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巖 徐靜
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治進展綜述
謝巖 徐靜
近年來,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生率逐年提高,其治療措施成為臨床重點關注問題。目前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目的逐漸轉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時間?,F本文就對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治措施進行重點分析,以此為臨床提供必要參考價值。
慢性心力衰竭;診治;綜述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器質性心臟病發(fā)展到終末期的臨床綜合征,病死率高,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心血管疾病。既往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時,目的是改善異常的血流動力學,但療效不佳[1]。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目的是為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心血管風險。但在目前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診治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筆者對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診治進行綜述如下,以此為臨床提供合理的治療措施。
慢性心力衰竭是臨床較為復雜的癥候群,是心血管疾病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而據相關資料[2]顯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高達50%,年齡的增加導致該病患病率也隨之升高。對慢性心力衰竭分級中,多按照心功能NYHA分級法,將病情分為4級,而經過治療可改善心功能分級,因此心功能分級法不能代表病情發(fā)展到何種階段,也無法確定疾病預后。而采用ACC/AHA法將慢性心力衰竭分為A、B、C、D期,可反映疾病發(fā)展階段,也能評估疾病預后。因此可聯合NYHA分級及ACC/AHA分期,判斷慢性心力衰竭預后[3]。
近年來,臨床對慢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研究日漸深入,人們認識到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包括血流動力學改變、神經-體液因素的紊亂,其中見交感神經系統(tǒng)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激活等,此時會加重機體水、鈉潴留,致心肌重構,心功能惡化。
2.1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及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ACEI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常用藥物,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住院率及病死率。ACEI聯合利尿劑給藥時從小劑量開始,對無法耐受ACEI患者,可采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其藥物常見貝那普利。β-受體阻滯劑可抑制心衰時交感神經的激活,避免發(fā)生致死性心律失常,其藥物包括美托洛爾、卡維地洛、比索洛爾等藥物[4],一般在采取β-受體阻滯劑藥物治療時,多從小劑量藥物開始,然后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逐漸增加藥物劑量。而選擇何種藥物臨床中一直存在爭議,在藍偉鋒[5]研究中,對比美托洛爾與卡維地洛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效果,卡維地洛優(yōu)于美托洛爾,但病例數較少,需進一步研究。而現今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多通過聯合用藥,如ACEI聯合β-受體阻滯劑藥物治療,兩藥聯合,起協同作用,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抑制心室重構,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李志強[6]在研究中將貝那普利聯合美托洛爾作為治療組,將單獨美托洛爾治療患者作為對照組,治療組治療效果、心功能改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聯合用藥,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價值高[7]。
2.2 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有一定效果[8]。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可介導心肌重構,預防心肌細胞肥大、心肌細胞外基質膠原增加及纖維化[9]。小劑量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可預防高血壓性心肌重塑,并具有逆轉作用[10]。
2.3 利尿劑 利尿劑一直是治療心力衰竭的常用藥物,可抑制體液潴留,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運動耐量,是唯一控制體液潴留的心力衰竭治療藥物[11]。該藥物單獨使用無法維持患者癥狀的長期穩(wěn)定,應聯合其他藥物用藥。
2.4 中藥 中醫(yī)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時,多根據該病病理病機,論癥治療。中醫(yī)將慢性心力衰竭分為氣虛血瘀型、中陽虧虛、水飲內停型及腎陽虛衰、水飲泛濫型[12]。在治療時,可采用活血化瘀、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等方法治療,在肖生華[13]研究報道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采取真武湯治療,真武湯強心扶陽,利水除濕,健脾補腎,溫陽益氣,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心功能各指標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時,可聯合中西醫(yī)治療,能夠明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2.5 口服中成藥及中藥注射劑 近年來,口服中成藥對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也取得一定效果,李貴民等人[14]研究中,治療組患者采取芪藶強心膠囊與西藥治療,對照組采取單純西藥治療,治療組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心功能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心臟超聲各指標明顯改善,安全性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藥注射劑起效快,安全性高,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中取得讓人滿意的效果。在王俊龍等人[15]研究中,對照組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聯合參附注射液治療,治療組血流動力學指標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射血分數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時,通過對患者采取常規(guī)西醫(yī)聯合中成藥及中藥注射劑,可進一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據施勇[16]研究報道,康復運動療法可抑制炎癥因子的過度表達,改善患者交感神經系統(tǒng)、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活性,提高心肌有氧代謝能力,改善機體血管內皮功能,減低血管阻力,改善患者運動耐量及心功能,逆轉心肌重構。一般運動療法在早期即可改善患者運動耐受力及生活質量,并能夠維持下去。在嚴華等人[17]研究中,觀察組經常規(guī)治療時堅持步行運動訓練,對照組未經步行運動訓練,觀察組運動耐受力高于對照組,心功能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較對照組提高,P<0.05。因此通過長期運動康復治療,可提高患者運動耐受力,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目前,對患者康復運動療法尚無統(tǒng)一指南,多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運動訓練,并強調綜合康復訓練[18],通過綜合康復訓練,重視患者實際情況,采取多樣化、個性化的運動療法,可提高患者運動耐量,改善患者心功能。
