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萍
摘要:影視資源是語文教學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它引入語文教學,可以實現(xiàn)資源的開發(fā)與整合。這是新課改下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影視資源的重要性與有效性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影視資源 重要性
有效性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049
新課改的一個重要教學理念就是實現(xiàn)多種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與整合,開發(fā)語文課程教學資源。影視劇資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其內(nèi)容更豐富,實現(xiàn)了音頻與視頻的整合,視聽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這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它也可以將那些遙不可及的歷史真實而直觀地再現(xiàn)于學生眼前,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歷史情境之中,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加深對文字的理解,深入地理解文本,促進學生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可以說,將影視劇資源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更能實現(xiàn)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是推進語文教學改革,實現(xiàn)語文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筆者現(xiàn)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影視劇資源的運用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影視劇資源的重要性
1.增強教學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有效學習的先決條件。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并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意識低下,學習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外界的刺激。如果教學枯燥無味,自然難以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只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枯燥與呆板,而逐漸對語文學科徹底失去興趣。而將影視劇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枯燥而靜止的文字材料轉(zhuǎn)換成集聲光電于一體的片斷,使得教學更具趣味性,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思維,進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實現(xiàn)學生的快樂學習與主動探究。為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優(yōu)勢來選擇影視劇片斷,以此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激起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主體性與主動性,實現(xiàn)學生由苦學到樂學的轉(zhuǎn)變。
2.增強教學形象性,提高學生理解水平。小學生正處于形象認知初級階段,尤其是中低段的小學生所獲取的信息主要來自于對生活的直接體驗與感受,往往難以從文字獲取直接而豐富的信息,這自然會影響到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尤其是對于一些創(chuàng)作年代較為久遠的文章來說,學生更是難以理解。而引入影視劇資源,可以將難以用語言所描述的內(nèi)容以音頻與視頻的形式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歷史情境,在真實的情境之中更能豐富學生的體驗與感受,從而更能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時,許多學生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小女孩所處環(huán)境的凄慘,并不能透過文字深刻地理解這則童話故事。為此,教師就可以選取電影片斷,將文字所描述的景象直觀而立體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就可以從音樂的渲染、人物的語言表情以及畫面的烘托等藝術效果中獲取直接而豐富的信息,進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體會文章主題。
3.增強教學人文性,提高學生人文情懷。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只是就字面意思來講解,只重語言學科的工具性,忽視其人文性,只能讓學生成為信息的接收者。而沒有情感的學習不僅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使教學枯燥呆板,厭學情緒滋生,同時也不能發(fā)揮語文學科功效,不利于學生情感的提升,體驗的豐富以及性情的陶冶,這樣的語文教學是失敗的。發(fā)揮語文學科人文性,提高學生人文情懷,這是新課改下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將影視劇資源引入語文教學中,可以將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情感、意境與真實的歷史場景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入情入境,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背景來展開多維度的思考。這樣,學生才能透過文字表面深入本質(zhì)的理解,進而達到豐富學生情感,提高人文情懷的效果。如在學習《將相和》這一課時,我們可以截取廉頗負荊請罪的影視劇片斷,讓學生結(jié)合特定的歷史背景從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來深刻地理解二人的性格特點,這樣更能引導學生從中直接地感受到人物鮮明的特征,認識到將相和對國家穩(wěn)定的重要性。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影視劇資源的有效性
1.選取的針對性。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是多種資源的有效整合。而影視劇資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對教材資源的補充與拓展。因此,在選取影視資源時切忌只追求教學的趣味性,而忽視其與具體教學內(nèi)容的關聯(lián),否則就只能成為影視欣賞課,而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學目標的達成并沒有太大的幫助,不能取得實質(zhì)性的教學效益。在選取影視資源時,教師要以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為中心,選取最具代表性與針對性的內(nèi)容,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從而使學生借助影視資源來深化對文章的理解。
2.運用的靈活性。影視資源的運用是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只有在恰當?shù)臅r機運用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因此,教師要把握好運用的時機,提高運用的靈活性,這樣才能使影視資源成為教學的亮點,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深化學生理解水平,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手段。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是一則童話故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截取一個片斷,以此來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3.思考的獨立性。不管采用哪種教學手段或是設備,都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都不可能代替學生的獨立思考與積極思維,是需要學生在主體參與的基礎上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思考,這樣才能將從影視劇資源中所獲取的豐富的感性信息上升為理性認知。如學生通過觀看認識到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凄慘,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思考認識到當時社會統(tǒng)治的黑暗,這樣才能透過文字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題。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影視資源,無疑更能彰顯語文學科獨特的教學魅力,為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徹底改變以往枯燥而機械的程序化教學,煥發(fā)生命的活力,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飽滿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展開快樂的學習,與文本進行直接對話。這樣才能讓學生享受到語文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同時又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臧吉瑜.小學語文的影視資源課程開發(fā)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3(30).
[2]盛淑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利用影視資源[J].知識文庫,2015(19).
[3]伍洲明等.語文教學中影視資源的運用[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2(4).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