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萍 陳微微 曹建林
(貴州省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貴州 遵義 563000)
膿毒癥(sepsis)是指由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yīng)綜合征。該病具有發(fā)病率高、病情危重、并發(fā)癥多及致死率高等特點。按照病情的嚴重程度,臨床上將膿毒癥分為輕中度膿毒癥、重度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三種類型。目前,臨床上尚無治愈該病的有效方法。因此,多數(shù)學(xué)者均認為對該病患者進行早期診斷是降低其死亡率的關(guān)鍵。近年來,大量的臨床研究指出,對膿毒癥患者進行血漿腦鈉肽(BNP)檢測,有助于醫(yī)生判斷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對改善其預(yù)后具有積極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探討對膿毒癥患者進行BNP檢測的臨床價值,我們對我院收治的170例膿毒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F(xiàn)將研究結(jié)果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病例為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70例膿毒癥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國際膿毒癥會議規(guī)定的膿毒癥的診斷標準[1],且其均經(jīng)相關(guān)檢查得到確診。在這17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別有100例和70例,其年齡區(qū)間為23~65歲,平均年齡為(41.02±12.34)歲。其中,由肺炎引發(fā)膿毒癥的患者有62例,由泌尿系統(tǒng)感染引發(fā)膿毒癥的患者有43例,由腦膜炎引發(fā)膿毒癥的患者有29例,由腹膜炎引發(fā)膿毒癥的患者有20例,由蜂窩組織炎引發(fā)膿毒癥的患者有16例。按照病情的嚴重程度,我們將這170例患者分為輕中度膿毒癥組(50例)、重度膿毒癥組(76例)和膿毒癥休克組(44例)。在這三組患者中,有69例患者最終經(jīng)治療無效而死亡。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我們對這三組患者均進行BNP檢測和APACHEII評分,然后對檢測和評分的結(jié)果進行分析,總結(jié)對膿毒癥患者進行BNP檢測的臨床價值。(1)對患者進行BNP檢測的方法是:抽取患者清晨空腹的靜脈血3ml,用離心機以3000r/min的轉(zhuǎn)速對這些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清。用全自動化學(xué)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對血清中BNP的濃度進行檢測。(2)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評分量表(APACHE-II量表)的分值為5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健康狀況越差。
1.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用SPSS13.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入院后第1d三組患者BNP水平的比較 入院后的第1d, 膿毒癥休克組患者BNP的水平明顯高于重度膿毒癥組患者和輕中度膿毒癥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重度膿毒癥組患者BNP的水平明顯高于輕中度膿毒癥組患者,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入院后的第1d三組患者BNP水平的比較(±s)
表1 入院后的第1d三組患者BNP水平的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n) BNP的平均水平(pg/ml)輕中度膿毒癥組 50 296.3±41.6重度膿毒癥組 76 576.7±83.2膿毒癥休克組 44 897.1±94.7
2.2 入院后的第2d和第5d三組患者中死亡患者與存活患者BNP水平及APACHEⅡ評分的比較 入院后的第2d和第5d,三組患者中死亡患者BNP的水平及其APACHEⅡ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存活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入院后的第5d,三組患者中存活患者BNP的水平及其APACHEⅡ的評分均明顯低于其入院后第2dBNP的水平和APACHEⅡ的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詳見表 2。
表2 入院后的第2d和第5d三組患者中死亡患者與存活患者BNP水平及APACHEⅡ評分的比較(±s)
表2 入院后的第2d和第5d三組患者中死亡患者與存活患者BNP水平及APACHEⅡ評分的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n)入院后的第2d 入院后的第5d BNP(Pg/ml) APACHEⅡ的評分 BNP(Pg/ml) APACHEⅡ的評分死亡的患者 69 487.9±51.74 29.7±16.42 979.3±61.74 28.7±13.29存活的患者 101 311.2±20.57 21.3±13.7 156.8±14.31 14.96±12.34
膿毒癥是臨床上常見的重癥疾病。相關(guān)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該病的致死率高達30%~70%[2]。BNP主要來源于心臟中的心室部分,其濃度的變化與左心室的功能密切相關(guān)。因此,臨床上常將BNP檢測運用到心血管疾病的診斷中[3,4]。近年來,我們在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多數(shù)膿毒癥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急性左心室擴張、右心室擴張,這就導(dǎo)致其BNP的水平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升高,且該病患者的病情越重,其BNP的水平就越高[5]。因此,臨床上可將進行BNP檢測的結(jié)果,作為判斷膿毒癥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一項有效指標。
綜上所述,膿毒癥患者BNP的水平會隨著其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因此,臨床上對該病患者進行BNP檢測,有助于醫(yī)生評估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對控制其病情的發(fā)展、挽救其生命具有積極的作用。
[1] Melean AS,Tang B,Nalos M,et aL.Increased B-type natriu retic peptide(BNP)level is a strong predictor for car diac dysfunction in ind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Ana esth Intensive Care,2010.31:21-27.
[2] Shor R,Rozenman Y,Bolhinsky A,et al.BNP in septic patien ts without systolic myocardial dysfunction [J].Eur J Int ern Med 2009.17:536-540.
[3] Obata S,Ventura A,Kaiya H,et al.Diversified cardiovascul aractions of six homologous natriuretic peptides(ANP,BNP,VNP,CNPI,CNP3andCNP4)in conscious eels. Am J Phys iol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 . 2010.
[4] Verdier B,Chauvet JL,Tamion F,et al.Evaluation of NT-pro BNP as an early biological marker of cardiac dysfunctio n inseptic shock. Annales Francaises d Anesthesie et de Reanimation . 2008.
[5] Panayiotou CM,Baliga R,et al.Resistance to endotoxic sho ckin mice lacking 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A. Brit 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