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鵬飛 譚華霞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院眼視光學中心 湖南 郴州 423000)
屈光參差性弱視是臨床上常見的眼科疾病,在兒童中的發(fā)病率較高。該病是指患兒雙眼的屈光度不等,其球鏡度之差≥1.50D、柱鏡度之差≥1.00D的弱視類型[1]。過去,臨床上主要采用戴有框眼鏡或角膜接觸鏡的方法治療該病,但效果一般,且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差。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表明,用準分子激光視角膜原位磨鑲術(shù)(LASIK)治療該病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兒的視力[2]。為了進一步探討用LASIK治療兒童高度屈光參差性弱視的臨床效果,我們對近年來在我院進行準分子激光視角膜原位磨鑲手術(shù)的80例高度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準分子激光視角膜原位磨鑲手術(shù)的80例高度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這些患兒均經(jīng)眼科檢查被確診患有高度屈光參差性弱視。在這些患兒中,排除存在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兒以及患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患兒。在這些患兒中,有男性患兒46例,女性患兒34例,其年齡為7~15歲,平均年齡為(10.11±1.41)歲,其術(shù)前的平均散瞳等值球鏡屈光度為(-10.32±2.96)度,平均屈光參差度為(+6.14±1.24)度。其中,患有近視性高度屈光參差性弱視的患兒有11例(11只眼),患有近視伴復發(fā)性、散光性高度屈光參差性弱視的患兒有26例(31只眼),患有遠視性高度屈光參差性弱視的患兒有14例(14只眼),患有遠視伴混合性、散光性高度屈光參差性弱視的患兒有29例(29只眼)。
1.2.1 檢查方法 我院在對這80例患兒進行手術(shù)前,首先要對其進行驗光檢查。進行驗光檢查的方法是:在對患兒進行驗光前10分鐘時,要為其滴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進行睫狀肌麻痹處理,共滴注四次。然后使用視網(wǎng)膜檢影法對患兒的屈光度、視融合范圍、立體視覺以及雙眼不等像等進行檢查。
1.2.2 手術(shù)方法 我院對這些患兒均使用LASIK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使用Summit公司生產(chǎn)的SVS準分子激光儀對患兒進行治療。首先對患兒進行局部麻醉,在其顳側(cè)角膜的邊緣做一個切口,用負壓環(huán)固定其眼球。然后使用少量的平衡鹽溶液潤濕患兒的角膜,用M2微型角膜刀切削其帶蒂的角膜瓣。用鑷子掀起患兒的角膜瓣,用吸水海綿將其創(chuàng)面上過多的水分吸干。然后用準分子激光儀發(fā)射出的激光對患兒的角膜基質(zhì)床進行切銷。切削完成后,用沖洗針頭將患兒的角膜瓣復位,并對其角膜瓣進行沖洗。最后對患兒的角膜瓣進行原位復合,并用吸水海綿吸除其眼內(nèi)多余的水分。
觀察并記錄這80例患兒在接受治療前后其裸眼視力、最佳戴鏡矯正視力、三級視功能以及雙眼不等像等指標的變化情況。
這80例患兒在接受治療后,其裸眼視力、最佳戴鏡矯正視力、三級視功能以及雙眼不等像等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進行手術(shù)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80例患兒在接受治療前后其視力相關(guān)指標的比較
屈光參差性弱視是臨床上常見的眼科疾病。該病在兒童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戴鏡療法和手術(shù)療法治療該病[3]。但臨床實踐表明,傳統(tǒng)的戴鏡療法存在治療效果欠佳以及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差等缺點,具有較大的局限性[4]。LASIK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屈光參差性弱視的新型手段之一,已在臨床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并受到了臨床醫(yī)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評。
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這80例患兒在接受手術(shù)治療后,其裸眼視力、最佳戴鏡矯正視力、三級視功能以及雙眼不等像等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進行手術(shù)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趙蓉[5]等學者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梢?,用LASIK治療兒童高度屈光參差性弱視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患兒的視功能。
[1] 楊亮,胡琦,康楊等.近視性屈光參差患者LASIK術(shù)后雙眼視功能評估[J].眼科,2012,21(3):187-190.
[2] 周清,李飏,陳劍等.不同戴鏡情況近視患者LASIK術(shù)后立體視功能的研究[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2,30(5):549-553.
[3] 莫俊柏,方學軍.單眼飛秒激光制瓣LASIK術(shù)矯正屈光參差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4,32(7):852-855.
[4] 蔡潔,李沁,何劍等.高度近視LASIK術(shù)后雙眼調(diào)節(jié)聚散及近立體視功能的變化[J].眼科新進展,2013,33(8):757-760.
[5] 趙蓉,殷東辰,王恩普等.低壓缺氧對LASIK術(shù)后視功能的影響[J].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4,16(11):6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