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龍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百花園,開滿了紅的、紫的、黃的、藍的、白的各種顏色的花朵。學生的寫作思維就像這爭奇斗艷的花兒,肆意開放。而教師則是園丁,精心修剪、澆灌,讓花兒茁壯成長。閱讀能力是這最好的營養(yǎng),讓學生的寫作思維迅速蔓延。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是十分關鍵的,其關系著學生寫作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影響學生文學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現狀
雖然在新課標的引導下,小學語文教師逐漸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還是會側重于抓緊學生的成績,以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些教師還會光明正大地占用學生的閱讀時間,比如中午30分鐘的讀報課,下午最后一節(jié)自由活動課,學校對這樣的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關照”教師亂占課的行為。學校忽視,教師不重視,學生不行動,這就造成了學生閱讀習慣的缺失。
現代信息化發(fā)展迅速,學生從網上可以接收大量的信息,市面上書籍的發(fā)售雜亂無章,學校對學生的推薦書目少,在這些方面的沖擊下,學生的閱讀質量很難保證。高段年紀的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波動期,對社會各方面的好奇逐漸形成,如果引導不當,對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語文教師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教學目標的需求,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但是在目前的狀況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學校、教師、學生的互相配合,共同向前。
二、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途徑
學生閱讀的自覺性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教師需要尋求科學合適的方式讓學生“會閱讀”“愛閱讀”。本文,筆者從自身的工作經驗出發(fā),根據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提幾點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幾點建議。
1.為學生提供閱讀條件,首先是時間上的保證?;镜男W學校在中午都有安排30分鐘的讀寫時間,每天下午的最后一節(jié)課也是自由活動,這兩個時間段需要教師科學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提倡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定期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在班級實行“領讀”輪流制,讓每個學生有機會領導大家閱讀,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又能讓學生在領讀中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讓閱讀成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2.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看課外書。課外書的種類繁多復雜,學生自己無法辨別哪些書是適合自己的,哪些書是值得閱讀的,這時候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制訂計劃,規(guī)劃閱讀的內容。教師根據小學生的語言思維與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有目的地推薦學生好書、名書。一本好書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重大的,尤其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更需要正能量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生詞、生字,那么教師就需要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讓學生學會在閱讀過程中碰到陌生詞匯就去翻閱工具書,不懂就馬上弄懂的閱讀習慣。這樣既增加了自己的詞匯量,又能更加準確地理解文章。咬文嚼字與不求甚解是閱讀的兩個方式,對不同的書籍要處理好精讀與略讀的關系。對于一些經典我們需要一讀再讀,深刻地體會文章的內涵,內化于心,注入經典的力量,豐滿自己的思想。而對一些雜志、報紙,我們需要大概閱讀,粗略領會意思即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閱讀中,勤動筆是必須要養(yǎng)成的習慣,將好詞、好句記錄下來,反復閱讀是豐富自己語言的基礎。
3.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最佳的途徑就是開展各種閱讀活動,比如,講故事比賽、話題作文比賽、閱讀角等。閱讀手抄報、班級閱讀園地、閱讀筆記比賽,這些都是比較經典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規(guī)劃具體的活動。用優(yōu)秀的文化打開學生的心扉,讓學生愿意去閱讀。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薄皶x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遍喿x是寫作的基礎,也是積累語言與培養(yǎng)語感的一種方式,學生只有在不斷閱讀中才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讓閱讀寫作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參考文獻:
[1]沈富.淺談學生閱讀習慣與能力的培養(yǎng)[M].新課程:上旬,2013(09).
[2]徐國佳.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課外語文,2014(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