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娟(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醫(yī)院呼吸科,遼寧 朝陽 122400)
?
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間肺部感染的預防和護理方法
馮 娟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醫(yī)院呼吸科,遼寧 朝陽 122400)
【摘要】目的 對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間肺部感染的預防和護理方法進行研究。方法 選取我院2010年至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觀察組進行改善之后的護理方法,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與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91.23%,滿意度為93.74%,對照組的護理效率為82.34%,滿意度為84.19%,護理效果與滿意度,觀察組大于對照組(P<0.05)。結論 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期間使用改良版護理方法,對予肺部感染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減少由于肺部感染而引起的并發(fā)癥,是一種較好的護理方法。
【關鍵詞】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預防;護理方法
心力衰竭患者屬于常見危急重癥之一,形成的原因是在靜脈回流的狀況之下,心排血量的減少,造成身體生理功能代謝的供養(yǎng)以及功能不足,從而導致行程的綜合性疾病。在發(fā)現(xiàn)時如果不盡快治療就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威脅。而肺部感染是心力衰竭最典型的并發(fā)癥。文章內選取我院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間肺部感染的預防與護理方法進行研究。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齡范圍在36~75歲,平均年齡為62.34歲。所有患者均無肺部感染情況,兩組間癥狀、年齡等無差異(P>0.05)。
1.2 方法:觀察組患者使用改良版護理方法,具體實施:盡量保持患者房間的衛(wèi)生清潔,與空氣流通情況,按照衛(wèi)生消毒規(guī)定進行消毒,消除感染病因。若是已出現(xiàn)肺部感染癥狀應直接進行隔離,同時使用抗生素對抗感染病因。護理患者呼吸道要非常注意,進行吸痰護理時要進行無菌操作,動作要注意緩慢,減少對呼吸道內部的傷害。要按時清除患者呼吸道里的分泌物,預防分泌物堵住呼吸道或是患者把分泌物吸入肺中。要注意口腔護理,一天兩次,使用生理鹽水漱口,保持口腔干凈衛(wèi)生[1]。
心力衰竭患者出現(xiàn)肺部感染時體溫是處于微熱的狀態(tài),所以,要注意查看患者溫度的改變,發(fā)熱的時長與情況以及出現(xiàn)的癥狀,按時測量體溫,同時做好記錄,溫度較高的患者對其進行物理降溫方式,溫度處于高熱狀態(tài)的患者需要在物理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補液以及解熱藥物進行治療,調理與控制體溫。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
1.3 療效評定標準。具有明顯治療效果:經過護理之后,患者減少咳嗽與咳痰等狀況,身體功能的恢復正常,如血氧飽和度與脈搏等功能恢復。有所好轉:病情癥狀有較大程度的改善,身體功能逐漸恢復。無任何效果:病情癥狀沒有任何改善,或是導致病情更加嚴重,身體功能無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經過電腦統(tǒng)計數據之后,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30版本分析,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使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表示差異。
觀察組使用改良版護理方法,有明顯的護理療效,對于患者的肺部感染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能夠很大的改善患者的身體功能,總的護理有效率為91.23%,滿意度為93.74%,兩組結果都比對照組要高,說明在臨床護理見應該使用改良版護理方法[2]。
對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改良版護理方法可以較好的改善身體功能,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在實施身體護理的同時還要進行心理方面的護理,心力衰竭患者會因為病情與環(huán)境的改變,心理上產生急躁與恐懼等情緒,這時醫(yī)護人員就需要積極的與患者進行交流,減緩患者情緒上的波動,給患者講解心力衰竭的基本內容與知識的普及,有助于患者恢復治療的信心,用一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接受治療與護理[3]。
經過護理治療之后,要對患者進行健康的指導,心力衰竭患者形成肺部感染的一個主要因素是吸煙,護理人員應該勸告患者禁煙,戒煙,防止吸入煙里面包含的刺激性氣體,和空氣中的粉塵。告訴患者及家屬天氣變化時,要按時添補衣服,防止受涼[4]。而關于飲食,就需要多食用一些高蛋白與高熱量以及包含豐富的維生素原料與膳食纖維的食物。少食多餐,不要在吃飯前或是吃飯途中大量的飲水,不要在餐后立即平臥,多走動便于消化。具有腹脹癥狀的患者,禁止食用容易產生氣的食物,多使用一些軟食物[5]。
綜上所述,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期間使用改良版護理方式能夠有效的防止肺部的感染,減少由于肺部感染所引起的并發(fā)癥,同時能夠提升護理滿意度。避免護患之間所產生的糾紛,是一種較好的預防肺部感染的護理手段,值得在臨床間使用與推廣[6]。
參考文獻
[1] 莊嚴,呂燕華,王丹丹,等.重癥肌無力住院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3,40(6):1024-1026.
[2] 楊海霞,施桂芳,朱明華.循證護理在顱腦損傷病人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8):1-3.
[3] 邱雁飛.老年腦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循證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4,25(11):1070-1072.
[4] 陳環(huán),吳繼雄.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與心功能的關系及對院內死亡風險的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6):1009-1011.
[5] 王紅愛,鄧雙艷.重型腦創(chuàng)傷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的預防和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27):3570-3571.
[6] 李夢光,王欣穎,孔令軍.扶正活血方在預防心衰患者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分析[J].四川中醫(yī),2015,33(2):69-71.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5-0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