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腳下的文明
——《圣經(jīng)》中的“旅行”研究
劉莉
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摘要:《圣經(jīng)》作為希伯來文化的代表,自始至終貫穿著旅行這一主題?!妒ソ?jīng)》中的旅行可分為身體之旅和精神之旅,體現(xiàn)了對人性和神性的追尋。正是這些旅行文化影響了當時希伯來人民的信仰、社會生活、自我認知以及民族身份與文化構建,進而形成如今影響全世界的希伯來文明。
關鍵詞:《圣經(jīng)》旅行文化身體身份
通訊作者:本文劉莉,聯(lián)系方式:luckydddd@163.com,1046406284@qq.com
“離散”(diaspora)是希伯來文化永恒的主題。《圣經(jīng)》作為希伯來文化的代表,自始至終貫穿著旅行的主題。而目前國內(nèi)外的研究,對《圣經(jīng)》中旅行的探究極少見之。本文將從身體之旅和精神之旅兩個方面對《圣經(jīng)》中的旅行進行哲學和社會學方面的分析,從而探討在這部西方圣典中,旅行是如何影響當時希伯來人民的信仰、社會生活、自我認知以及民族身份與文化構建,進而形成如今影響全世界的希伯來文明。
(一)亞伯拉罕的族裔之旅
《圣經(jīng)》中記載,亞伯拉罕在神的指引下離開了本族,從哈蘭前往迦南地。亞伯拉罕一路經(jīng)過了迦南、示劍、伯特利并漸漸遷往南地,后因饑荒去到埃及,之后定居在希伯侖的幔利。旅行的出發(fā)不僅是與一個地點的分離,更是與原文化的分離。亞伯拉罕旅行的出發(fā)點是與“本地、本族、父家”的分離??伤麨槭裁匆x開本族人呢?《圣經(jīng)》上說是因為上帝耶和華的吩咐??缮系蹫槭裁催x擇亞伯拉罕而不是其他人呢?事實上,與其說是上帝選擇了亞伯拉罕,倒不如說是亞伯拉罕選擇了上帝。當時,希伯來人還處在多神信仰的階段,自然崇拜、偶像崇拜十分普遍。根據(jù)《米德拉西》的傳說,亞伯拉罕之父崇拜各種偶像,家中供奉了許多泥塑偶像,“但亞伯拉罕很小就對偶像的神力感到懷疑,他覺得世上必有一位全能獨一的神靈——上帝,在冥冥之中安排一切,此后亞伯拉罕便只信奉上帝”。由此可見,亞伯拉罕的旅行并不只是將崇拜偶像的族人拋在了身后,更將異教和偶像本身拋在了身后。此次遷徙給猶太民族的精神世界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是與異教思想的徹底決裂。
在旅程中,亞伯拉罕一路為上帝修筑神壇,自己的信仰之壇也逐步建成,并最終以割禮的形式與神達成永久的約定。作為全能之神耶和華的子民,割禮便是亞伯拉罕以及后來整個以色列民族的身份標識。
(二)女性懷孕的身體之旅
身體旅行還可以指身體從一個狀態(tài)發(fā)展到另一個狀態(tài)。女性懷孕生子的過程便是一次身體的旅行。旅行的起點是擺脫不孕的身體狀態(tài),終點是懷孕生子,其過程不只是懷胎十月的時間跨度,更是女性價值的體現(xiàn)及其身份地位的轉(zhuǎn)變。對懷孕的不同認識也體現(xiàn)出人們對人類的自我思考和認識。
《圣經(jīng)》中對女性懷孕生子的描述十分普遍,女性懷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現(xiàn)實意義上來看,以色列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鄰國的欺壓、戰(zhàn)爭、饑荒、瘟疫,這一切使生命顯得極為脆弱,作為一個漂泊的民族,民族的繁榮壯大顯得更加困難而重要。懷孕生子便成為女性艱巨的使命,是讓人類的血液得以延續(xù)、使人的生命繼續(xù)旅行的基礎。另一方面,《圣經(jīng)》中所體現(xiàn)的對懷孕生子的態(tài)度也體現(xiàn)了當時人們對自我的思考和認識。在亞當夏娃墮落之時,懷孕生子是上帝對女性的詛咒,是女性所要承擔的背叛上帝的懲罰。可從后面的經(jīng)文中可以看出懷孕生子成為了上帝對人類最大的祝福,如撒拉年老受孕、瑪利亞童貞受孕等。懷孕生子這一意象在《圣經(jīng)》中似乎有著矛盾的含義。而這種矛盾含義實際上反映出當時人們關于人類出生的自我認識的矛盾心理,即人們一方面相信人始于上帝的創(chuàng)造,另一方面又認識到人實際上產(chǎn)生于男女性交這一事實。為了消除這種矛盾心理,人們?nèi)找嫘纬闪艘环N比較折中的觀念,將懷孕生子看成是一項神授使命,是由上帝的意念控制,人的身體來實施的造人任務。因而,懷孕生子也是人與神合作而構建人神和諧關系的體現(xiàn)。懷孕生子就好像一場洗禮,將人類的原罪洗滌干凈,使人們(尤其是女人)從罪人的身份提升為上帝的寵兒。
