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子 高 宇 寇玉紅 張 旭 王繼偉 孫 華 朱 白 朱學研
(吉林市中心醫(yī)院高血壓門診,吉林 吉林 132001)
?
氨基酸CAPD與IHD治療尿毒癥腦病的臨床療效比較
李明子高宇1寇玉紅2張旭3王繼偉3孫華3朱白3朱學研3
(吉林市中心醫(yī)院高血壓門診,吉林吉林132001)
摘要〔〕目的比較氨基酸持續(xù)性不臥床腹膜透析療法(氨基酸CAPD)與間歇性血液透析療法(IHD)治療尿毒癥腦病(UE)的臨床療效。方法50例UE患者,35例接受氨基酸CAPD治療(CAPD組),15例接受IHD治療(IHD組),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腎功的變化、低血壓發(fā)生情況并觀察腦病緩解情況,觀察期為2 w。結(jié)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CAPD組血壓保持穩(wěn)定,無低血壓發(fā)生,IHD組3例發(fā)生低血壓,低血壓發(fā)生率20%;CAPD組患者腦病緩解平均時間顯著低于IHD組(P<0.05);患者1 w腦病緩解率CAPD組高于IHD組(P<0.05);患者2 w腦病緩解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組腎功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兩組間治療后腎功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結(jié)論采用氨基酸CAPD治療UE患者血壓平穩(wěn),癥狀緩解平均時間短,1 w腦病緩解率優(yōu)于間歇性血液透析療法,為尿毒癥腦病的治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關(guān)鍵詞〔〕尿毒癥腦病(UE);氨基酸;持續(xù)性不臥床腹膜透析(CAPD);間歇性血液透析(IHD)
1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二科2吉林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3吉林市中心醫(yī)院腎內(nèi)科
第一作者:李明子(1974-),女,碩士,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終末期腎病、高血壓研究。
尿毒癥腦病(UE)是尿毒癥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質(zhì)量〔1〕。UE的治療以透析為主,但是氨基酸腹膜透析液治療尿毒癥腦病方面的研究在國內(nèi)外尚屬空白,我們對比分析了使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持續(xù)性不臥床腹膜透析療法(氨基酸CAPD)與間歇性血液透析療法(IHD)治療UE的臨床療效,以期為UE治療方法的選擇提供更多的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UE患者50例,均為住院患者,均符合UE的診斷標準。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齡(58±12)歲。原發(fā)?。郝阅I小球腎炎24例,高血壓腎損害8例,糖尿病腎病18例。以精神障礙為主31例,以意識障礙為主13例,以抽搐、驚厥為主6例。
1.2分組35例接受氨基酸CAPD治療(CAPD組),15例接受IHD治療(IHD組)。兩組年齡、性別、透析齡、原發(fā)病、常規(guī)用藥等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臨床可比性。
1.3診斷標準
1.3.1慢性腎衰UE的診斷標準〔2〕①均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異常的癥狀體征。主要表現(xiàn)為:嗜睡、朦朧及意識模糊,譫妄、幻覺及狂躁,判斷、定向及自知力障礙,撲擊樣震顫、驚厥、抽搐及昏迷。②排除透析失衡綜合征、腦血管意外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腦病,并且既往無精神病史。
1.3.2發(fā)生低血壓診斷標準透析過程中或透析后平均動脈壓下降超過30 mmHg或收縮壓低于90 mmHg〔3〕。
1.3.3療效判斷標準觀察并記錄治愈及緩解例數(shù),癥狀緩解率=治愈及緩解例數(shù)/總例數(shù)。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意識清楚,無抽搐及癲癇發(fā)作。緩解:臨床癥狀部分緩解。無效:臨床癥狀無緩解〔4〕。
1.4臨床觀察觀察2 w治療過程中UE患者血壓的變化,低血壓發(fā)生情況;觀察治療1、2 w后腦病緩解情況;觀察治療前、治療1、2 w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
1.5治療方法
1.5.1一般治療包括優(yōu)質(zhì)低蛋白飲食療法、調(diào)整血壓、預(yù)防腦病誘發(fā)因素、糾正貧血、控制癲癇發(fā)作、支持、對癥等治療。
1.5.2自制的氨基酸CAPD治療〔5〕①氨基酸腹透液制備:在無菌條件下,事先將復(fù)方氨基酸注射液9AA(國藥準字H19993210,總氨基酸13.98 g,回音必集團江西東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0 ml注入1.5%葡萄糖腹透液2 000 ml中(Baxter公司生產(chǎn)),制成復(fù)方氨基酸腹透液。②腹透方法:采用CAPD,可以根據(jù)病情調(diào)整氨基酸加入腹透液的次數(shù)。開始將復(fù)方氨基酸注射液9AA 5次/d加入腹透,以后根據(jù)病情好轉(zhuǎn),減量至3次/d加入腹透。
1.5.3IHD治療采用德國費森尤思4008B血透機,德國Gambro Dialysatoren GmbH公司的Polyflux 14L中空纖維透析器(膜面積1.4 m2),血流量200~250 ml/min,11例血管通路為前臂動靜脈內(nèi)瘺,4例血管通路為頸內(nèi)靜脈雙腔導(dǎo)管。每次血液透析時間為3.5~4 h,3次/w或隔日1次。使用低分子肝素鈣抗凝,于上機前一次性靜脈注射3 000~5 000 IU。
