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董翔
·綜述·
壓瘡的防治和護理新進展
王丹 董翔
壓瘡,又稱為壓力性潰瘍,是由于局部軟組織持續(xù)受壓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組織細胞缺血、缺氧、營養(yǎng)代謝障礙而發(fā)生變性壞死的病理過程,是長期臥床老年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壓瘡好發(fā)于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或肌層較薄的骨隆突處及受壓部位。當患者局部組織在長時間內處于受壓狀態(tài)時,其血液循環(huán)會出現(xiàn)一定障礙,在缺乏營養(yǎng)的基礎上,就會導致組織壞死等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從壓瘡的預防、各分期的治療和護理對策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
壓瘡;防治;護理;新進展
壓瘡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影響所致,具體有年齡因素、壓力因素、長期營養(yǎng)不良以及皮膚抵抗力降低等因素,當病患出現(xiàn)壓瘡癥狀后,其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出現(xiàn)感染,據(jù)國內相關統(tǒng)計顯示,僅住院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就達5.1%~22.1%[1]。甚至對生命造成威脅,所以壓瘡的防治和護理已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現(xiàn)將研究結果作以下綜述。
患者入院后,我們應做好壓瘡的風險評估,到目前為止,臨床上對壓瘡危險因素評估的工具是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例如:An-derson評估表、Braden評估表、Shannol評估表、Waterlow評估表,大量臨床實例研究表明Braden評估表是一種可信度較高的量表,具有足夠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已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的醫(yī)療機構,臨床上被評價其為適用較廣的量表。Braden評估表[2]是1987年由健康保健正常研究機構推薦使用的,是一種預防壓瘡危險評估的工具,Braden評估表包含感覺、潮濕、活動性、移動、營養(yǎng)、摩擦力和剪切力6項內容,經(jīng)評估后患者的分值越小提示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越高,此表由6個被認為是壓瘡發(fā)生的最主要危險因素構成,總分6~23分,總分得分越低,則表示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越高。若評分≤18分為有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應立即建立翻身卡,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全身皮膚檢查,評估患者可能發(fā)生壓瘡的情況,并記錄責任護士對患者采取的壓瘡預防措施。每班采取動態(tài)評估法,皮膚有變化時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交接班,告知家屬并簽字。
2.1 降低壓力 對于能夠自行配合翻身的患者,我們應2 h協(xié)助其翻身一次,并在腳踝、足跟部墊軟枕,降低其壓力,王瑾等[3]研究表明近些年來采用側臥30°體位,患者翻身時用枕頭支撐的方法,可以有效減少壓瘡的發(fā)生。
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床頭抬高不宜超過30°,患者取半臥位或坐位的時間不宜過長,在具體操作時,我們可以合理的利用床單,在患者的皮膚上涂抹滑石粉或凡士林等皮膚保護劑,從而減輕皮膚的摩擦力。
