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鼻前庭囊腫手術臨床療效比較
李龍德
(澠池縣池底衛(wèi)生院 耳鼻喉科河南 三門峽472400)
【摘要】目的比較鼻前庭囊腫揭蓋術與唇齦溝切口進路切除術治療鼻前庭囊腫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78例鼻前庭囊腫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行唇齦溝切口進路切除術治療,觀察組行鼻前庭囊腫揭蓋術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及傷口愈合時間較短,術中出血量較小,切口感染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術后觀察組發(fā)生1例(2.56%)切口感染,對照組發(fā)生3例(7.69%)切口感染,經(jīng)過積極換藥及抗感染治療后痊愈。結論鼻前庭囊腫揭蓋術治療鼻前庭囊腫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唇齦溝切口進路切除術,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患者恢復快,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鼻前庭囊腫;鼻前庭囊腫揭蓋術;唇齦溝切口進路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R 765.9
收稿日期:(2015-07-21)
鼻前庭囊腫是指位于鼻前庭底面皮膚下、梨狀孔外前方、上頜骨牙槽突表面的一種單房性、囊性的良性腫塊;多認為其是胚胎期殘留上皮演變發(fā)展的球頜突囊腫,亦有人認為是因鼻腔、鼻底黏膜腺管口受阻而引起分泌物潴留后出現(xiàn)的潴留囊腫[1]。鼻前庭囊腫的有效治療措施仍是手術。本文比較鼻前庭囊腫揭蓋術與唇齦溝切口進路切除術治療鼻前庭囊腫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相關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澠池縣池底衛(wèi)生院收治的78例鼻前庭囊腫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中男性15例,女性24例;年齡19~58歲,平均(34.7±5.2)歲;病程5個月~10 a,平均(3.8±1.1)a;囊腫均為單側,左側20例,右側19例;囊腫直徑0.9~3.7 cm。觀察組中男性16例,女性23例;年齡18~55歲,平均(34.1±5.0)歲;病程4個月~11 a,平均病程(3.7±1.0)a;囊腫均為單側,左側21例,右側18例;囊腫直徑1.0~3.5 cm。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部位以及囊腫直徑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行唇齦溝切口進路切除術?;颊呷“肱P位或平臥位,麻醉成功后靠近上唇系帶的患側做一橫切口,朝向梨狀孔方向將軟組織分離,暴露囊壁并細致分離、完整切除[2]。徹底沖洗再縫合切口,將凡士林紗布填塞于患側鼻前庭,2 d后即可取出?;紓缺乔巴サ耐饷娼o予四頭繃帶進行加壓包扎,面部水腫減輕后可給予解除。5~7 d可拆線,囊腫體積較大者可填塞碘仿紗條,并分次抽出。
1.2.2觀察組行鼻前庭囊腫揭蓋術[3]?;颊呷“肱P位,麻醉成功后使用尖刀在鼻前庭囊腫最膨隆處沿著鼻腔長軸將鼻前庭皮膚、囊壁組織依次切開,形成較大的窗即“揭蓋”,吸凈病灶內(nèi)的液體后填塞碘仿紗條,并將囊腔底壓緊。術后可使用抗生素,4 d后將紗條抽出。注意術中“揭蓋”應盡量大。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傷口愈合時間、術后切口感染等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處理數(shù)據(jù),定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及傷口愈合時間較短,術中出血量較小,切口感染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術后觀察組發(fā)生1例(2.56%)切口感染,對照組發(fā)生3例(7.69%)切口感染,經(jīng)過積極換藥及抗感染治療后痊愈。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效果比較( ± 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效果比較( ± s)
組別n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傷口愈合時間/d對照組3956.9±7.895.4±4.66.2±0.5觀察組3926.6±8.9a26.6±1.9a3.9±0.4a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3討論
鼻前庭囊腫是耳鼻喉科常見多發(fā)病,臨床特點主要是鼻部局部隆起、脹痛、鼻塞,伴有淡黃色分泌物或膿涕等。其發(fā)病機制不清楚,穿刺時可以抽出半透明或者透明的漿液性或者黏液性液體,抽吸后囊腫體積縮小,但是容易復發(fā)。治療方法仍以手術切除為主,傳統(tǒng)手術方法是唇齦溝切口進路切除術,優(yōu)勢是暴露充分、視野清楚、手術方便,缺點是若術中囊壁未能徹底切除,易復發(fā);因切口距離囊腫遠而增加手術難度,且損傷大、出血多,術后上唇明顯腫脹,患者較痛苦。若鼻前庭囊腫較小、術者經(jīng)驗缺乏時,則不易找到囊腫;若伴隨感染,因術后引流差,易發(fā)生切口感染[4]。為了克服以上缺點,近年來鼻前庭囊腫揭蓋術治療鼻前庭囊腫已經(jīng)逐漸廣泛應用于臨床。
鼻前庭囊腫揭蓋術的關鍵是吻合囊腫殘緣和窗狀皮膚創(chuàng)緣,即向鼻腔內(nèi)形成開放的囊腔,隨著切口痊愈、組織修復,囊腔會慢慢變淺,最終消失;因囊壁與鼻腔黏膜相似,故術后囊壁會形成鼻腔黏膜及鼻前庭的一部分,患者鼻腔功能不受影響。該手術的特點是鼻前庭囊腫大多突出于鼻前庭,切開囊壁后容易找到囊腫;手術操作相對簡單,單人即可操作, 切口較小、創(chuàng)傷較輕、出血較少、手術時間較短,無需縫合;切口不接觸唾液,避免污染傷口;術后患者痛苦小,反應輕,康復快;直視下進行操作,手術準確性較高[5]。本研究亦證實,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及傷口愈合時間較短,術中出血量較小,切口感染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表明,鼻前庭囊腫揭蓋術治療鼻前庭囊腫療效優(yōu)于唇齦溝切口進路切除術,能夠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損傷,促進患者康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蘭建濱.兩種方法治療鼻前庭囊腫療效比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2,(8):40.
[2]馬文學,潘松林.兩種術式治療鼻前庭囊腫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20(28):161-162.
[3]杜經(jīng)緯,李紅光,彭濤.鼻前庭囊腫切除的兩種不同術式及療效比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25):112-113.
[4]孫煥吉,盧永田,羅興谷.兩種鼻前庭囊腫手術療效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4,54(32):74-75.
[5]張艷,曾楠.鼻前庭囊腫揭蓋術與傳統(tǒng)唇齦溝徑路鼻前庭囊腫切除術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5):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