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濤,楊震,王艷春昆明市兒童醫(yī)院感染科,昆明云南 650034
靜脈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甲潑尼龍治療麻疹合并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
楊小濤,楊震,王艷春
昆明市兒童醫(yī)院感染科,昆明云南650034
[摘要]目的探討靜脈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甲潑尼龍治療麻疹合并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整群選取該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麻疹合并重癥肺炎患兒94例,按照編號隨機分成觀察組(n=47)和對照組(n=47),對照組采取靜脈丙種球蛋白治療,觀察組則加用甲潑尼龍,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呼吸困難恢復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血氣恢復時間、胸片顯示明顯吸收時間、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機械通氣使用率0.00%,死亡率2.13%,對照組機械通氣使用率10.64%,死亡率19.15%,觀察組機械通氣使用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痊愈率97.87%,對照組痊愈率80.85%,觀察組痊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0.00%;對照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1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靜脈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甲潑尼龍治療麻疹合并重癥肺炎的臨床效果較單獨丙種球蛋白注射更好,且較為安全,臨床價值較高。
[關鍵詞]靜脈;丙種球蛋白;甲潑尼龍;麻疹;重癥肺炎
麻疹多見于小兒,肺炎是其主要并發(fā)癥,嚴重的肺炎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麻疹合并肺炎患者病情進展快速,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率較高,因此在對抗病原體的同時,還應阻止患者病情進展,抑制過度的炎性反應,以保證患者生命。丙種球蛋白是優(yōu)秀的抗病毒藥物,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是治療麻疹合并重癥肺炎的一線藥物。但見效較慢,無法及時抑制一些患者的病情進展,導致呼吸衰竭,機械通氣率很高。甲潑尼龍是一種可抑制炎性物質鏈式反應的藥物,并且使用安全,聯(lián)合用藥可能對患者有利[2],整群選取該院2012 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麻疹合并重癥肺炎患兒94例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該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麻疹合并重癥肺炎患兒94例,按照編號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7例,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齡0~9(平均4.3±1.3)歲;其中>7歲患兒2例,4~7歲患兒7例,1~3歲患兒22例,<1歲患兒16例;出現(xiàn)腦病13例,心力衰竭20例,呼吸衰竭40例,喘息33例;對照組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齡0~8(平均4.0±1.4)歲;其中>7歲患兒1例,4~7歲患兒8例,1~3歲患兒23例,<1歲患兒15例;出現(xiàn)腦病12例,心力衰竭19例,呼吸衰竭39例,喘息31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均進行常規(guī)抗感染藥物、霧化吸入及氧支持治療,密切監(jiān)測心電、血氣及電解質等,同時給予機械通氣,以達到維持患兒水電解質平衡,同時根據患兒情況給予對癥處理。
1.2.1對照組該組采取靜脈丙種球蛋白治療,給予患兒靜脈丙種球蛋白(國藥準字S19994004)1~2 g/kg,行靜脈注射,分2~5 d使用。
1.2.2觀察組該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甲潑尼龍治療,給予患兒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H20130301)1 mg,行靜脈注射,2次/d,持續(xù)治療3~5 d。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呼吸困難恢復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血氣恢復時間、胸片顯示明顯吸收時間、退熱時間;記錄機械通氣使用率、死亡率及痊愈率(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經過胸片檢查后,檢查結果顯示完全吸收,且血氣恢復,未發(fā)熱[3])。
1.4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采用專業(y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效果
觀察組呼吸困難恢復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血氣恢復時間、胸片顯示明顯吸收時間、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觀察組(n=47)對照組(n=47)組別(3.96±1.12)*4.76±1.04呼吸困難恢復時間(d)(4.81±0.84)*5.76±0.98肺部啰音消失時間(d)(25.01±12.14)*37.31±17.66血氣恢復時間(h)(5.78±1.40)*7.91±1.91 (3.31±1.11)*5.62±2.25胸片顯示明顯吸收時間(h) 退熱時間(d)
2.2兩組臨床療效
觀察組機械通氣使用率0.00%,死亡率2.13%,對照組機械通氣使用率10.64%,死亡率19.15%,觀察組機械通氣使用率及死亡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948 1,χ2=3.3482,P<0.05)。觀察組痊愈率97.87%,對照組痊愈率80.85%,觀察組痊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348 2,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3兩組用藥不良反應
觀察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未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不包括死亡),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0.00%,對照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1例嚴重的不良反應,但經過對癥處理后,不良反應消失,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71 1,P>0.05)。
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特別多見于小兒中[4]。而其中部分患者會因為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炎性反應和免疫狀態(tài)降低,發(fā)生肺炎。肺炎是麻疹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肺炎重癥患者可能危及生命,是導致麻疹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對麻疹并重癥患者應該進行積極的針對麻疹的治療,還應應對重癥肺炎,保證患者的安全。因重癥肺炎而死亡的患者,多數(shù)是因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一旦發(fā)生即非常難以治療,需要進行人工機械通氣,死亡率很高,因此在麻疹并發(fā)重癥肺炎后對肺部病變進行及時的抑制,避免其進一步加重是治療關鍵[5-6]。