對于病情危重不能翻身時可用某些減壓器如翻身床、水墊、氣墊床及海綿墊等,均可防止骨突處部位皮膚受壓,在臨床上氣墊床與水墊床的應用更廣泛一些。梅現(xiàn)紅等[4]研究表明氣墊床通過表面噴氣,推動其表面不斷振動的原理,不僅能夠降低垂直方向的壓力,同時還可以提升床鋪的整體透氣性和干燥性,對于預防壓瘡具有較高利用價值。我們根據(jù)患者活動度按醫(yī)囑給予患者臥于氣墊床,并根據(jù)患者胖瘦程度選擇合適的充氣壓力,避免床面過硬刺激骨突處引起不適[5]。還有研究者[6]通過水墊床與氣墊床對比發(fā)現(xiàn),水墊床在預防壓瘡上比氣墊床效果更佳。因為水墊床是由光滑軟質易干的布料制成,與皮膚間的磨擦小,水墊的凹槽有利于氣體流通。對于全身多發(fā)骨折、骨盆骨折、不宜翻身等這一類特殊患者,鄒榆平等[7]通過觀察臨床患者使用情況發(fā)現(xiàn)高密度海綿墊可以更好的運用于此,該床墊具有良好的吸濕性、透氣性,質地柔軟、彈性大、韌性好,適用于骨折的患者。
2.2 加強營養(yǎng) 加強營養(yǎng),增強抵抗力,在臨床中增進營養(yǎng)的方法包括:良好的膳食、經(jīng)腸內營養(yǎng)、靜脈營養(yǎng)等。不能經(jīng)口進食的患者應盡早采取留置胃管鼻飼,以滿足患者的營養(yǎng)需要。壓瘡患者常伴有全身營養(yǎng)不良,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膳食,對正常飲食患者,指導家屬合理選擇食物的種類,增進患者食欲,達到加強患者營養(yǎng)的目的。斑魚具有加速受損創(chuàng)面愈合的作用,一向被視為病后康復和體虛者的滋補珍品,讓患者每日進石斑魚肉或魚湯,可加速壓瘡創(chuàng)面肉芽生長的速度[8]。
2.3 保護皮膚,防止皮膚受損 對壓瘡高危人群實施全面皮膚評估是壓瘡預防中的一項基本內容。保證患者的衣服、被褥的清潔,床鋪平整干燥,這樣可以減少外部因素對皮膚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刺激。大小便失禁應及時清潔并保持皮膚干燥,必要時使用皮膚貼膜、保護膏來保護皮膚,或使用適當?shù)难b置來避免大小便溢出刺激局部皮膚,嚴重尿失禁可能污染到壓瘡時可短期使用留置導尿管。擦洗皮膚時應使用溫水和中性肥皂,使用乳制劑、油劑預防皮膚過分干燥。
2.4 心理護理及健康指導 壓瘡病患通常都經(jīng)歷過長時間的臥床史,加之遭受肢體癱瘓或者是脊髓損傷等疾病的折磨,其生活方面難以達到自理的標準,所以會出現(xiàn)自卑、絕望、孤獨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緒,不僅失去治療信心,甚至有部分病患極易出現(xiàn)各種過激行為[9]。鑒于此,我們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細致全面的心理評估,及時了解患者及家屬的需求和憂慮,針對患者和家屬的年齡、文化程度、情緒和注意力等給予必要的解釋和心理疏導,減輕其心理負擔,認真細致地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壓瘡形成的相關因素、治療、預防及生活護理措施,并說明壓瘡的危害性,同時告訴患者和家屬壓瘡也是可以預防的,每2 h翻身1次是預防壓瘡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注重全身營養(yǎng),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可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鼓勵他們與醫(yī)護人員積極配合,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樹立康復的信心。
3.1 一期壓瘡 對于沒有出現(xiàn)皮膚破潰的一期壓瘡,我們一般不會采取藥物治療,通常會采取以下幾個方法來處理:①縮短翻身時間,加強給患者翻身,甚至可以縮短為每30 min給患者翻身一次。②也可以采取局部神燈照射,促進血運,改善壓紅和淤血,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③還有研究表明[10]選擇基于局部皮膚的表面粘貼多愛膚超薄型敷料也可達到治療效果。
3.2 二期三期壓瘡
3.2.1 紅光照射聯(lián)合氧療并泡沫型敷料治療法楊俏蘭等人[11]研究表明紅光照射可以加快代謝產物和炎癥產物的吸收及消散,調動內源性生長因子以促使傷口的愈合;賈曉穎等人[12]研究表明泡沫型敷料本身吸收滲液后向壓瘡創(chuàng)面一側膨脹,使敷料和創(chuàng)面黏合緊密,保持創(chuàng)面處于濕潤的環(huán)境,有利于組織再生及創(chuàng)面修復。綜上所述,使用紅光照射聯(lián)合氧療并泡沫型敷料治療法,能有效地治愈壓瘡,縮短了治療時間,減少了換藥次數(shù),值得推廣。
