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慶
自新課程標準頒布實施以來,廣大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積極做好教學研究工作,在新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大膽創(chuàng)新,我們的課堂生態(tài)發(fā)生了一系列喜人的變化。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部分教師依然在重復“昨天的故事”。筆者認為,目前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誤區(qū),亟待我們?nèi)ジ镄隆?/p>
一、教學目標多維,但知識的傳遞仍是主導
新課程標準不同于以往的教學大綱,它在教學目標的頂層設計上呈現(xiàn)多維,不僅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還有更高層次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同時,對于各個維度所要達到的目標定位也比較具體,條目也更加清晰、明確。這一系列變革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創(chuàng)新空間。但是教學目標的設定并不等于教學效果的達成,仍然有許多具體的工作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一一落實。
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我們往往把思想品德課僅作為一門學科來看待。實際上,這種片面的認識恰恰曲解了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宗旨,更是弱化了思想品德課的學科功能。新課程標準指出,思想品德課程是以初中生生活為基礎、以促進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發(fā)展為目的的一門綜合性必修課程。由此可見,思想品德課不僅僅是一門課程而已,更重要的是一條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塑造學生靈魂的有效途徑。既然如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有職業(yè)的覺悟與擔當去助推思想品德課回歸本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舊有一部分教師和學生仍未走出“學科學習”的誤區(qū),依然沉浸在理論知識傳授與習得的汪洋大海中,對思想道德教育及培養(yǎng)學習能力卻視而不見。
二、教學形式多樣,但灌輸仍占據(jù)主陣地
眾所周知,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需要課堂教學革新,但僅此而已還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徹底轉(zhuǎn)變教學理念,進一步完善教學行為去改善課堂生態(tài)。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新理念所提倡的教學方式并沒有很快走出傳統(tǒng)思維的陰霾,“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依然占據(jù)著我們的課堂主陣地。哪怕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時被填進了課堂,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著教師借“文本”或者課件向?qū)W生灌輸?shù)南右?。也就是說,部分思想品德課教師仍然采取“灌輸”的教學方式,樂于做教材內(nèi)容的“搬運工”。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時下各地的課堂教學改革都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經(jīng)過仔細梳理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改革只不過是教學形式名稱的變換而已。其中有些課堂只不過是從教師的“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主講者由教師變成了學生。一堂課看似熱鬧,但在“問”與“講”之間揮之不去的是“假合作”“假探究”的影子。這種喊著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口號,卻死死抱著舊思想而不放手;假素質(zhì)教育之名,卻堂而皇之地走著應試教育之路的做法顯然不是教學改革中的好聲音。
三、試題設計多變,但答題方式仍然呆板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現(xiàn)在的思想品德考試命題形式也在悄悄發(fā)生改變,試題設問由原來的“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變成“體現(xiàn)了哪些道理”“請你寫出理論依據(jù)”以及“請你給出合理的舉措”等。例如,十一長假期間,小明隨父母外出旅游,在導游介紹的購物商店買到一件質(zhì)低價高的旅游紀念品。一家人對此感到非常不滿,小明建議通過合法途徑解決購物糾紛。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幫他提供至少三種解決糾紛的方案。這道題目從文字表述上看,通俗易懂;從命題立意上看,貼近實際;從設問指向上看,指向明確。總之,題目的設計無可挑剔。但學生要想回答對這道題目就必須按照以下格式來書寫答案:“當消費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解決:(1)與經(jīng)營者協(xié)商和解;(2)到當?shù)叵M者協(xié)會投訴;(3)向有關(guān)部門進行申訴;(4)到人民法院起訴?!边@樣的答案看似條理清晰、內(nèi)容完整,但這只不過是學生照抄照搬的課文,否則抓不住答案的“關(guān)鍵詞”就會被扣分,更不要說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了。也就是說,就目前許多題目的設計而言,盡管背景材料新穎、切入巧妙、設問明確,但學生的回答仍然被限定在教材上,學生可以創(chuàng)新的空間非常有限。
我們知道,命題的直接目的在于測試學生的學識水平,但作為思想品德試題應該兼具能力立意和教育立意。之所以會出現(xiàn)學生回答依然呆板守舊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深入人心的舊觀念“思想品德課僅僅是一門課程而已”在作怪。這種教師教教材、學生學教材、考試考教材的思想和做法如不徹底革除,勢必會大大影響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的進程。
四、評價方式多元,但仍以分數(shù)論英雄
有了新課程標準的引領(lǐng),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改革也在不斷地走向深入,教學評價方式也呈現(xiàn)多元化態(tài)勢,如觀察、談話、考試、描述性評語、項目評價、成長記錄等。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新理念所提倡的評價方式?jīng)]有得到很好的綜合運用。在評價時依然側(cè)重于紙筆測驗,把考試分數(shù)作為衡量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唯一標準,或者只簡單地評定一個等級。數(shù)字量化不是萬能的標準,僅僅用數(shù)字來量化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思想品德發(fā)展狀況是不科學的,也是有失公正和客觀的。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亟待建立一套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
改革就是揚棄。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lǐng)下,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教學要樹立起“立德樹人”的課程價值目標,基于核心素養(yǎng),努力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必備的品格,以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因此,我們要勇于摒棄舊的教學理念、方式和方法,避免簡單疊加與反復,同時要敢于開展各種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研究,以提升思想品德課教師的人格素養(yǎng),從而促進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劉紅梅.發(fā)揮政治活動課特殊的育人功能[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6(0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