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補氣生血、溫補腎陽類中藥輔助治療腫瘤患者因化療致白細胞減少癥的療效分析
于淼
目的研究補氣生血、溫補腎陽類中藥對于腫瘤化療患者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效果。方法129例因腫瘤化療治療出現白細胞減少癥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65例)和對照組(64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西藥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補氣生血、溫補腎陽類中藥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9.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補氣生血、溫補腎陽類中藥治療腫瘤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補氣生血;溫補腎陽;化療;白細胞減少癥
腫瘤化療治療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就是白細胞減少癥,其可能因為化療治療對患者骨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與血細胞的半壽期有關,粒細胞的半壽期是6~8 h,因而化療的方案、患者身體耐受能力等因素都會導致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出現一定下降。在臨床治療中,西醫(yī)多采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刺激白細胞生長,隨著中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其在腫瘤化療致白細胞減少癥的治療上也有顯著療效,現就其采用補氣生血、溫補腎陽類中藥進行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并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9例因腫瘤化療治療導致白細胞減少癥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65例)和對照組(64例)。觀察組男43例,女22例,年齡54~73歲,平均年齡(63.4±5.7)歲;對照組男45例,女19例,年齡55~75歲,平均年齡(64.9±6.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口服利可君20 mg/次,3次/d;口服氨肽素片5片/次,3次/d。觀察組患者則給予補氣生血、溫補腎陽類中藥治療,主要中藥成分有阿膠、黃芪、人參、苦參、當歸、大棗等,1劑/d,分早晚口服。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0 d為1個療程,4個療程后進行臨床療效評價。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且白細胞計數在治療期間連續(xù)2次升高到>4.0×109/L;有效: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白細胞計數在治療期間連續(xù)2次上升高>90%;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白細胞計數和臨床癥狀沒有明顯變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顯效23例,有效35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9.23%,對照組顯效19例,有效30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為76.5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498,P<0.05)。
自然環(huán)境的污染、人類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不健康等因素都導致腫瘤的發(fā)病率日益提高。在惡性腫瘤治療上,化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但是由于腫瘤細胞與人體正常細胞之間存在代謝方面的根本性差異,所以在化療治療中存在一定的選擇差,當化療藥物無法正確識別腫瘤細胞,誤將正常細胞當做腫瘤細胞殺滅時,就會對機體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1]。白細胞減少癥是腫瘤化療治療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在臨床癥狀上表現為四肢酸軟無力、頭暈失眠、乏力、脈細弱無力等[2]。白細胞減少癥嚴重影響到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也不利于患者繼續(xù)進行化療治療,嚴重的會導致化療治療停止,影響腫瘤的有效控制,甚至會導致嚴重感染而死亡。因此在腫瘤化療致白細胞減少癥的患者臨床治療中,必須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白細胞計數,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確?;熤委煹捻樌M行。
對于白細胞減少癥,西醫(yī)上還沒有有效的藥物,中醫(yī)認為惡性腫瘤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于人體導致的正氣受損、氣滯血瘀、癌毒內生,患者的臟腑器官受創(chuàng),虛實交織,故而中醫(yī)學提倡采用扶正固本之法幫助患者恢復氣血,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且其毒副作用少。要減輕化療治療對機體帶來的損傷,使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應采用補氣生血、溫補腎陽類中藥輔助治療[3]。張葆青等[4]運用健脾補腎法治療骨肉瘤化療后的白細胞減少癥,主要中藥成分是黃芪、當歸、太子參、鹿角膠,結果顯示其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采用利血生、鯊肝醇等西藥治療的對照組。魏濤等[5]應用益氣補血藥物治療腫瘤化療后的白細胞減少癥,主要中藥為女貞子、阿膠、當歸,結果顯示其治療總有效率高于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總有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補氣生血、溫補腎陽類中藥治療,方中的大棗、黃芪、人參是補氣良藥,黃芪具有生血生肌、排膿毒的功效,其中含有黃芪多糖具有改善患者內皮細胞吞噬能力的效果,能提高細胞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且能促進腎細胞數量的增加,加快生長速度。人參中含有人參皂苷,能增強患者神經功能的活性,減輕患者的疲勞、四肢無力、失眠等癥狀,而且還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大棗具有增加患者白蛋白、總蛋白的效果,具有保肝的功效。當歸、阿膠則是補血藥物,能活血、補血、潤腸、滋陰潤燥,與大棗、人參、黃芪等補氣藥物聯用具有顯著補氣生血、溫補腎陽之功效,應用于白細胞減少癥患者能增強骨髓的造血能力,促進血細胞的新生和發(fā)育,延緩腫瘤細胞的生長,對因白細胞減少癥出現的無力、頭暈、疲倦、失眠等癥狀具有顯著療效。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腫瘤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應用補氣生血、溫補腎陽類中藥輔助治療效果顯著,能促使患者的白細胞計數盡快恢復正常,且不良反應少,具有臨床應用推廣價值。
[1]鄧建平,周敏,李鳧堅,等.李鳧堅治療抗癆藥物導致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經驗.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280-282.
[2]侯靜霞.十全大補湯治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86例.陜西中醫(yī),2012,33(6):682-683.
[3]張凡凡,王瑩瑩,楊莉,等.對腫瘤放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的中藥用藥規(guī)律分析.世界中醫(yī)藥,2015(6):928-931.
[4]張葆青,楊偉毅,石宇雄.健脾補腎法治療骨肉瘤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17例.陜西中醫(yī),2007,28(7):841-843.
[5]魏濤,鄒三鵬,劉倩平,等.補血生白湯治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45例.陜西中醫(yī),2009,30(6):698,7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198
2015-11-11]
114033 遼寧省鞍山市腫瘤醫(y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