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瓊,冉淑杰,馬慧凝,楊桂英,楊 泰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肖 瓊,冉淑杰,馬慧凝,楊桂英,楊 泰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
本文了解當前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對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影響,以及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為管理好大學生的,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方面工作提供理論依據(jù)。
和諧師生關系;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黑龍江省教育廳項目,項目編號:12542344。
高校輔導員兼有教師和管理者雙重身份,同時也是高等學校教師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力量。高校輔導員是培養(yǎng)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高校輔導員應做好學生們的人生導師和的知心朋友。目前,輔導員已成為高等學校內(nèi)的專門職業(yè)。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作為大學生的輔導員與大學生除了要維持正常的師生關系外,輔導員還要作為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指導,還要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建立一種人際交流關系。
(一)教師角度看師生關系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
1.大學輔導員應該同大學生共同學習,同時在相處中構建信任與理解關系。近些年來,高校輔導員同大學生之間矛盾及問題凸顯,師生之間不和諧時間屢有發(fā)生。兩者之間關系變得不再“常態(tài)”。其主要表現(xiàn)在:一方面,大部分學生不認可自己輔導員的工作內(nèi)容和工作性質(zhì),對輔導員提出的管理要求不理解、不支持。而另一方面,作為大學生的輔導員,不認可對個別學生行為習慣和性格特征,對學生整體思想表現(xiàn)、價值觀念不認同。
2.教師職業(yè)怠倦發(fā)生了師生關系危機。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弗魯頓伯格提出了職業(yè)倦怠的概念。職業(yè)倦怠是指個體因工作時間過長、工作量過大和滿意度低而導致個體的身心疲憊不堪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巨大的工作量讓大學生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疲憊感,進而就會對學生工作產(chǎn)生消極的心理情緒。久而久之,輔導員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出現(xiàn)“職業(yè)怠倦”。
(二)從學生角度看師生關系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
1.當前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
隨著在校大學生獨立意識的不斷加強,其自我保護意識也在不斷發(fā)展,雖然在校大學生的價值觀與人生觀還沒有足夠成熟,但是這些在校大學生急切要求不適合自己發(fā)展的師生關系,同時由于當前大學生辨別事物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漸提高,使得高校教師在大學生心目中的神秘感消失。故此,大學教師在管理學生以及教學過程所展現(xiàn)出的能力都會影響師生關系,這也給大學生對大學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較大難度。
2.大學生對于創(chuàng)業(yè)與自費上學的選擇方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
自費上學使貧困學生心理上產(chǎn)生自卑感,也給部分學生家庭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壓力,尤其是教師對欠費學生催交費用時,使教師與大學生的師生關系產(chǎn)生變化;而對于選擇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常常覺得大學教授他們的知識太少,他們覺得大學收學費對它們不太公平,這就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不能存在更深一步師生關系,而這種更一步的師生關系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這就導致教師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較差。
(一)和諧師生關系的平等性、交互性、民主性特點決定
1.和諧師生關系的平等性
和諧師生關系是指超越代際的一種新型人際關系,其要求師生人格上必須具有同等的地位。和諧師生關系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提高在校大學生的生理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時要求師生需遵從一定的道德標準,在這個標準上大學教師實施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大學教師在對于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不僅要應用權力性影響力,還要對于大學生表現(xiàn)出來關心、愛心及責任心,同時要求師生之間關系平等。
2.和諧師生關系的交互性
和諧師生關系是一種互動教育關系。這就要求大學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提高大學生的知識水平,還要教會大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校大學生有義務主動接受教師的教導,以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水平,而和諧師生關系中教師與學生都是處于主導地位,能否處理師生關系的主導地位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
(二)實現(xiàn)和諧師生關系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影響的途徑與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做人的工作,因此,就必須要求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必須堅持以大學生為本。既要堅持教育人、鼓舞人、鞭策人、引領人,同時又要做到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
1.尊重在校學生,培養(yǎng)在校大學生的獨立意識
大學生的獨立意識是以大學生的合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為基礎。因此,高校大學生輔導員是否滿足在校大學生的合理需要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實效和培養(yǎng)大學生獨立意識的前提條件。
2.更多地關心在校學生,積極調(diào)動在校學生的積極性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就是一切以大學生為本,高校大學生輔導員要多關系在校學生,積極調(diào)動在校學生的積極性。而作為大學生輔導員是否關心學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是否關心學生的利益。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下,學生的利益與學生的思想認識以及合理性利益需要存在緊密關系,能否處理好這幾者之間的關系,能夠之間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因此,高校輔導員要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盡力激發(fā)大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芎蛣?chuàng)造力,讓大學生及早做好人生定位和目標。在與大學生接觸中,大學生輔導員要客觀的進行換位思考,真正的設身處地為大學生著想,急其所急,想其所想,助其所需;同時大學生輔導員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對于不同的高校大學生,處在不同時期的在校大學生,由于每個學生的性格的不同,這些大學生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選擇教育方式、方法以及教育內(nèi)容上,大學生輔導員要盡可能的充分體現(xiàn)與時俱進特點;教師應該多看在校大學生的長處、優(yōu)點;要與在校大學生多交流,在思想的溝通交流中,逐漸與大學生達成共識,進一步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與友誼。
[1]王會珠,張艷艷.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J].才智,2014,(15):116-116.
[2]譚瑋.試論構建大學英語課堂和諧的原則[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32(3):57-60.
[3]王春源,周宏.社會工作在構建和諧高校師生關系中的介入[J].教育探索,2013,(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