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銘旭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白山 134300)
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
艾銘旭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白山 134300)
目的 探討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后,對其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94例作為本次實驗對比觀察對象;觀察組47例以及對照組47例患者的分組依據(jù)為化療期間護理干預方法的不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綜合護理干預;通過對比化療期間生活質量以及出現(xiàn)不良反應情況等,以突出綜合護理干預應用價值。結果 在QOL-100(生存質量測定量表)評分方面,兩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之間的差異顯著(P<0.05);在胃腸道反應癥狀、疲倦乏力癥狀以及呼吸困難癥狀等出現(xiàn)概率方面,兩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之間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對于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臨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可以將患者化療期間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將化療期間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等系列并發(fā)癥概率顯著降低。
綜合護理干預;乳腺癌;術后化療;生活質量
近年來,患有乳腺癌疾病患者逐漸趨于年輕化。當前針對乳腺癌疾病患者在實施臨床治療過程中,主要選擇化療的方法或者選擇手術治療的方法[1]。為了探討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后,對其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本文主要將我院收治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作為本次實驗對比觀察對象,臨床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方法對觀察組47例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加以干預后,成功改善了患者化療期間生活質量,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94例作為本次實驗對比觀察對象;觀察組47例以及對照組47例患者的分組依據(jù)為化療期間護理干預方法的不同;觀察組(47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9~67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9.29±10.25)歲;其中實施乳腺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10例,實施乳腺改良根治術治療的患者37例;對照組(47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6~70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9.32±10.26)歲;其中實施乳腺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11例,實施乳腺改良根治術治療的患者36例;觀察兩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基礎資料,均衡性明顯(P>0.05)。
1.2 方法:對于所有乳腺癌患者,臨床主要選擇乳腺癌根治術或者選擇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方法進行疾病治療。完成手術后的2~4周,臨床對患者實施化療。在實施化療過程中,對照組乳腺癌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主要體現(xiàn)為護理人員對乳腺癌患者給予基礎護理干預、對患者給予用藥護理干預以及對患者展開健康指導等[2];觀察組乳腺癌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臨床選擇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6.0對所有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護理相關數(shù)據(jù)實施統(tǒng)計學分析,QOL-100評分實施t檢驗(以表示),當P<0.05為差異以及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生理評分為(76.26± 13.27)分;心理評分為(54.37±12.29)分;獨立性評分為(58.99± 11.19)分;社會關系評分為(67.21±8.39)分;環(huán)境評分為(64.26 ±5.39)分;精神評分為(68.70±6.71)分;對照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生理評分為68.26±12.17)分;心理評分為(40.14±9.14)分;獨立性評分為(49.37±12.21)分;社會關系評分為(56.27±8.27)分;環(huán)境評分為(53.15±9.37)分;精神評分為(58.37±7.37)分;在QOL-100評分方面,兩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之間的差異顯著(P<0.05)。
