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第紅
印度北部的拉賈斯坦邦,是地球上一片極其古老的土地。印度人說,這個邦的歷史比這個國家其他地方的歷史加到一起還要長。然而,它久遠的歷史,被紛至沓來的戰(zhàn)爭、走馬燈式的王國湮沒了。所幸的是,人們通過齋普爾的古堡與宮殿,仍然能捕捉到歷史遠去的身影。
齋普爾,正是拉賈斯坦邦—印度最大的邦的首府。它和德里、阿格拉被稱為印度旅游的“金三角”。它似乎是人們此生必須去的地方之一。澳大利亞有人說過:“如果一個人沒有看見過齋普爾,出生的意義何在呢?”
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座古城,是當時的王公杰伊·辛格于1727年著手建立的。杰伊·辛格不僅是那個年代偉大的政治家、武士、梵文和波斯文學者,還是偉大的天文學家和建筑師。齋普爾是印度北部第一個經過規(guī)劃的城市,融合了杰伊·辛格豐富的想象力與建筑師維德亞·德哈爾杰出的建筑才能。他們尤其要感謝這片土地上的先賢,因為他們對城市的設計與建造,參照了印度一本古老的建筑學專著,遵循了其中關于城市規(guī)劃的準則。整座城市被許多街道分成了規(guī)整的矩形,每一個區(qū)域都有專屬的行業(yè)。1876年,為了迎接威爾士王子,拉姆·辛格王公把整座城市涂成了粉紅色。據說當時有綠、黃和粉紅等幾種顏色備選,最終選擇了粉紅色。在拉其普特人的色彩語言中,粉紅色代表熱情好客。直到今天,城市里所有居民都被法律約束來保持城市色調的一致。建筑的墻壁、窗戶、屋頂都是粉紅色的,連廁所都是粉紅色的。大街上的女性也偏愛粉紅色的紗麗。整座城市成了一片汪洋恣肆的粉紅色的海洋。因此,齋普爾擁有了“粉紅之城”、“玫瑰城”等頗具詩意的別稱。
齋普爾也曾有過一個巨大的玫瑰花園,開滿芬芳的玫瑰。然而,隨著王室的衰落,玫瑰園走向了荒蕪。但是,玫瑰色成了這個城市的名片,而玫瑰所代表的柔情與愛意也留在了人們的心中。
后來,隨著人口的急劇膨脹,在古城之外,新城建立起來。新城缺乏規(guī)劃,擁擠不堪,雜亂無章,與古城的齊整與美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與強烈的反差。新舊兩城,儼然兩個世界。
其實,拉賈斯坦邦的大部分地方被滾滾黃沙所覆蓋。我曾在印度北部的沙漠里旅行,深切體驗了沙漠的荒涼、單調與寂寞。然而,來到齋普爾,卻意外地找到了驚艷與奇妙,找到了永恒而動人的美。或許這是因為占統(tǒng)治地位的拉其普特人的血液里流淌著騎士精神,對外驍勇善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對內發(fā)現(xiàn)自我,追尋藝術與美。在印度,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創(chuàng)造之神,他們建造的富麗堂皇、美輪美奐的城堡與宮殿,不僅僅是王公貴族身份與地位、尊嚴與榮耀的顯現(xiàn),更是他們自我的確證。
不必驚嘆,在沙漠邊上,你能夠與一朵盛開的紅花邂逅,你更能與美麗的花園相遇。印度大文豪泰戈爾曾寫道:“我許諾給你一朵紅花,可你要整座花壇,好的,你搬走吧?!?/p>
齋普爾地標—風之宮殿
建于1799年的風之宮殿是齋普爾的地標,是拉其普特藝術的杰出代表。這座巍峨的紅色砂巖建筑有953扇精雕細刻的鏤空窗戶,蔚為壯觀,引人注目。從遠處看,它像一個巨大的蜂巢。看到它,我的眼前似乎有成千上萬只蜜蜂在飛舞,耳旁似乎響起嚶嚶嗡嗡的聲音。
它雖然沒有建在城市宮殿內,不過也算是宮殿的一部分。從外面看,它像一個童話般的宮殿,但內部空空如也,實為一堵壯觀的墻。
這里,每一扇窗戶都設計得很巧妙,外面的風能透過窗戶吹進宮內,即便是炎熱的夏季,宮內也是涼爽宜人的,故名“風之宮殿”。風之宮殿上鑲嵌著無數塊玻璃,皓月當空的夜晚,皎潔的月光映射在玻璃之上,整座宮殿熠熠生輝,因此,人們又稱它為“月宮”。
風之宮殿的另一個奇妙之處,就是在宮內可以看見外面,而外面卻看不到宮內的情形。據說,王公建造該宮是為了讓宮中的仕女嬪妃可以在宮內觀看城市生活和游行,不至于悶得發(fā)慌。在中國古代,宮女內心更多的是幽怨與淚水,而齋普爾的宮女卻多了一份幸福與感動。
距離風之宮殿不遠處,就是熙熙攘攘的集市。蜂巢般的宮殿,日夜俯瞰著市井生活。我仿佛看到,無數雙眼睛正在歷史深處打量著五光十色的現(xiàn)代,打量著川流不息的行人,打量著到此一游的我……
“活著”的皇宮—城市宮殿
