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瑞
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第二完全小學
淺談新課標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
董 瑞
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第二完全小學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教育事業(yè)取得了較快的發(fā)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我國教育事業(yè)朝著更加優(yōu)良的方向發(fā)展。但當前小學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教學方法陳舊,教育理念落后等,這極大的影響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效率,構建高效課堂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第一要務。教師從當前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fā),把握教材編寫特征,精心備課、上課,使學生高效得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探討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幾條策略。
小學數學;新課標;高效課堂
構建高效課堂不僅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減負增效”的需要。在高效課堂下,教師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至課堂教學活動中來。高效課堂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也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從而能夠實現一舉多得的教學效果。小學數學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教師可以結合有效的方法以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率。
常言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因此,教師在課前準備時要充分發(fā)揮個人和集體的力量,集思廣益。
(1)“吃透”教材
作為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工具和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渠道,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積極地琢磨教材、研究教材,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被教材牽著鼻子走。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設置是符合當前我國素質教育要求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教材中的所有內容都適合當前學生的學情,因此,教師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靈活地駕馭教材:①在制定教學任務時,教師用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對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和學習能力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取舍,對一些不適合學生當前學習的內容要敢于刪減。在設置教學任務時要敢于去繁取精。②在課程設計上不能照搬照抄,一成不變的按照教材大綱進行教學,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對整體內容進行整合,要有全局觀,將教材視為一個整體,以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和深層理解為依據,對內容進行細化分類,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最終目的。在課程設計上要敢于對教材順序進行更改,選擇最適合學生學情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學。③小學數學中各知識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個知識點間都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提供的豐富的資源,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的理念,把握教學編寫的基本思路,掌握教材中所滲透的相關思考方法、數學思想以及科學內涵,深入理解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將相關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幫助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網絡,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本中的知識點。
(2)精心設計教案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科學合理的數學課程離不開精心設計的教案。①教案的設計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要突出趣味性,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設靈活多樣的教學情景,通過別出心裁的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至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在教學“長方形與正方形”時,可以通過手工制作的方式進行導入。②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法指導的設計,針對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演等;要重視對知識形成過程的設計,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fā),根據學生已掌握的學習內容,對于難度較低的內容可設計“學生自學→小組交流→教師點撥”的教學過程。對于有一定難度的內容可設計“獨立嘗試→提出問題→合作探究→精講歸納”的程序。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走進課堂。教師在課堂設計時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功效,如在新課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及教學重難點突破時適時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大課堂容量。
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主陣地,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建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和濃郁的學習氛圍,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學得更加高效,教師教的更加舒暢。在課堂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要注意:
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學生的朋友。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對教師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遇到問題時也不敢向教師提問,此時就需要教師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積極融入到學生中去,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保持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課堂氛圍就會輕松活潑起來,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
不同學生間的素質時參差不齊的,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的了解每位學生,對學生的優(yōu)缺點有明確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捕捉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他們充分的表揚和鼓勵,讓他們肯定自己,相信自己。這樣數學課堂才會變成全體學生汲取知識養(yǎng)分的課堂,而不是個別好學生的課堂。
高效的學習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情出發(fā),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則從生活中的情景出發(f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更多的以自主探究來促進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法貫穿于課堂始終,教會學生如何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如何分析、解決問題,如何與他人合作學習,如何自主探究問題等,逐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廣大教師不懈地探究、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巧妙地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自己的課堂教學煥發(fā)出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