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鳳娟 周潔 陳濤(河南省周口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466000)
豬支原體肺炎的防制要點
段鳳娟 周潔 陳濤(河南省周口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466000)
豬支原體肺炎是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慢性、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又稱豬地方流行性肺炎。臨床癥狀主要為咳嗽和氣喘。該病流行于全國各地,且易與其他病原微生物如鏈球菌、多殺性巴氏桿菌、副豬嗜血桿菌等發(fā)生混合感染,導致難以診斷和防制。顯性感染、隱性感染及恢復期的豬均具有傳染性,因此,該病是危害養(yǎng)豬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疾病之一。
(1)豬肺炎支原體抵抗外界壞境的能力弱,一般常見的消毒劑如苛性鈉、熟石灰等均能起到消毒作用。對磺胺類藥物如磺胺異惡唑、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等不敏感。對影響蛋白質合成的藥物如四環(huán)素、壯觀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等較敏感。
(2)豬支原體肺炎分布全國各地,任何品種、性別、年齡的豬都可感染,且地方豬的易感性較引進豬要高,通常發(fā)病率較高、而死亡率低,當與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時死亡率增高?;疾∝i及帶菌豬是主要的傳染源。
主要為咳嗽與氣喘,潛伏期一般為7~15d。急性型病例多發(fā)生于新疫區(qū)的仔豬、妊娠和哺乳母豬。呈現(xiàn)為突然發(fā)病,精神萎靡,食欲降低、逐漸消瘦,咳嗽,流白色泡沫,張口喘氣、腹式呼吸,病程一般為1~2周,患病豬多由于無法呼吸致死,死亡率很高。慢性型病例多發(fā)生于老疫區(qū)的架子豬、育肥豬、后備母豬和部分經歷過急性型的豬。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流黏性及膿性鼻液,食欲良好,病程長達2~3個月,死亡率低但易形成僵豬。隱性型病例多發(fā)生于老疫區(qū)的育肥豬。無癥狀或只表現(xiàn)輕微的咳嗽和氣喘,精神狀態(tài),體溫及飲食均沒有顯著變化,但生長發(fā)育緩慢。
表現(xiàn)為肺的心葉、尖葉及膈葉的前下緣可見實質性病理變化,呈“蝦肉樣”或“胰樣”,肺門淋巴結出現(xiàn)腫大,病變組織和健康組織的界限清晰可見。
根據(jù)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和病理變化特征等可初步判斷。確診常需進行用血清學抗體診斷法(如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間接血凝試驗、補體結合試驗)或PCR診斷技術等。
接種疫苗是預防豬支原體肺炎的較好途徑,通過免疫接種,大部分豬能提高免疫能力、降低帶菌幾率、減少病原菌的排出。滅活疫苗首免在9~15日齡,肌肉注射,14d后進行二免。活疫苗首免在5~7日齡,右側“蘇氣穴”肺內注射,30d產生免疫力,種豬于60~80日齡進行二免,能提高豬群的整體免疫力。無論是滅活疫苗還是弱毒疫苗其免疫力都是有限的,加強免疫很有必要。
大部分藥物對豬肺炎支原體都很有效,使用藥物防治該病是一種較為可行的辦法。因支原體肺炎常繼發(fā)感染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在治療時應選擇高效、低毒的藥物,并且應以預防為主。目前常用的控制豬支原體肺炎的藥物主要有林可霉素、土霉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四環(huán)素、金霉素、泰樂菌素等。預防方案如下:懷孕母豬在產前和產后7d用支原凈、氟苯尼考、泰樂菌素加金霉素等給藥;仔豬免疫注射后,斷奶前后用泰樂菌素加金霉素、支原凈、氟苯尼考等給藥;保育豬、育肥豬、懷孕母豬可用土霉素、林可霉素等給藥。
在日常生產管理中應盡量避免氣溫突變、濕度太大、擁擠、氨味過重、飼料發(fā)霉腐爛、長時間運輸?shù)葢ひ蛩兀刹扇∪M全出的轉群方式,早期使用藥物斷奶或隔離斷奶,提高機體營養(yǎng)水平,確保飼喂質量,以提高豬群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