3.2.2 濕潤燒傷膏泡沫敷料法 李增勇等[13]研究表明涂抹濕潤燒傷膏除了可以給予創(chuàng)面提供相對濕潤的環(huán)境之外,還可以加快其上皮細胞整體移行速率,對于創(chuàng)面愈合起著促進功效,同時還可以防止痂皮的出現(xiàn),在保護病患創(chuàng)面的基礎上,提升藥物滲入效率,換藥環(huán)節(jié)不會對新生肉芽造成損傷,是加快機體創(chuàng)面愈合速度的重要對策。而在換藥時,可以選擇水膠體類輔料進行換藥,并嚴格控制輔料厚度,通常需要在創(chuàng)口邊緣上端2 cm左右[14]。
3.2.3 丹參粉針劑與聚維酮碘治療法 丹參粉針劑是由中藥丹參以現(xiàn)代藥物制劑制成的一種新型的藥物,丹參益氣活血,通經(jīng)活絡,是活血藥物中常見的藥物,現(xiàn)代藥理學證實,能有效促進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對促進創(chuàng)面微循環(huán)、加速病損組織修復和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很好的臨床效果[15]。研究稱丹參中含有丹參酮等對葡萄球菌屬、變形菌屬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與聚維酮碘消毒液聯(lián)合應用后不僅增強了對病原菌的消除作用,且操作簡單,患者依從性高。
3.2.4 銀離子敷料法 研究表明銀離子可通過多種途徑殺菌,不產生耐藥性,而且銀離子抗菌敷料的操作方便,對感染性壓瘡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可以減少換藥的次數(shù)。
3.3 難治性、復雜性壓瘡 研究表明[16]利用清創(chuàng)結合VSD的方法來治療此類難治性壓瘡,不僅能較好解決深度壓瘡創(chuàng)面反復感染問題,還可以改善創(chuàng)面血流量低和缺氧的狀況,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但該療法并不能解決壓瘡創(chuàng)面的閉合問題,萬里等[17]研究采用了創(chuàng)緣絲線持續(xù)牽拉治療的方法,也取得了較好效果。所以筆者受此啟發(fā),結合上述兩種方法的優(yōu)勢,利用泡沫材料牽拉結合VSD來治療壓瘡效果更佳。孫程等[18]的負壓引流術來治療此類壓瘡,也取得了很好的療效,部分患者經(jīng)引流后創(chuàng)面縮小、肉芽新鮮、植皮、縫合后慢慢愈合。常文英[19]的骶尾壓瘡修復術在骶尾部難治性感染性壓瘡的治療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給予患者麻醉后側臥于手術臺上,徹底擴創(chuàng)后,設計局部皮瓣或肌皮瓣,創(chuàng)面較小者可用局部弧形切口,旋轉推進皮瓣直接封閉創(chuàng)面,放置導管引流,觀察皮瓣游離端無血運障礙后包扎。
壓瘡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生理上的痛苦,更會給患者帶來精神層面的巨大痛苦,所以壓瘡重在預防:而且絕大多數(shù)的壓瘡是可以預防的[20]。作為護理人員,我們應有高度的責任心,重視基礎護理,做好患者住院期間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護理,可有效的預防壓瘡的發(fā)生,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一旦發(fā)生壓瘡,我們也應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壓瘡,給予針對性的防治及護理方案,在提升其依從性的基礎上,有效提高壓瘡的防治效率。
[1]Woodbury MG,Houghton PE.Prevalence of pressure ulcer in Eana.dian hedthcare sett/rtgs[J].Ostomy Wound Management,2004,50(10):22-38.
[2]Bergstrom N,Braden BJ,Iaguzza A,et al.The braden scale for predicting pressure sore risk[J].Nursing Research,1987,36(4):205-210.
[3]王瑾,周逸晨,謝彩英.壓瘡患者63例社區(qū)治療及護理體會[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8,11(22):2102-2103.
