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讓學生更加清晰地知道問號的位置不同,就是所求的問題不同,“把兩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已知總數(shù)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通過這樣的比較,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含有括線和“?”的實際問題的理解,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搶答游戲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滲透從問題入手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能讓學生更加清晰、準確地找到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四、拓學,深化問題
師(出示3種不同顏色的五角星):你能用今天所學的括線和問號出一道問題來考考大家嗎?誰來擺一擺?
師:這幅圖中有幾個條件?
生1:3個。
師:問題是什么?
生2:一共有多少個五角星?
師:怎樣列式?
生3:3+3+2=8。
師:誰能想出一個不一樣的問題?
師:大家真厲害,用括線和問號解決了這么復雜的問題。
【設計意圖:根據(jù)學生的思維差異,有效拓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學是對學生知識的有效遷移,在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延伸,能讓學生的思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教師在拓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了連加、連減問題,旨在幫助學生進一步內(nèi)化所學,讓學生知道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的組成,有時需要三個已知條件,甚至更多,從而強化學生對問題解決的認知?!?/p>
(責編 金 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