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堰 古 濤 吳亞軍 黃 青 徐 磊
(1.貴州省安順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 貴州 安順 561000;2.貴州省安順市人民醫(yī)院內科四病區(qū) 貴州 安順 561000)
腦卒中(cerebral stroke)又叫做腦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此病是臨床上神經外科的常見病。腦卒中是一種血液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1]。此病患者常伴有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HUA)[2]。高尿酸血癥是一種代謝性疾病。臨床研究發(fā)現,高尿酸血癥與腦卒中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明確相關[3]。合并高尿酸血癥的腦卒中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其病情會進一步發(fā)展,進而可導致其發(fā)生偏癱等并發(fā)癥,從而會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甚至會危及其生命安全[4]。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用尿酸控制療法對合并高尿酸血癥的腦卒中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地提高其血尿酸的達標率,降低其痛風病情的復發(fā)率,縮短其住院的時間[5]。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72例合并高尿酸血癥的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72例合并高尿酸血癥的腦卒中患者。我們將這17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41例患者,對照組有131例患者。在對照組13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46例。本組患者的年齡在55歲至8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8.6±15.5歲。本組患者中有出血性腦卒中患者39例,有缺血性腦卒中患者91例。在觀察組4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3例。本組患者的年齡在56~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0.3±13.1歲。本組患者中有出血性腦卒中患者13例,有缺血性腦卒中患者2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guī)定的腦卒中和高尿酸血癥的診斷標準,且均經腦部磁共振成像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得到確診。(2)住院時間均超過5天。(3)均自愿簽署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4)均存在痛風病史。
1.3.1 為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療法進行治療。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方法是:(1)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由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為:J20080078號)對患者進行治療,每天服用1次,每次口服100mg。(2)將0.75g的胞二磷膽堿注射液加入到250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天滴注1次。(3)將400mg的血塞通注射液加入到250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天滴注1次。
1.3.2 為觀察組患者使用尿酸控制療法進行治療[7],具體的方法是:(1)使用非諾貝特膠囊(由法國利博福尼制藥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為:H20090644號)對患者進行治療,每天服用1次,每次口服200mg。(2)將30mg的依達拉奉注射液加入到500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天滴注2次。(3)將400mg的血塞通注射液加入到250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天滴注1次。
治療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治療后血尿酸水平的達標率、痛風病情的復發(fā)率和住院的時間。
我們根據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中通過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價標準,將治療的效果分為優(yōu)、良和差三個等級。①優(yōu):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好轉,其腦神經功能的改善率大于90%。②良: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好轉,其腦神經功能的改善率在45%~90%之間。③差: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未好轉,其腦神經功能的改善率小于45%??傆行?(優(yōu)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10]。
我們使用SPSS13.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結束后,在觀察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優(yōu)者有28例,為良者有11例,為差者有2例,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1%(39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優(yōu)者有70例,為良者有41例,為差者有20例,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4.7%(111例)。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 0.05)。
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中有32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達標,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尿酸水平的達標率為78.0%。對照組患者中有77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達標,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血尿酸水平的達標率為58.8%。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后血尿酸水平的達標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細結果見表1。
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中有3例患者發(fā)生了痛風病情復發(fā)的情況,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痛風病情的復發(fā)率為7.3%。對照組患者中有30例患者發(fā)生了痛風病情復發(fā)的情況,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痛風病情的復發(fā)率為22.9%。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后痛風病情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觀察組患者住院的時間為12.4±2.6天,對照組患者住院的時間為14.9±3.8天,觀察組患者住院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n(%)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尿酸控制療法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使用常規(guī)療法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其血尿酸水平的達標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其痛風病情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其住院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這與王麗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11]。
綜上所述,用尿酸控制療法對合并高尿酸血癥的腦卒中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地提高其血尿酸水平的達標率,降低其痛風病情的復發(fā)率,縮短其住院的時間。此療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29(11):913-920.
[2] 孟令民,張彩鳳,李俊娟,等. 高尿酸與男性腦出血有關[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4,22(3):267-271.
[3] 陳海挺. 痛風合并腦出血患者尿酸水平與疾病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0):349-350.
[4] Seet RC,Kasiman K,Gruber J,et al. Is uric acid prote ctive or deleteriou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prospec tive cohort study [J]. Atherosclerosis, 2010 , 209(1):215-219.
[5] Chamorro A, Amaro S, Castellanos M,et al. Safety and ef ficacy of ur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URIC O-ICTUS):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2b/3 trial[J]. Lancet Neurol. 2014,13(5):453-60.
[6] 郭立新. 從《HUA和痛風治療中國專家共識》談高尿酸血癥的治療[J]. 藥品評價,2014,11(1):21-23+31.
[7] Khanna D,Khanna PP,Fitzgerald JD,et al. 2012 Americ 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gout. Part 2: therapy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hyla xis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J]. Arthritis Care Res(Ho boken),2012,64(10):1447-1461.
[8] 甄建壯,陳英姿. 急性腦卒中脫水治療致痛風性關節(jié)炎15例臨床分析[J].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02, 10(6):366.
[9] Wijdicks EF,Sheth KN,Carter BS,et al. Recommendatio 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erebral and cerebellar infarc tion with swelling: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 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 ke Association [J]. Stroke,2014,45(4):1222-1238.
[10] 周捷. 藥源性高尿酸血癥的致病藥物及防治對策[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16):108-110.
[11] 王麗,薛爽. 高尿酸血癥與缺血性卒中及其藥物治療[J]. 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3,1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