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品楠++謝益兵++許崇永++葉曉雪++葉曉露++陳善
[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coronary hcail disease,CHD)的相關(guān)臨床指標與冠狀動脈鈣化積分(coronary anc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的關(guān)系及CACS預測CHD的可行性。方法搜集因心前區(qū)疼痛或體檢入院的CHD或非冠心病(noncoronary heart disease,NCHD)患者126例,均行多層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冠狀動脈掃描,并計算CACS,各項脂代謝指標及鐵蛋白(Fcrritin)檢查,分析其與CHD的關(guān)系。結(jié)果CHD患者發(fā)生冠狀動脈鈣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比率明顯增高,兩組間CACS、TG、HDL-C、NHDL-C及Fcrritin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ACS、HDL-C、Fciilin是CHD患者的危險因素(P<0.05),CACS預測CHD的ROC曲線下面積為92.2%,。結(jié)論CACS、Ferritin及脂代謝紊亂是CHD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CACS可作為預測CHD的指標。
[關(guān)鍵詞]冠狀動脈;鈣化積分;冠心?。昏F蛋白;脂類代謝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16X(2015)05-0388-03
多種族流行病學資料表明,冠狀動脈鈣化(coro-narv artery calcification,CAC)危險因素包括高齡、女性、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及慢性腎功能不全。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結(jié)構(gòu)的變化,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發(fā)病率明顯上升,已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早期診斷尤為重要。本研究采用多層螺旋cT(multi-slice spicalCT,MSCT)檢測CAC,使用鈣化積分系統(tǒng)定量評價鈣化程度,分析其與CHD關(guān)系,旨在提高預測CHD的能力。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因心前區(qū)痛或體檢入院的患者126例,男81例,女45例,年齡36-82歲,平均(59.17±9.54)歲。均行MSCT冠狀動脈成像及冠狀動脈血管造影(CAG)檢查,其中CAG診斷為CHD患者39例,同時MSCT提示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超過50%。非冠心病(non coro-narv heart disease,NCHD)患者87例。排除慢性腎功能不全,糖尿病,嚴重感染,惡性腫瘤,其他甲狀腺和甲狀旁腺疾病等。
1.2.方法: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機,掃描時患者屏氣,心率控制在80次/分鐘以下,在心動周期R-R間期獲取平掃圖像,所有圖像經(jīng)降噪去偽影處理。掃描范圍從氣管隆突至膈下1cm。根據(jù)A-gatston評分法計算冠狀動脈鈣化積分(cAcs),鈣化斑塊為病變CT值≥130HU,且面積≥1m㎡;關(guān)注血管包括冠狀動脈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狀動脈(RCA)等。使用Beckman-CoulterAU2700儀器檢查甘油三脂(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HDL-C=TC-HDL-C)、使用ROCHE Cobas e601儀器檢查鐵蛋白(Ferritin)等,上述指標均在冠狀動脈CT檢查前后15天內(nèi)完成。
1.3.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構(gòu)成比表示,采用x2檢驗;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CHD危險因素;CACS預測CHD采用ROC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基本情況及臨床指標比較:本組126例中,CHD患者39例,發(fā)生CAC 38例,占97.44%;NCHD患者87例,發(fā)生CAC 52例,占59.7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HD組CACS、TG、NHDL-C、Ferritin顯著升高,HDL-C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性別、年齡、TC、LDL-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CHD危險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CHD為因變量,以CACS、TG、HDL-C、Ferritin為自變量,結(jié)果顯示CACS、HDL-C、Ferritin是CHD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1。
3.討論
CAC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的鈣鹽沉著,被認為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標志,檢出CAC意味著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存在。CHD危險因素包括肥胖、吸煙、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腎病等,本組研究排除了糖尿病、慢性腎病等,縮小了研究范圍,使其相互影響因素減少。脂類代謝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傳統(tǒng)危險因素,有研究表明HDL-C是逆向轉(zhuǎn)運膽固醇的載體,將膽固醇運進肝內(nèi)降解和代謝,HDL-C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產(chǎn)生,甚至能逆轉(zhuǎn)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因此低HDL-C可作為預測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指標。本研究CHD
2.3.ROC曲線分析:CACS預測CHD的ROC分析,曲線下面積92.2%,最佳臨界點CACS≥317.38分,敏感性82.1%,特異性95.4%。126例患者冠狀動脈各支鈣化積分(calcification score,CS)預測同支冠狀動脈狹窄ROC分析:LAD狹窄22支,曲線下面積91.4%,最佳臨界點為CS≥241.01分,敏感性72.7%,特異性93.3%;RCA狹窄11支,曲線下面積97.8%,最佳臨界點為CS≥187.86分,敏感性90.9%,特異性97.4%;LCX狹窄16支,曲線下面積83.4%,最佳臨界點為CS≥14.77分,敏感性81.3%,特異性74.5%;LM狹窄8支,曲線下面積97.6%,最佳臨界點為CS≥4.51分,敏感性100%,特異性89.8%,見圖1-2。組HDL-C顯著減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多因素Lo-glstic分析顯示HDL-C減低是CHD的獨立危險因素。2001年NCEPATP-Ⅲ提出了NHDL-C是指除HDL-C以外的各種脂蛋白膽固醇的總和,在隨后的一系列研究中發(fā)現(xiàn),NHDL-C在預測冠心病事件發(fā)生,包括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死亡在內(nèi)的冠心病事件中,其能力明顯高于其他脂蛋白膽固醇,將NHDL-C作為降脂目標在預防冠心病發(fā)生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研究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相似,CHD組NHDL-C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TC、LDL-C升高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F(xiàn)erritin水平升高增加了冠狀動脈疾病和心肌梗死的危險,是CHD風險的獨立危險因素。我們研究顯示CHD組Ferntin明顯增高,與NCHD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MSCT的出現(xiàn)使冠心病無創(chuàng)性診斷有了新方法,通過CACS對CHD進行預測。國內(nèi)外多項研究顯示CACS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呈正相關(guān),CACS越高,CHD發(fā)生概率越高。本組研究顯示CHD組CACS明顯高于NCHD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通過CACS預測CHD及冠狀動脈各支CS預測同支冠脈狹窄的ROC分析顯示曲線下面積均較大,最小的是LCX狹窄預測,曲線下面積為83.4%,而LM支狹窄預測曲線下面積達到97.6%。各支最佳臨界點差異也較大,LM支是CS≥4.51,LAD文是CS≥241.01,這可能與樣本數(shù)小有關(guān),但曲線下面積對狹窄預測價值是可以肯定的。有學者認為CACS對未來急性冠狀動脈事件的預測價值超越了傳統(tǒng)危險因素及實驗室指標。對于冠狀動脈各支的最佳臨界點,還需大樣本做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隨著CACS增加,鈣化程度越重,鈣化分支越多,血管病變支數(shù)也越多,冠狀動脈狹窄存在概率也更高。因此,影像學檢查冠狀動脈鈣化及定量分析,對冠心病篩選、診斷及病變程度判斷有重要意義。冠狀動脈鈣化積分可作為臨床評價冠心病的有效指標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