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濤 高寶山 姚立宇 王偉剛 周洪瀾 張文嵐 傅耀文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yī)院泌尿外二科,吉林 長春 130021)
?
雷公藤多苷片在腎移植術后早期抗排斥中的作用
王遠濤高寶山姚立宇王偉剛周洪瀾張文嵐傅耀文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yī)院泌尿外二科,吉林長春130021)
摘要〔〕目的探討腎移植術后圍術期及術后6個月應用雷公藤(TW)多苷的臨床效果。方法對80例同期腎移植受者進行對照性臨床研究,隨機分為TW組和未應用TW環(huán)孢素(CsA)組各40例?;颊咝g后給予CsA、嗎替麥考酚酯及激素三聯(lián)免疫抑制療法。觀察患者圍術期及術后6個月排斥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腎移植術后應用TW可以明顯降低腎移植術后早期急性排斥發(fā)生率,加快患者肌酐恢復至正常的速度,同時降低術后6個月急性排斥反應發(fā)生率。結論TW多苷片可降腎移植早期急性排斥反應發(fā)生率,加快患者恢復速度。
關鍵詞〔〕腎移植;雷公藤多苷;急性排斥;腎功能
第一作者:王遠濤(1978-),男,博士,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器官移植臨研究。
同種異體腎移植是目前治療終末期腎病最有效的手段。腎臟移植是開展最早、發(fā)展廣泛、技術完善的器官移植技術。但由于排斥反應會導致移植物組織損傷,對移植物長期存活不利〔1〕。雷公藤(TW) 含TW二萜內(nèi)酯和TW生物堿等成分的提取物〔2〕,具有顯著而獨特的抑制機體免疫反應的作用〔3~6〕。體內(nèi)外實驗均證實,TW能有效預防同種異體大鼠腎移植術后的急性排斥反應,減輕急性排斥反應的組織病理損傷程度,明顯延長同種異體移植物的存活時間〔7〕。本文旨在觀察TW多苷在防治腎移植術后急排中的作用,同時評價了術后6個月的移植腎功能情況。
1對象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中心2013~2014年進行首次腎臟移植病例80例,其中男54例,女26例,平均年齡(46.5±10.9)歲;術前淋巴細胞毒性試驗(CDC)均<10%;所有病例均無手術并發(fā)癥,環(huán)孢素(CsA)中毒等。入院隨機分為應用TW組(TW組)和未應用TW組(CsA組),每組40例。見表1。
1.2免疫抑制劑治療方案兩組患者均應用三聯(lián)免疫抑制劑方案:CsA 7~8 mg·kg-1·d-1;嗎替麥考酚酯(驍悉,MMF)1.5~2 g/d;術后常規(guī)給與甲強龍500 mg/d靜脈滴注3 d,第4天起改為口服強的松片120 mg/d,每日減量20 mg至20 mg維持。術后血肌酐下降至400 μmol/L 以下開始半劑量服用CsA,血肌酐降到200 μmol/L以下給予全量,同時根據(jù)血藥濃度調(diào)整CsA 劑量。TW 在術前第1天開始口服,根據(jù)患者體重將劑量控制在10~20 mg,3 次/d。
1.3觀察內(nèi)容(1)腎移植術后在院期間急性排斥反應發(fā)生情況;(2)血肌酐恢復至標準參考值時間;(3)半年隨訪期內(nèi)排斥反應發(fā)生情況;本研究中如果移植術后出現(xiàn)尿量明顯減少或血肌酐較前次檢查升高20%以上即進行超聲引導下移植腎穿刺活檢以診斷排斥反應。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n,n=40)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t檢驗。
2結果
2.1兩組排斥反應發(fā)生率比較腎移植術后在院期間急性排斥反應發(fā)生率CsA組(4例,10%)高于TW組(0例)。半年內(nèi)排斥反應發(fā)生率CsA組(6例,15%)高于TW組(1例,2.5%)(均P<0.05)。
2.2血肌酐回復至標準參考值時間及術后第7天血肌酐水平在院期間所有患者血肌酐恢復至115 μmol/L的參考值時間為CsA組(6.050±0.31)d,TW組(6.450±0.31)d,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370 6);第7天血肌酐水平為CsA組(104.7±3.33)μmol/L,TW組(105.6±2.59),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83)。
3討論
隨著新型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及用藥經(jīng)驗的不斷完善,腎移植術后急性排斥反應的出現(xiàn)比例逐漸減少,移植腎1年內(nèi)存活率也達到了較高水平。但腎移植術后排斥反應可導致移植物組織損傷而導致移植物長期存活率下降〔1〕。本研究表明,在移植術后同時應用免疫抑制劑及TW多苷片可在術后至術后半年內(nèi)明顯減少急性排斥反應的發(fā)生,而對移植腎腎臟功能無明顯影響。TW來源廣泛,相對傳統(tǒng)抗排斥藥物價格低廉,這都決定其在腎移植的應用中將有良好的前景。
此外,TW是治療腎臟疾病的常用藥物,在臨床對于膜性腎病〔8〕、糖尿病腎病〔9〕、IgA腎病〔10〕等都有較好的療效,而且腎臟移植患者基礎疾病復雜,原有腎臟疾病復發(fā)可能對于移植腎的遠期存活存在影響〔1〕,因此腎移植術后應用TW多苷是有效的保護方法。但本研究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觀察時間相對較短,同時病例數(shù)量較少,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TW多苷的用量參考了腎病科治療腎臟疾病的劑量,有可能不是腎臟移植術后患者的最佳用藥劑量,這都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4
1齊雋,閔志廉,朱有華,等.影響腎移植后人、腎長期存活的因素分析〔J〕.中華器官移植雜志,2004;25(3):148-52.
2管詠梅,嚴志宏,陳麗華,等.雷公藤微乳凝膠中雷公藤甲素的藥物動力學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2):216-9.
3黎磊石,劉志紅.應用雷公藤治療腎炎二十五載的體會〔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03;12(3):246-7.
4楊俊偉,樊忠民.雷公藤內(nèi)酯醇抗同種異體移植物急性排異反應作用的實驗研究〔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1997;6(3):14-20;104.
5梁闊,劉爽,崔葉青,等.小鼠皮膚移植中雷公藤內(nèi)酯醇的免疫抑制作用及機制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23):12-5.
6梁闊,劉爽,崔葉青,等.雷公藤內(nèi)酯醇在小鼠同種異體胰島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3;20(7):737-41.
7余鵬程,汪漢,張茂晉,等.雷公藤多甙對大鼠腎移植慢性排斥移植腎組織病理學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18):3319-22.
8彭健韞,蘭樂健,張小如.小劑量他克莫司聯(lián)合雷公藤多甙治療特發(fā)性膜性腎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11):905-8.
9吳蔚樺,劉永光,李民,等.雷公藤多甙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0;10(6):693-9.
10馮忖.雷公藤多甙聯(lián)合小劑量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IgA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3;19(5):529-30.
〔2015-02-19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其他·
通訊作者:傅耀文(1957-),男,博士,教授,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器官移植臨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No.81470975);吉林省科技廳項目(No.20120934);吉林省衛(wèi)生廳項目(No.2014Z042,2013Z002)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1-6190-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