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毅斌,陳穎重慶市潼南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潼南區(qū)第二實驗小學校
教師培訓師應該是明眸善睞、長袖善舞者
蒲毅斌1,陳穎2
1重慶市潼南區(qū)教師進修學校;2潼南區(qū)第二實驗小學校
摘要:傳統(tǒng)的教師教育工作,主要依托高校和教育學院以及區(qū)域內的教師進修學校來開展,我們能夠看到教師培訓師的影子存在,但卻沒有它的名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越來越重視,專職教師培訓師從教學實踐中誕生,高于普通教師和企業(yè)培訓師,是提升教師教育工作質量的關鍵要素。
關鍵詞:教師培訓師;教師教育;素養(yǎng)
常常有學生會問:“老師,你最喜歡哪一個歌唱家?”
我說,只要是歌唱家不管他是什么風格,我都喜歡,慢的,快的,網(wǎng)絡的,現(xiàn)實的,主旋律的,另類的,我是來者不拒。其實,參加教師培訓,我們也應該如此,即使同樣的內容重復2次,也不應該感到厭煩,而應該換個角度去學習和思考,你就同樣能夠收獲滿滿??傊?我們要堅信,能夠走上這個舞臺的專家,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歷程,他們主攻的方向不一致,理論型,高大上,能夠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反思自己的教學,引領我們走向高端,實踐型專家課堂充滿睿智,師生互動,在高效課堂上能夠從容淡定,輕松愉快地開展小組合作探究,默契靈動,為我們樹立教改的典范。
我所認識的專家,在我們重慶有很多位,20多年前,在教育學院求學時,遇到了重慶師范大學的董運庭教授,先生教我們的古代小說史,生動睿智的解讀,總是如癡如醉,雖然是先生一人在課堂上展示,用的是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但還是讓我們這些成人學生在快樂中度過了一節(jié)又一節(jié)課,而且讓我們總是充滿期待。但遺憾的是先生是大家,我們是小青年,教的內容是小兒科,有緣做學生,無緣親近。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倍淌诘恼n,即使用今天的好課標準來評判,也不失為好課,因為他考慮了成人學習的特點與興趣,根據(jù)教學內容,將鮮活的故事穿插于教學之中,既避免了成人學習中的炒冷飯現(xiàn)象,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完成了學習任務。這給我們的教師教育工作的啟示就是,無論你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都不要忘記了臺下的受眾。
從事教師培訓工作以后,有幸聆聽了從海南教科院引入本土的年輕語文教育專家---龔雄飛老師的培訓專題講座,很是震撼。原來教師培訓工作還可以這樣做。今年7月初,第一次參加國培,種子教師工作坊開班典禮后,又一位語文教育專家、重慶江北教師進修學院李大圣院長,讓我們腦洞大開,耳目一新。我和全體參訓學員第一次聆聽,就被深深吸引,倍感享受。再深奧的理論由她講出,都睿智幽默,妙趣橫生。知識淵博,見解獨到,讓人佩服,而且亮點紛呈。對她來說,一切都是那么容易簡單,信手拈來即經(jīng)典,事事洞明皆學問,這就是當時真實的感受,這是企業(yè)培訓師無法相比的。用她自己的話來贊譽不知道是不是恰當,非常性感,魅力無窮。我們在視頻中聽過企業(yè)培訓師余世維的一些課,非常感嘆,崇拜,聽了李院長的培訓課,由衷地覺得,如果我們每個語文教師都象她那樣專業(yè),哪一節(jié)課不是經(jīng)典,哪一節(jié)課不是高效課堂?所以我想說,我們做培訓的教師,需要借鑒企業(yè)培訓師的技巧,但更需要象她那樣,讓培訓成為一種愉快的享受,她就是真正的教師培訓師之王者。
從教幾十年來,因為自己平庸,所以難以早日和真正的專家結緣,這的確是人生中的一大遺憾。韶華易逝,十分汗顏,沒有任何成就,一直忙于具體雜務,算得上魏書生先生說的那類“雜家”,英語教過一學期,語文最多的時候一學期上過四個班,所學專業(yè)的所有學科,無論是掌握了多少,是否融會貫通,是否有建樹,都或多或少輔導過??磥硎歉傻亩啵瑫囊膊簧?,可浮光掠影的多,潛心鉆研的少,精的少。如果追問原因,真的不是在混日子,可就是難有長進。不是自己有多能干,不是自己不勤快,而是長期以來從事學歷教育,所在培訓機構教師太少,專任教師兼職太多,疲于奔命應付,所以難以潛心深入,以至于竹籃編得太稀,難成大器。雖壯心難泯,然人已暮年,難有建樹。慶幸的是能在學校的支持之下,以最大年齡參加國培,更沒想到的是,能夠親自享受饕餮培訓大餐。終于盼到了第二階段的培訓,欣喜地知道可以再次聆聽教誨,雖然自己年齡比大圣院長以及其他專家年長,但能者為師,沒有什么羞慚之感。行將尾聲,再次聽李院長的課,很是煎熬,期待而又失望,不經(jīng)意間,令人驚喜。大圣院長為我們送來了豐盛的“晚餐”,把培訓學習推向了高潮。她分享了兩個觀點:“課堂教學必須激活課程教學全要素”和“教學關系變革是教學領域最重要的變革”。她說,教學不能是不關注學情、一廂情愿的“單相思”,必須特別關注學生的學——非標準化學習、個性化學習。學習必須經(jīng)由學生自我個體建構,比方說“教”是“共同內容”,就像“發(fā)蘋果”,那么“學”就是“個體建構”,是“啃蘋果”?!翱刑O果”有三個要素:意愿,條件,方法,缺一不可。沒有自習就沒有學習,或者說沒有自我的學習建構就沒有學習;教案復制不了效果。行云流水的教學是錯誤的,因為教學需要重復,如果不重復,學生就不會記憶,重復是為了強化,而且重復6次以上才有效果。她認為,教學落腳點有兩個,學生想學,學生會學。提出了高質量學習五大系統(tǒng)20個原則。聆聽李院長的講座,何止是如沐春風,更是全身心的爽,每一次都不多余,每一句都清心清肺。歡聲笑語自然而生,掌聲總在不約而同之中響起。她的講座充滿學理,閃耀著理性的光輝,充滿著哲理,深邃睿智,彰顯著專家的高度和深度;充滿著一個又一個生動精彩的故事詮釋抽象的道,讓人感受著難以拒絕的愉悅和爽;充滿著并不夸張的字字珠璣,讓人品嘗著濃濃的語文味,在詩意中不知不覺融入忘我的境界。
王榮生先生說,任何學生在任何時候,都有權利要求你是最好的老師!加強教師培訓師隊伍的建設,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讓更多的一線教師成為杏林翹楚。在教育的百花園里,一花獨放不是春,萬花齊放春滿園。教師培訓師就是催生春滿園的人。
著名未來學家彼得伊尼亞德說過發(fā)人深省的話:“今天我們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未來我們將生活在過去!”教師培訓師必須是有專業(yè)的品位的優(yōu)秀教師,這是教師在長期自覺的專業(yè)修煉中鑄就的。專業(yè)的教師培訓師是明眸善賚、長袖善舞者,他必須瞄準未來,必須像各位專家一樣,多讀書,多反思,多學習,“惡補”己短,自覺強化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以前沿的教育教學理論做強有力的支撐,提升自己的實力,形成自己的思想。還必須像李院長和企業(yè)培訓師那樣善于將學理知識故事化、生活化,把自己的專題化作鮮活的傳奇,讓聽者神往,未聽者嘆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