(一)亞當夏娃的墮落之旅
上帝在創(chuàng)造萬物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萬物的等級順序。宇宙中的等級從高到低可表示為:上帝——天使——亞當——夏娃——動物——植物——礦物。在這一等級中,夏娃與神的關系最遠,與動物的關系最近,因此她身體里的人性要超出神性,這或許也是她更容易受蛇誘惑的原因之一。蛇的引誘只不過喚起了她被壓抑的人性。當她聽說知識樹上的果子能使人變得和神一樣后,她便發(fā)現(xiàn)那果子很“悅?cè)搜勰俊薄9幼兊脨側(cè)搜勰?,是因為它不僅是知識的代表,更是上帝至高無上的權力的代表。夏娃對果子的喜愛便成為
其想要和上帝平起平坐,想要做自己的主宰,想要獲得人性的自由的心理體現(xiàn)。亞當夏娃的墮落之旅可算是人類第一次的探尋之旅,他們追尋的不僅是知識樹上悅目的果子和分辨善惡的知識,更是自由和人性。
《圣經(jīng)》中像亞當和夏娃一樣,對上帝的權威進行挑戰(zhàn),從而追尋自我和人性的精神旅行的例子還有很多。如該隱殺弟表達了對上帝的不滿和憤怒;建造巴別塔是人們自由意志的體現(xiàn);羅得之妻轉(zhuǎn)身變鹽柱也是對上帝的違背和自我意志的體現(xiàn)。這些精神之旅的起點都是對權威的背離,終點都是獲得了自我的體現(xiàn)。
(二)耶穌的時空之旅
圖一 基督的旅程①
弗萊將基督的旅途用圖一表示。在天堂,圣父通過使瑪利亞神奇受孕的方式道成肉身,以圣子基督的形式存在于物質(zhì)世界。通過十字架上的受難,為人類贖原罪(人類始祖亞當、夏娃在伊甸園偷吃禁果之罪),并下降至地獄。死亡是地獄世界強大的毀滅力,人人都畏而遠之。但未經(jīng)地獄的磨煉,將永遠無法獲得關于地獄、關于死亡的知識和體驗,因此即便是神也不能稱之為全能全知的神。所以在古代蘇美爾神話里,天地女王印娜娜(Innana)就愿意放棄她在天地的尊榮而開始她的地獄之旅,為的就是想要獲得關于地獄的知識?;较碌降鬲z后也獲得了關于地獄的知識,并最終征服了這一魔怪世界,復活回到地面,以圣靈的形式重返天堂。通過天堂——地獄之旅,基督獲得了知識,戰(zhàn)勝了死亡,使圣父、圣子、圣靈達到了統(tǒng)一,使上帝的全知全能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xiàn)。
另一方面,地獄的魔怪世界也是人們內(nèi)心黑暗部分的象征。墮落的物質(zhì)世界就好比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我,越向上的上層世界越是理性與秩序的象征;而越向下的世界越象征了感性、欲望等被壓抑的人性。因此,基督的天堂——地獄之旅也可以說是一次探索自我,全面認識自我,并最終戰(zhàn)勝自我回歸理性的旅行?;降木裰皿w現(xiàn)了其對知識和神性的追尋,更體現(xiàn)了以色列人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上帝的堅定信仰。
《圣經(jīng)》中關于旅行的描述還有很多。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旅行構成了希伯來人民的歷史;正是在這些旅行中,希伯來人民逐漸構建起自己的信仰、觀念和認知。
從哲學意義上來講,首先,旅行對一神信仰的形成、發(fā)展和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色列人民正是在族長亞伯拉罕所帶領的旅行中萌生出對上帝的信仰,在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旅行中正式確立了對上帝的一神信仰,并在耶穌·基督帶領門徒的旅行中使一神信仰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其次,《圣經(jīng)》中所體現(xiàn)的精神之旅探尋真理的哲學本質(zhì),使得崇尚知識和精神成為希伯來文明的一大特征。這正是猶太民族能產(chǎn)生出像愛因斯坦、馬克思、弗洛伊德、卡夫卡等影響全世界的科學家、思想家、心理學家和文學家的原因之一。最后,《圣經(jīng)》中的精神旅行體現(xiàn)出以色列人民對神人關系的深入思考。這使他們在對上帝堅定信仰的同時,不忘追求自我及人性。因此,在希伯來文化中,很早便萌發(fā)出人文主義思想。