丙種球蛋白是一種健康人血漿中分離出的制劑,具有抗細菌、抗病毒的作用。直接作用于未成熟的T細胞,抑制其增殖,可以阻止白介素6、TNF以及炎性介質的產生。也能直接中和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因此抗炎作用非常優(yōu)秀。且其采用免疫調節(jié)以及替代機制進行抗病毒治療,因此對抗重癥感染有良好的效果,是麻疹并重癥肺炎患者治療的常用藥物之一。但丙種球蛋白起效比較慢,時常無法及時緩解病情,并且有時單獨用藥無法阻止病情進展,機械通氣率仍然很高。因此為了提高療效,向聯(lián)合用藥方向研究不失為新的方向[7]。
聯(lián)合用藥的基礎在于用藥安全性,其次在于兩種藥物的作用機制以及是否存在相互干擾作用,以上因素均決定了聯(lián)合用藥的成功與否。該研究中與丙種球蛋白聯(lián)用的藥物為甲潑尼龍,其為一種抑制炎性介質產生的藥物,并且還可以阻止炎性介質引起的鏈式反應,降低血管通透性,阻止炎性滲出,緩解支氣管痙攣,可以阻止肺部病變進展。從麻疹并肺炎的進展過程上看,病原體侵襲后,炎性介質大量釋放引起的全身性反應,導致各個器官受累,隨著肺部病變的加重,情況愈加嚴重,因此過度的炎性反應應是治療重點,在此基礎上對抗病原體直接侵襲可收到較好的效果。而甲潑尼龍可以有效的阻止炎性反應的發(fā)生,且療效與丙種球蛋白互不干擾,可明顯提高治療效果。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各癥狀改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機械通氣使用率0.00%,死亡率2.13%,痊愈率97.87%,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0.00%,對照組機械通氣使用率10.64%,死亡率19.15%,痊愈率80.8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3%,據劉付興等[8]人研究,常規(guī)治療加用甲潑尼龍,總有效率88%,高于常規(guī)治療總有效率64%,說明甲潑尼龍加入后,可以明顯提高治療方案的起效時間,對患者有利,且有效的降低了機械通氣率,機械通氣使用率、死亡率,痊愈率更高,說明甲潑尼龍對病情加重的抑制效果確切。同時甲潑尼龍半衰期較短,積蓄作用小,在短期的臨床應用中,十分安全。該研究也并未在聯(lián)合用藥過程中觀察到明顯的嚴重不良反應,說明聯(lián)合用藥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參考文獻]
[1]張銀瑞,張會芬,石曉娜.兒童麻疹合并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治療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4):59-60.
[2]張冬梅,李清華.CPAP聯(lián)合甲潑尼龍治療嬰幼兒危重癥肺炎的觀察及護理[J].護理研究,2012(27):2573-2574.
[3] Corbin V, Beytout J, Auclair C, et al. Shift of the 2009-2011 measles outbreak from children to adults: An observational review at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of Clermont -Ferrand, France[J]. Infection,2013,41(6):1157-1161.
[4]李俊澤,張亞男,徐力平,等.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靜脈丙種球蛋白在小兒重癥肺炎治療中的臨床觀察[J].寧夏醫(yī)學雜志, 2012,34(3):261-263.
[5]肖持堅,毛作勝.甲潑尼龍治療需要機械通氣的小兒重癥肺炎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2,33(22):4804-4806.
[6]李傳景,楊林風,黃啟凌.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輔助治療小兒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研究[J].延邊醫(yī)學,2014(23):123-125.
[7]謝正平,戴峰,蔣燕.小兒麻疹合并重癥肺炎的影像學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2(4):441-446.
[8]劉付興,何金水,葉小玲.甲潑尼龍與地塞米松治療兒童急性蕁麻疹療效比較[J].海南醫(yī)學,2013,24(16):2453-2454.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 Combin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Measle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Pneumonia
YANG Xiao-tao, YANG Zhen, WNAG Yan-chun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Kunming Children's Hospital,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65003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 combin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measle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to select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date 2012-12/2014-12 were measles combined with severe pneumonia in 94 cases, according to numb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7) and control group (n=47),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herapy,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ime period for difficulty breathing recovery, pulmonary rales disappear, blood gas recovery, chest-X-ray-showed absorption, and cooling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Mechanical ventilation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0.00% and 2.13%, while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0.64% and 19.15%,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P<0.05). The difference of incidences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reat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0.00%) and the control group (2.13%)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gamma globulin combin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in treating measle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pneumonia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single injection of gamma globulin. It is safe and of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Vein; Immunoglobulin; Methylprednisolone; Measles; Severe pneumonia
收稿日期:(2015-07-10)
[作者簡介]楊小濤(1978.5-),女,云南昆明人,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兒童感染性疾病工作。
[文章編號]1674-0742(2015)10(b)-0139-03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