拉賈斯坦邦臣服于莫臥兒帝國后,在齋普爾興建了城市宮殿。當年,杰伊·辛格王公建造了外墻,宮殿內部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不斷地擴展。這座由庭院、花園和各種建筑構成的豪華宮殿,占據了被城墻圍住的齋普爾城面積的七分之一。盡管宮殿內建筑風格各異,但總體來說,它融合了拉賈斯坦和莫臥兒風格。這里是歷代齋普爾王公的住所,現(xiàn)任齋普爾王公仍然居住在這里,因此,它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活著”的皇宮。
占統(tǒng)治地位的拉其普特人是藝術發(fā)燒友,以收藏價值連城的藝術品而自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宮殿內大部分建筑變身成私人博物館。后來,這里才成為公眾博物館。
步入城市宮殿,最先看到的是迎賓宮殿。這里過去是接待達官顯貴的地方,如今成了紡織品展示館,展示歷代王公的服飾。其中陳列著用18斤黃金絲線制成的紗麗和瑪多·辛格一世穿過的約2米長的長袍。這位王公身高2米,體重250公斤,食量驚人。他不僅胃口大,腎也特別好,娶了108個妻子。
迎賓宮殿的后面是私人大廳,這是王公與他的官員們議事的地方。宮殿入口處,擺放著兩個大銀壺,堪稱“鎮(zhèn)殿之寶”。每個銀壺都有1.6米高,重達345公斤。它們是虔誠的印度教徒—王公瑪多·辛格二世下令鑄造的,每一個銀壺都熔鑄了1.4萬枚銀幣,且上面找不到任何焊接點。瑪多·辛格二世去英格蘭時,這兩個巨無霸銀壺與之同行,里面裝滿了恒河圣水,供他在英格蘭洗浴時使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銀器,它們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現(xiàn)任王公的私人居所就是7層高的Chandra Mahal。在這棟建筑物上方,一又四分之一面旗子在隨風飄揚。莫臥兒皇帝授予杰伊·辛格“sawai”的稱號,意思是“一又四分之一”。這個稱號也被杰伊·辛格的后代繼承了下來。
我在夕陽的余暉里好奇地窺探現(xiàn)任王公的住所,只見門窗緊閉。或許,王公的心理是復雜的,既懷念王室的尊貴與奢華,又接受現(xiàn)實的平淡。聽說有落魄的王室成員,將昔日的深宮大院對外開放,靠收取門票度日。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他們終將褪去王室的光環(huán),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永不褪色的都城—琥珀堡
在距離齋普爾11公里的山丘之上,巍然屹立著琥珀堡。在遷都齋普爾之前,這里作為拉賈斯坦邦的都城達一個世紀之久。城堡由奶白、淺黃、玫瑰紅及純白石料所建,在陽光下反射出琥珀般的光澤,故名“琥珀堡”。城堡于1592年由當時的王公下令建造,歷時100多年才完工。如今,300年過去,琥珀堡依然沒有褪色,散發(fā)著奇異的光彩。
當我騎著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大象,向著琥珀堡迤邐而上時,我身上似乎也沾上了王者的氣度與風采。當年,王公就是沿著這條山路,前呼后擁地進入城堡的。
遠看琥珀堡,感覺到它的威嚴與壯觀,而進入城堡,則感受到它的細致與精美。通透的建筑設計與內城潺潺的流水阻隔了外面的炎熱,構筑了一個“清涼世界”。城堡幽深處的閨房,布局精巧。王公可以悄悄地走進任何一個女人的房間,因為所有房間都是獨立的,但出口都面向一個公用的走廊。令人嘆為觀止的要數鏡宮,其四壁及屋頂鑲嵌著無數面鏡子和彩色玻璃。導游帶大家做了一個“實驗”,緊閉宮門,點燃蠟燭,鏡子反射燭光,仿佛繁星閃爍,流光溢彩,如夢如幻。
我覺得琥珀堡就像一面神奇的鏡子,照見了王室的奢華,照見了王公的面容,也照見了王朝遠去的背影。
交通
/ 火車 / 每天傍晚德里有火車前往齋普爾(多在舊德里火車站發(fā)車),第二天早晨到達。每天下午5時有火車回德里,大約在晚上10時到達。從阿格拉有火車到齋普爾,車程約9小時。
/ 航空 / 從德里每日有2班飛機飛往齋普爾,航程45分鐘。從孟買也有飛機到齋普爾,航程3小時30分鐘。齋普爾機場距離市區(qū)14公里。
/ 長途巴士 / 從德里到齋普爾306公里,有豪華巴士來往,車程約5小時。
購物
齋普爾是購物者的天堂。世界各地的生意人都會來到這里,采購產自拉賈斯坦的首飾、珠寶、文物和手工藝品。齋普爾以其珍貴的寶石而聞名。最主要的寶石交易場所位于舊城東南部伯哈爾格爾周邊的穆斯林地區(qū)。在這里,你能在那些狹窄街道的店鋪里,親眼看到石頭被切割打磨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