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wèi)鋒 梅霞
摘 要 本文通過對高職教育培養(yǎng)目標、高職數學課程特點、學生現狀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特點等情況初步分析,并基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廣泛應用,探討高職高等數學傳統(tǒng)教學與網絡教學的混合教學模式,總結歸納混合教學模式在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學習等方面的優(yōu)勢。
關鍵詞 高職高等數學 混合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2.047
Research on Mixed Teach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as an example
CAO Weifeng, MEI Xia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Jurong, Jiangsu 2124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uch as the targe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the students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mathematics; mixed; teaching mode
1 研究背景
高職教育是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具有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高職數學作為高職院校多個專業(yè)必修的重要基礎工具課,具有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等特點。但目前高職數學課堂仍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教師主控課堂,學生的主體性未得到體現。加之受課時的限制,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受到禁錮,學習效率低下。
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特別是互聯(lián)網技術、多媒體技術運用于教育領域,各種網絡教學平臺被開發(fā),在線教育成為一種趨勢。網絡教學平臺由于具有資源豐富、學習時不受時空限制、能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優(yōu)勢而備受教師及學生的青睞。但隨著生源質量的下降,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較差,還不能完全依賴網絡教學平臺學習。并且,網絡教學在師生面對面的情感交流、在對學生思維訓練等方面遠不如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因此,如何根據高職教育培養(yǎng)目標,結合高等數學課程、學生特點,合理運用在線資源,實現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網絡教學模式的互補,高職數學混合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2 混合教學模式的概念
混合教學模式是指為達到“教”與“學”的目標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對所有的“教”與“學”中的組成要素進行合理選擇和優(yōu)化組合,使“教”與“學”的相關成本達到最優(yōu)的理論與實踐。在形式上是“面對面”+“在線學習”。它不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或理論,而是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逐漸得到了普遍的關注。它主張把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和網絡教學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二者優(yōu)勢互補,從而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本文中的混合教學模式,形式上是指課堂教學與網絡平臺學習相混合;方法上是視聽媒體(多媒體課件、錄像、微課等)現代化手段與“黑板+粉筆”的傳統(tǒng)手段的混合。
3 混合教學模式的設計
本文研究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原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設計目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改革目標;設計形式:課堂教學結合網絡學習平臺;設計流程為課前準備—課中組織—課后支持—考核評價四過程。下面闡述設計流程:
3.1 課前準備
教師首先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初步了解教學對象的基本情況;然后根據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授課計劃,以節(jié)為單位制作學習任務單、在線自測題、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并將相關資源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最后教師通過在線自測題了解學生課前預習情況,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
學生首先是登錄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注冊,并自主形成學習小組,學習小組將在一個學期的課堂及網絡學習過程中進行團隊合作;然后,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上的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等資源并結合教材開展自主學習,完成平臺上相應的教學任務單、在線測試;最后將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便于課堂教學中及時反饋并得以解決。
3.2 課中組織
課中組織主要以教師解疑、學生練習、師生互動為主。首先,教師結合學生的預習情況,采用信息化手段,對重、難點知識進行講解;然后由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設計的各項教學活動中,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通過自主研究、團隊互助解決問題,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加強了團隊合作的意識;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這節(jié)課的學習評價,評出最佳團隊與最佳個人,成績計入期末量化考核,更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3 課后支持
課后教師在線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查看學生的自測練習結果,關注學生登錄平臺學習時長、資源下載等情況。學生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完成各類學習任務,與老師、同學交流,促進感情,并根據個人需要,對知識進行鞏固。同時,師生結合平時教學平臺使用過程中反饋的問題,共同完善教學平臺。
3.4 考核評價
本院高職數學課程的混合教學模式處于探索階段,文中考核評價包括過程性與總結性綜合評價,具體評價內容及形式見表1。endprint
表1 混合教學考核評價表
表1中評價方式的各項目滿分均為100分。學生最終成績是由各項目的分數乘以對應比例再求和得到。這樣設置綜合性考核評價是將學生的主體性得以發(fā)揮,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且對學習評價更公開、公平,有利于促進學生間團結合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4 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與效果
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選取均為統(tǒng)招入學,數學基礎相當的14財務管理兩個平行班級為試驗對象。其中財務管理1班(45人)采用混合教學模式,2班(43人)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一學期結束后,通過對教師訪談、學生問卷調查及學生數學成績等分析,總結如下:
4.1 學生方面
通過相關數據分析,就學生滿意度、數學成績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具體如表2:
表2
顯然,采用混合教學模式班級的數學成績均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成績理想很多。采用混合教學模式的班級學生也普遍認為通過課前、課后任務的學習,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網絡學習、在線測試、在線交流等活動,提高了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又由于課前準備充分,課堂上也有信心積極主動地表現,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提高了;同時通過同學間的合作,提高了同學間團結合作的能力;通過網絡與教師的互動交流,克服了之前膽怯的心理,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在問卷調查時積極性不高,一半左右的學生是認為學習是沒有用的,對學習結果不滿意,能力也沒有明顯提高。
4.2 教師方面
為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為了完善網絡教學資源(如教學視頻、微課等),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使用新的信息化手段。這些對教師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灌輸式,以引導學生學習為主,教師的身心壓力得到適當的緩解。教師有了充沛的精力,可以更精彩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通過在線與學生交流,更方便地了解了學生,可以對癥下藥;通過在線解答學生的疑問,及時解決了學生的困難,便于學生更好地學習。
4.3 課程方面
混合教學模式對高職數學課程的改革起了促進作用。課程培養(yǎng)目標上,從原來單純的知識傳授轉化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課程內容上,輕理論、重應用及解題技巧。教師引導學生初步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利用現代化手段處理問題;課堂實施中,更注重了探究式、討論式的方法;課程考核中,一方面重視過程考核,另一方面擴大考核面,既考核數學基本知識等客觀問題,又考核自主學習能力水平等主觀問題。
5 結束語
混合教學模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提高自身信息化素養(yǎng)來完善混合教學模式,要對學生做好指導工作,使混合教學模式達到教學最優(yōu)化;學生要加強自覺性培養(yǎng),適用新的教學模式的學習,要學會利用各種信息化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希望通過對高職高等數學混合教學模式的研究,能給高職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指明方向,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基金項目: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名稱:信息化下高職數學“混合”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JK1403)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下)[J].電化教育研究,2004(3)(4):1-6.
[2] 于海平,張剛兵.課堂教學新模式改革研究[J].軟件導刊.2015.1.
[3] 單好民.構建基于Moodle教學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J] .湖南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