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蓮
摘 要:中國人學英語,是為了了解世界,同時也是讓世界了解中國。嚴格意義上說,現(xiàn)在課程規(guī)定的英語教育目的是雙重的:工具與素養(yǎng),分別體現(xiàn)為英語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關鍵詞:英語學科;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217-01
中國人學英語,是為了了解世界,同時也是讓世界了解中國。嚴格意義上說,現(xiàn)在課程規(guī)定的英語教育目的是雙重的:工具與素養(yǎng),分別體現(xiàn)為英語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關于工具,主要是交際的工具,但更是獲取信息的工具。在信息傳播出現(xiàn)各種阻遏之時,我們可能需要多種的獲取信息的工具。但我想說,信息獲取是一回事,信息解讀和傳播才是我們獲取信息的關鍵。我們到底用什么思維方式解讀我們獲得的信息?這其實遠比信息本身重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工具。掌握英語學習是全方位的,即“聽,說,讀,寫”都要會。
一、英語聽力的目的
聽力是學習任何一門語言的開始。那么如何通過聽力來學習英語?通過聽力我們能學到什么?首先,通過聽力學習英語發(fā)音。我們通過收聽VOA、BBC、CRI等主要的聽力材料,可以學習到純正的發(fā)音,在聽力的同時,我們可以模仿這些純正的發(fā)音,掌握一些發(fā)音技巧。學好語音是說好英語的第一步,這一步通過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其次,通過聽力我們可以掌握語音語調。我們很多人聽力很差就是因為跟不上節(jié)奏,老是覺得對方說的太快,這當然也可以理解因為不是我們的母語,這也是我們提倡多聽的原因。多聽不同的語音可以讓我們適合更快的節(jié)奏。在聽力練習中,我們可以熟悉每個單詞的語音,句子之間的連讀,升降調。最后,通過聽力我們可以掌握一些地道的口語表達,提高整體的理解能力等。
二、英語口語表達的目的
學習口語目的是為了與別人進行交流。我們學習英語口語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都沒有弄明白就開始學了,但是學了很久也學不好。這也是我們學習英語最重要的目的——利用這種語言來進行交流。communication is our purpose(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語言本身。很多人有個誤解,認為只要托福、GRE考好了就行了。其實不是這么回事。我們的英語教育就是恨不得把語言的大海完全籠罩在自己的懷抱里。其實知識是無涯的。我們往往把英語僅僅當作一門知識在學,從小學到大學,到最后,還是不會說英語。為什么我們花了十幾年、二十年的時間學了一大堆,而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根本用不上。我們究竟應該用什么方法才能使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用英語交流呢?有人認為只要語言的交流與掌握大量的詞匯、句型、語法就行了,其實這是兩回事。舉兩個例子:有一次,有一個中國學生陪一個美國人去長城,在長城上,老外突然對哪個學生說:Excuse me, may I go someway(請問洗手間在哪兒)中國學生在學校里英語的句法學得相當不錯,聽力也挺棒的,馬上聽明白了老外的話,心想,長城都來了,哪兒不能去??!于是說:Yes ,you can go anyway(請隨意)。這一句話,差點把老外嚇暈了。其實在這個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老外的“someway”指的是廁所,而英語“嫻熟”的中國學生卻讓老外隨地大小便。另一個例子:在大學校園里,流行“五講、四美、三熱愛”,中國人把其翻譯成:“five talks ,four beauty ,three lovers”美國人一聽迷惑了“five talks”是談了五個,“four beauty”是談了五個,其中有四個是美人,那么“three lovers”則是愛上了四個美人中的三個。
其實,就語言本身的知識來說,我們已經過關了,而且我們所學的英語知識全是標準的英語。我們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運用英語。只有在交流中我們才能與對方進行思維密碼的相互破譯。
三、英語閱讀的目的
1、獲取語言知識( Reading for language)。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重視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把它列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閱讀教學是幫助學生獲取語言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北師大版的每一篇閱讀文章都承載了語言知識的教學任務。
2、獲取信息知識( Reading for information)。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了“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標要求。北師大版的每一篇閱讀文章都介紹一個話題,閱讀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英語語言知識,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學生的見識、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例如,通過閱讀heroes ,學生將了解各領域的英雄,有航天英雄楊利偉,運動英雄威廉姆斯姐妹,還有影視明星克里斯托弗等。
3、消遣與欣賞( Reading for pleasure)。日常生活中的閱讀不全是為了學習,等公共汽車時的閱讀可能就是為了打發(fā)時間。有時,閱讀是為了放松或調節(jié)個人情緒;有時,閱讀是為了欣賞或提高人文修養(yǎng)。北師大版的每一篇閱讀文章都有很強的可讀性,有的文章知識性強,有的文章趣味性高,也有的文章內涵豐富。例如rhythm介紹中外音樂及音樂家,beauty介紹美以及跟美有關的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文學和藝術氛圍。
四、英語寫作的目的
寫作是學習者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對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考生根據(jù)提示進行書面表達。學生要能準確使用語法和詞匯;使用一定的句型、詞匯,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其中詞性的正確使用包括動詞的各種變化、名詞的單復數(shù)的使用等。此外,文章的組織,敘述的順序、各句之間的邏輯關系、過渡詞的正確使用。適當?shù)氖褂脧秃暇?。盡量用多種句型來表達。 做到內容完整,詳略得當。
但在教學中或在閱卷中常常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審題能力差,偏離主題現(xiàn)象嚴重;文章詞語貧乏,語言素材不豐富,結構單一,缺少連貫性,篇章意識差等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相對薄弱。英語寫作已成了英語教學的難問題,也成了英語教學的瓶頸。
從恢復高考后算起,英語教學在中國也已經全面推行了30年了。應該說,40歲以下的中國人,都不同程度地系統(tǒng)地學過英語。然而,英語能夠脫離聯(lián)合國文盲一類標準的中國人,卻很少。換句話說,能夠使用英語讀書看報的中國人不多。聽英語廣播、看原版電視電影的就更少了。也就是說,中國人學了多年英語,按照聯(lián)合國的標準,多數(shù)仍然處于英語文盲行列??陀^地說,我們的英語水平,還在文盲標準之下,因為我們很多學生不僅僅是不會用英語讀書看報,而且連聽也聽不懂、說也不會說。是標準的“眼盲、耳盲、嘴盲”----三盲。可是,為什么我們國家每年耗費大量的教育資源,批量地培養(yǎng)數(shù)以億計的英語“盲流”呢?這就真讓人費解了。所以,如果在中國接受教育必須學英語,那么,請讓孩子們學點有用的英語吧,最起碼聽說讀寫都要會,這才是英語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