2.2 不良反應:觀察組47例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化療期間表現(xiàn)出胃腸道反應癥狀患者20例(42.55%),表現(xiàn)出疲倦乏力癥狀患者11例(23.40%),表現(xiàn)出疼痛癥狀患者7例(14.89%),表現(xiàn)出失眠癥狀患者7例(14.89%)以及表現(xiàn)出呼吸困難癥狀的患者1例(2.13%)。對照組47例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化療期間表現(xiàn)出胃腸道反應癥狀患者33例(70.21%),表現(xiàn)出疲倦乏力癥狀患者22例(46.81%),表現(xiàn)出疼痛癥狀患者19例(40.43%),表現(xiàn)出失眠癥狀患者17例(36.17%)以及表現(xiàn)出呼吸困難癥狀的患者9例(19.15%)。在胃腸道反應癥狀、疲倦乏力癥狀以及呼吸困難癥狀等出現(xiàn)概率方面,兩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之間的差異顯著(P<0.05)。
3.1 化療前護理:在準備對乳腺癌患者實施臨床化療之前,要求護理人員同患者之間需要做好溝通工作,就化療療效、臨床采用的化療方法以及對患者實施化療時間等相關事項對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認真介紹,針對化療治療的及時性以及正確性加以重點強調,將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屬針對臨床化療表現(xiàn)出的諸多誤解進行有效消除。針對現(xiàn)代化療藥物,對患者進行認真介紹,使患者了解當前化療藥物的使用,臨床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概率表現(xiàn)出較為顯著的降低,并且不良反應嚴重程度也獲得有效緩解,從而將乳腺癌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內心表現(xiàn)出的心理負擔成功緩解。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對患者介紹化療期間表現(xiàn)出的不良反應類型,并且重點講解通過有效護理,最終可以將出現(xiàn)化療不良反應的概率顯著降低。之后對乳腺癌患者認真介紹成功完成化療的患者作為例子,從而將乳腺癌患者的治療信心以及治療依從性明顯提高[3]。
3.2 化療過程中護理:在對乳腺癌患者實施巡視的過程中,要求護理人員同乳腺癌患者需要展開細致交流,有效完成朋友關系的創(chuàng)建,針對院方的關愛確保乳腺癌患者可以有效感受到。此外護理人員針對乳腺癌患者表現(xiàn)出的情緒動向需要進行有效明確,觀察乳腺癌患者一經表現(xiàn)出消極情緒的情況后,需要立即同乳腺癌患者進行溝通,確保乳腺癌患者對于內心表現(xiàn)出的系列疑問以及痛苦感可以有效說出,之后護理人員給予認真解答,以獲得顯著的乳腺癌患者心理疏導效果。與此同時,確保乳腺癌患者能夠了解確保自身情緒保持平穩(wěn)并且樂觀,可以將出現(xiàn)化療不良反應的概率明顯降低,針對不良反應嚴重程度可以進行有效緩解,最終確保乳腺癌患者對于自身情緒可以進行有效控制,最終對于疾病化療可以做到積極配合。此外要求保持樂觀態(tài)度的患者同表現(xiàn)為消極態(tài)度的患者進行認真交流,從而可以將消極態(tài)度乳腺癌患者的注意力成功轉移,對于其情緒狀態(tài)的良好保持奠定堅實基礎[4]。
3.3 化療后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完成化療后,要求患者需要對頭部進行有效保護,在外出期間需要佩戴帽子,避免日光以及紫外線對患者造成照射。在洗發(fā)劑類型方面,需要保證溫和,將脫發(fā)癥狀進行有效緩解,對于表現(xiàn)出嚴重脫發(fā)癥狀的患者,要求患者將內心障礙進行有效克服,可以選擇假發(fā)進行佩戴。護理人員每天需要對乳腺癌患者認真實施口腔護理等,對患者口腔黏膜是否保持完整進行認真檢查,要求患者在進食之后,需要利用淡鹽水進行漱口,有效避免出現(xiàn)感染的現(xiàn)象。對于表現(xiàn)出嚴重惡心嘔吐癥狀的患者,根據(jù)醫(yī)囑合理選擇止吐藥對患者進行干預,合理對患者進行補液治療,避免乳腺癌患者出現(xiàn)脫水或者出現(xiàn)電解質紊亂的情況。對患者血常規(guī)等系列指標發(fā)生的變化進行認真觀察,患者一經表現(xiàn)出血小板大幅度下降之后,需要立即通知臨床醫(yī)師,將乳腺癌患者的化療方案進行合理調整[5]。
綜上所述,對于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綜合護理干預的有效實施,在降低化療期間出現(xiàn)不良反應概率,以及提高化療期間生活質量方面,可以獲得確切效果,凸顯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加以干預的臨床價值。
[1] 陳殷琴,陳國珍,鄭婉婷,等.護理風險管理在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7):7-9.
[2] 陸箴琦,胡雁.音樂放松訓練對緩解乳腺癌患者化療不良反應的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5):405-408.
[3] 羅惠琴,侯瑋.超聲引導下改良塞丁格技術在乳腺癌化療患者PICC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3):39-40.
[4] 儲妍姣,江琳.臨床護理路徑在乳腺癌手術后首次化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9):35-36.
[5] 劉靜.優(yōu)質護理在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8):642-643.
R473.73
B
1671-8194(2016)34-02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