[4]梅現(xiàn)紅,盧琦,官莉.氦氖激光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針及護理治療腦卒中并發(fā)Ⅲ~Ⅳ期壓瘡的效果評價[J].激光雜志,2014,35(12):155-157.
[5]謝士芳,王清,沈小芳.腦卒中患者使用氣墊床后不同間隔時間翻身拍背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61-62.
[6]Hzaka S.The impact of malnutrition and nutrition-related factorsonthedevelopment and severity of pressure ulcers in older patientsreceiving home care[J].Clinical Nutrition,2010,29(1):47-53.
[7]鄒榆平,姚健.多功能折疊式超厚型海綿墊硬板床臨床應用800例報告[J].醫(yī)學信息,2011,24(3):1696-1697.
[8]丁翠芳,王偉.濕性愈合療法治療Ⅲ、Ⅳ期壓瘡的療效觀察[J].淮海醫(yī)藥,2011,29(4)362-363.
[9]林俊,李怡,陳曉燕,等.農村地區(qū)老年壓瘡高危人群照顧者壓瘡知識的現(xiàn)狀調查[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5,34(1):91-93.
[10]姜麗萍,張龍,陳麗莉,等.應用Braden量表聯(lián)合近紅外光譜儀評估ICU患者壓瘡發(fā)生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8):901-904.
[11]楊俏蘭,岳簽,羅秋艷.局部氧療聯(lián)合紅外線照射療法在難愈性傷口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2):250-251.
[12]賈曉穎,馬靜.泡沫型敷料聯(lián)合氧療治療Ⅱ期、Ⅲ期壓瘡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3,27(3):630-631.
[13]李增勇,王巖,辛青,等.張亮亮壓瘡易患組織的血氧參量近紅外光譜法監(jiān)測及壓力影響分析[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1,31(6):1490-1493.
[14]王俊杰,李伏燕,李薇,等.當歸白及外用聯(lián)合特定電磁波治療器防治Ⅰ期壓瘡的臨床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9):1217-1218.
[15]Ciani I,Schulze H,Corrigan DK,et al.Development of immunosensors fordirectdetection ofthree wound infection biomarkers at point of care using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J].Biosensors&Bioelectronics,2012,31(1):413-418.
[16]Marco Romane.壓瘡診療新進展與實踐[M].郝岱峰,柴家科,譯.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3:103-108.
[17]萬里,牛占國,張紅安,等.創(chuàng)緣絲線持續(xù)牽引法治療Ⅳ期壓瘡48例[J].中華燒傷雜志,2013,29(6):568-569.
[18]孫程,蔣延偉,于俊鳳.VSD治療復雜壓瘡17例的圍手術期護理[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3,36(4):318-320.
[19]常文英.骶尾部壓瘡手術治療的護理18例[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9,15(3):141-142.
[20]許麗敏,郎云琴,詹才勝,等.壓瘡防范措施的改進及效果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7):621-623.
Pressure sore,also called pressure ulcer,is a pathological process caused by hemodynamic changes from continuous pressure of local soft tissues which lead to ischemia,anoxia,and nutrition metabolic block of histiocyte then to degenerative necrosis.It 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among long-term bed-ridden senile sufferers.Pressure sore is likely to occur in the bone protuberances and pressed parts with lack adipose tissue protection,no muscle wrapped,or thin muscular layer.When the local soft tissues are in a pressured state for a long time,the blood circulation will show some obstacles,if without enough nutrition,it is likely to have tissue necrosis,which will seriously influence the sufferers'living quality,threatens the sufferers'life safety.The paper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is topic from the aspects of prevention of pressure sores,treatment in different stages,and nursing strategies.
Pressure sore;Prevention;Nursing;New progress
2016-04-05)
1005-619X(2016)09-0912-04
10.13517/j.cnki.ccm.2016.09.006
300381 天津療養(yǎng)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