1.6血液檢測抽取患者治療前、治療1、2 w后晨起空腹靜脈血,應(yīng)用日立LAboSPECT 008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用紫外-谷氨酸脫氫酶法檢測血尿素氮,用酶法檢測血肌酐水平。
1.7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t、χ2檢驗。
2結(jié)果
2.1兩組治療過程中血壓變化比較CAPD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血壓保持穩(wěn)定,無低血壓發(fā)生。IHD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血壓發(fā)生波動,3例發(fā)生低血壓,低血壓發(fā)生率20%。
2.2兩組治療前后腦病緩解情況比較CAPD組病情緩解平均時間〔(5.85±2.58)d〕顯著低于IHD組〔(8.57±3.82)d〕(P<0.05)?;颊?w腦病緩解率CAPD組為82.8%(治愈22例,緩解7例,無效6例),IHD組為46.7%(治愈5例,緩解2例,無效8例),兩組比較差異顯著(χ2=5.14,P<0.05)?;颊? w腦病緩解率CAPD組97.1%(治愈32例,緩解2例,無效1例),IHD組為93.3%(治愈10例,緩解4例,無效1例)兩組比較差異不顯著(χ2=0.02,P>0.05)。
2.3同組內(nèi)患者腎功(血肌酐、尿素氮)在1、2w治療后均較本組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兩組間經(jīng)同一時間治療后患者腎功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治療時間CAPD組(n=35)血肌酐(μmol/L)血尿素氮(mmol/L)IHD組(n=15)血肌酐(μmol/L)血尿素氮(mmol/L)治療前903.98±175.6625.21±5.70953.41±178.4126.22±7.341w675.813±145.331)17.84±4.181)745.53±160.711)19.75±4.501)2w580.96±124.591)13.91±3.711)619.47±98.601)15.25±3.961)
與治療前比較:1)P<0.05
3討論
UE與尿毒癥毒素在體內(nèi)蓄積有關(guān)〔6〕。早在1979年Oreopoulos等〔7〕研究發(fā)現(xiàn)氨基酸透析液在超濾量、清除毒素方面與高滲的葡萄糖透析液相同。1995年Kopple等〔8〕發(fā)現(xiàn)使用氨基酸透析液后患者正氮平衡更明顯,蛋白質(zhì)合成率增加。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氨基酸透析液可以糾正腦水腫,促進毒物排出,從而達到治療UE的目的。氨基酸CAPD治療操作簡單,費用低廉,適合臨床應(yīng)用,同時也為偏遠地區(qū)、無血液透析條件的UE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治療方法,可以搶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改善預(yù)后并大大提高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4
1Lacerda G,Krummel T,Hirsch E.Neurologic presentations of renal diseases〔J〕.Neurol Clin,2010;28(1):45-59.
2王海燕.腎臟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1417.
3段奧凇,羅萍,孫晶,等.連續(xù)性腎臟替代療法和間歇性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腦病的臨床療效比較〔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36(6):1143-6.
4朱愿,宋潔,張曉東,等.兩種血液凈化方式治療尿毒癥腦病的比較研究〔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24):399-400.
5李明子,張旭,王繼偉,等.氨基酸腹膜透析液治療尿毒癥腦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7):3400-1.
6侯凡凡.對尿毒癥毒素的新認識〔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3;19(2):671.
7Oreopoulos DG,Crassweller P,Katirtzoglou A,etal.Amino acids as an osmotic agent(instead of glucose)in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In:Legrain M,ed.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M〕.Amsterdam:Excerpta Medica,1979:335-40.
8Kopple JD,Bernard D,Messana J,etal.Treatment of malnourished CAPD patients with an amino acid based dialysate〔J〕.Kidney Int,1995;47(4):1148-57.
〔2015-03-11修回〕
(編輯李相軍/滕欣航)
通訊作者:高宇(1975-),女,博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腦血管病研究。
基金項目:吉林省衛(wèi)生廳科研課題(20112044)
中圖分類號〔〕R69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3-6863-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