目前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非藥物治療中,包括心臟除顫器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心臟除顫器對心臟射血分數低于30%以及NYHAⅡ-Ⅲ級患者或心跳驟停、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室顫等患者具有顯著效果[19];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對竇性心律、NYHAⅡ-Ⅲ級者取得一定效果。而對終末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采用心臟移植術治療[2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功能減退,生活質量明顯降低。通常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發(fā)病時,多存在超過兩種的發(fā)病誘因,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時,需祛除誘發(fā)因素,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針對性處理措施加以治療。藥物是目前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選方案,在治療時盡量聯合用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有效藥物,中西醫(yī)聯合治療,治標治本,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同時在藥物治療時,也可聯合康復療法,通過綜合康復療法,重視患者機體免疫力的提高,堅持長期運動,可提高患者運動耐受力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而在康復療法實施中,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最佳運動模式,最適宜患者的運動方案。但針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臨床還需進一步研究,盡量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1]童存存,趙明君,周端,等.當代中醫(yī)名家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經驗擷英[J].陜西中醫(yī),2011,32(9):1269-1271.
[2]李利鋒,朱明軍.朱明軍教授辨證治療慢性心衰經驗[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5(4):291-294.
[3]張艷,宮麗紅,錢新紅,等.慢性心衰中醫(yī)分期分級臨床辨證體會[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0,37(5):801-802.
[4]程志遠,王愛紅.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醫(yī)學綜述,2007,13(10):773-774.
[5]藍偉鋒.美托洛爾與卡維地洛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效果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3,19(3):106-107.
[6]李志強.貝那普利聯合美托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價[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13):78-81.
[7]林俊宇.美托洛爾聯合卡托普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20(31):139-140.
[8]仝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治[J].臨床醫(yī)學,2014,34(8):57-59.
[9]崔英海.中醫(yī)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體會[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51(30):97-98.
[10]李紅娟.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及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25(12):1076.
[11]邢作英,王永霞,朱明軍.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學研究現狀及其病因[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10):937.
[12]畢鵬,江久,蔡仁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療效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2(34):85-86.
[13]肖生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西醫(yī)結合診治心得[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8):79-80.
[14]李貴民,張會琴,張翠英.芪藶強心膠囊合用西藥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研究,2011,3(6):285-287.
[15]王俊龍,王勝林,董耀榮.參附注射液對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漿腦鈉肽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1,20(11):953-954.
[16]施勇.康復運動療法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0,8(3):5-7.
[17]嚴華,符春暉,鄒恩飛,等.步行運動訓練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的康復[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0,19(1):2-4.
[18]王卉,王錚,田建立,等.綜合康復對老年男性左室功能異常的治療效果[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0,32(2):141-143.
[19]紀寶華.心力衰竭治療和進展[J].中華內科雜志,2010,39(1):66-67.
[20]邵蕓,耿欣.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2):30-31.
In recent years,the occurrence rate of chronic cardiac failure is ever increasing,and its therapeutic measures have become a clinically important concern.Currently,the clinic treatment objective of chronic cardiac failure has turned to improving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and prolonging their survival time.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chronic cardiac failure,so as to provide necessary reference value for clinic.
Chronic cardiac failure;Diagnosis and treatment;Review
2015-10-30)
1005-619X(2016)02-0134-03
10.13517/j.cnki.ccm.2016.02.009
110006 遼寧電力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