《圣經(jīng)》中旅行的社會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于早期作為游牧民族的希伯來人民來說,正是旅行使得游牧生活變得可能,是社會生活(部族生活)得以延續(xù)的途徑。(2)旅行中的人們更容易形成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從而增強部落和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部落和民族的發(fā)展。例如,亞伯拉罕對其侄兒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兄弟)?!边@正體現(xiàn)了亞伯拉罕家族的團結(jié)精神。(3)旅行有助于自我身份的構建。希伯來人民在其旅行的過程中將自己最重要的身份定位為“上帝的子民”。正是因為堅信自己是全能唯一的上帝的子民,希伯來人民才能夠?qū)⑸畹睦Э嗫闯墒巧系鄣目简灒M心希望地期待著上帝的恩典。(4)希伯來人民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旅行史,人們總是在不停地遷移和流散。但旅行也正是希伯來文明得以形成并流傳至今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在世界上廣泛傳播的重要途徑。
《圣經(jīng)》歷來被看成是反映人類早期生活和思想的“文化母本”,是日后發(fā)展起來的文化的種子。從宗教信仰、倫理思想,到文化科學、文學藝術,其影響之廣幾乎遍及全世界。旅行對希伯來人民的信仰、社會生活、自我認知以及民族身份與文化的構建都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對希伯來文明的形成、發(fā)展和傳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對不斷的遷移和流散,希伯來文化、傳統(tǒng)、信念不但沒有流失,反而由于身體的旅行使得文化傳統(tǒng)也進行了旅行,希伯來文明已經(jīng)旅行到了世界各地,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深遠影響。
注釋
①圖引自:弗萊.偉大的代碼——圣經(jīng)與文學[M].郝振益,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227.
參考文獻
[1]徐新.人類文明系列:走進希伯來文明[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1.
[2]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出版.圣經(jīng)[M].南京:愛德華印刷有限公司,1998.
[3]張朝柯.圣經(jīng)與希伯來民間文學[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4]朱維之.希伯來文化[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5]諾斯諾普·弗萊.偉大的代碼——圣經(jīng)與文學[M].郝振益,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6] Wolkstein,Diane&Samuel Noah Kramer.Inanna,Queen of Heaven and Earth:Her Stories and Hymns from Sumer[M].New York:Harper&Row,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