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順
(遼寧省大連市第六人民醫(yī)院肝八病房,遼寧 大連 116031)
整體護理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意義
楊 順
(遼寧省大連市第六人民醫(yī)院肝八病房,遼寧 大連 116031)
目的 探討整體護理在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療中的重要意義。方法 選取我院乙型肝炎肝衰竭進行抗病毒治療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給予整體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患者滿意度與抗病毒知識評分。結果 所有患者的抗病毒知識評分都得到明顯提高,研究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給予整體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療的依從性與患者滿意度,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整體護理;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療;護理效果
乙型肝炎是由于機體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引發(fā)的一種疾病,抗病毒治療是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抗病毒治療能夠有效的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所引發(fā)的并發(fā)癥率,預防肝癌發(fā)生。但是,統(tǒng)計表明大部分乙型肝炎患者在進行抗病毒治療的過程中普遍存在不遵循醫(yī)囑服藥,換藥甚至停藥的現(xiàn)象,對治療效果有嚴重的不良影響,不僅會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我院對乙型肝炎肝衰竭換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給予整體護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所收治并確診的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
47例,患者年齡在35~68歲,平均年齡為(45.35±3.42)歲,住院時間為25~56 d,平均住院時間為(42.12±3.57)d。應用數字表發(fā)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住院時間及一般資料方面沒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與常規(guī)健康知識教育,研究組的患者給予整體護理。護理內容如下:
1.2.1 用藥護理 用藥前:為每一例患者建立檔案,并制定整體護理方案與用藥的監(jiān)測計劃。對患者進行乙型肝炎疾病知識宣教,宣教內容包含:乙型肝炎疾病的概念,乙型肝炎疾病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乙型肝炎疾病的具體臨床癥狀、傳播途徑,隔離、治療的目的與效果。讓患者了解更多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乙型肝炎疾病意識,讓患者深刻的認識到遵循醫(yī)囑進行服藥對于疾病治療的重要性。用藥時:應告知患者必須嚴格的按照醫(yī)囑進行服藥,不能擅自增減藥量,同時告知藥物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如頭痛、發(fā)熱、白細胞減少、肌肉酸痛等,可給予物理降溫或者口服百服寧,并叮囑患者多飲水進行緩解,對于需要長期進行注射的患者,應注意注射部位的保護,注射24 h后對注射部位進行熱敷,同時告知患者進行定期復診的重要性,治療前3個月每月進行一次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包含乙型肝炎5項、肝功能、HBV-DNV
等指標[2]。用藥后:停藥必須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逐步進行,護理人員同時應做好患者隨訪與用藥指導工作,并囑咐患者定期進行復診,了解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
1.2.2 心理護理:由于病情容易反復,同時由于部分人群的誤解,患者在工作、生活中會受到一定的歧視,因此部分患者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極、抑郁、焦慮情緒,對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分析,采用適當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情緒疏導,在緩解患者應急情緒的同時,調動患者主動治療的積極性。
1.3 評價指標:對比兩組患者抗病毒治療的依從性、抗病毒的知識評分及患者滿意度與HBV轉陰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將數據納入SPSS19.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率(%)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依從性對比: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對照組治療依從性良好的患者共有27例,對照組治療依從率為77.14%,研究組中依從性良好的患者共有32例,研究組治療依從率為91.43%。兩組依從性進行比較,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患者滿意度對比: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的患者共有29例,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82.86%,研究組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的患者共有33例,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4.29%。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 抗病毒知識評分:進行治療護理前,對照組患者的抗病毒知識平均得分為(62.31±5.11)分,研究組患者的抗病毒知識平均得分為(62.35±2.65)分;治療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抗病毒知識平均得分為(70.23±5.24)分,研究組患者的抗病毒知識平均年得分為(89.67 ±6.41)分。兩組患者治療護理前抗病毒知識評分沒有明顯差異(P>0.05),治療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抗病毒知識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4 HBV轉陰情況: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護理后,有12例患者HBV轉陰,HBV陰轉率為34.29%,研究組有20HBV轉陰,研究組的陰轉率為57.14%,(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傳染性疾病中,慢性乙型肝炎炎是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隨著病程的增加,可能會發(fā)展成為肝硬化、肝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形成嚴重的威脅。有研究曾指出患者體內的病毒載量與病情的發(fā)展有緊密聯(lián)系,其中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病毒的載量與肝硬化、肝癌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正相關[3]??共《局委熓侵委熞倚透窝准膊〉闹饕椒ǎ菍嵺`表明由于患者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患者治療依從性較低,因此治療效果并不明顯。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對疾病沒有正確的認識,不能承受長期服藥的醫(yī)療費用,擔心長期服藥會對身體造成進一步的損害,病情嚴重,沒有治療信心。整體護理針對以上幾方面的因素進行了全方位的護理,從患者用藥前至用藥后進行全程護理,并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時統(tǒng)計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疏導,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在治療依從性、抗病毒知識得分、HBV陰轉率、患者滿意度方面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進行整體護理更夠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讓患者了解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性,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治療的信心,從而實現(xiàn)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治療效果的目的。
[1] 陳菲菲,楊麗華,陳苑莉,等.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行異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8):1-4.
[2] 陸美琴,劉政芳,鄭清平,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肝衰竭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9):89-90.
[3] 高素華.35例重型藥物性肝炎的護理策略[J].醫(yī)學信息,2015, 28(25):140.
R473.5
B
1671-8194(2016)34-0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