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張雪
摘 要 在學習和訓練時,要從實際出發(fā),制訂科學的訓練計劃,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學生正確地掌握籃球運動的技術和戰(zhàn)術,磨練學生的意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 初中生;籃球;技術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21-0113-02
1 前言
籃球運動是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的一項重要活動,特別是籃球比賽,有利于鍛煉學生的靈活性及其協調能力,磨練學生的意志,促進學生樹立必勝的信念。在籃球的教學和訓練過程中,要注重結合教學實際,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訓練,不斷反思和總結,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2 明確教學任務,制訂訓練計劃
初中生業(yè)余籃球運動的訓練,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籃球知識,提高籃球運動技能和身心素質。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光靠體育課是不行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完成各學科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在課余時間進行訓練。因此,教師要根據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逐步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水平:一是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籃球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戰(zhàn)術;二是要加強戰(zhàn)術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三是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四是要采用多種訓練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五是要注重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力爭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3 加強基礎知識學習,提高技能
技術訓練 技術訓練是一項基礎任務,一般包括基本功和常用技術兩個方面?;@球的基本功包括手功、腳功、眼功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對各種基本功的訓練,使學生形成熟練的技巧。常用技術訓練包括移動、傳接球、運球、突破、防守及投籃等內容。在進行這方面的訓練時,要讓學生確立以基本功為基礎、以快速為關鍵、以投籃為重點的思想。
一是運球。運球在籃球運動中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帶球進攻、帶球防守及帶球投籃等環(huán)節(jié)具有關鍵作用,是籃球進攻戰(zhàn)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可首先從運球的手法方面進行教學。在實踐中容易出現的錯誤是,學生往往使用手腕力量按拍球,而不是用小臂的力量按拍球;運球時用眼睛看球,而不是用手感來控制球。為此,在訓練中可安排大量的運球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正確的手法。在學生基本掌握這些技術后,再把運球練習運用于比賽中進行實踐,在實踐中加強。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能逐步提高運球的速度。
二是傳、接球。傳、接球也是籃球運動中的基本技術,是進攻隊員在場上相互配合的紐帶,是實現戰(zhàn)術配合的具體手段。如果傳、接球技術掌握不非常熟練,就容易造成失誤和被動。因此,在訓練中重點要求學生在球的落點和接球的手法上加強練習。傳球的手法主要有雙手傳球、單手胸前傳球和單手肩上傳球,傳球時要用手指發(fā)力。接球也是如此,易犯的錯誤是全手掌觸球,手心沒有空出,導致手指不靈便,無法用力,造成接不住球。在訓練時可先從原地傳、接球開始,再進行移動傳、接球的練習,逐步使傳球、接球與腳步動作結合起來,不斷優(yōu)化學生傳、接球的效果。
三是防守。防守技術是隊員為了阻撓和破壞對方的進攻,以達到奪球反攻的目的所采取的各種動作。由于初中生籃球運動水平較低,因而在比賽中往往只注重進攻而忽視了防守。因此,教師在訓練中要強調防守的重要性。在防守時,關鍵要注重人盯人防守、協作防守和站位等幾個內容。在進行防守練習時,一方面可先學習防守無球隊員,把防守中的位置選擇和移動作為重點;另一方面,可先在消極對抗的情況下進行,以免學生之間發(fā)生碰撞等意外傷害事故,同時糾正錯誤的動作。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積極對抗的練習,鞏固防守步法,讓學生隨時都能保持正確的防守位置,把自己的防守對象負責防好。還可進行一防二、二防一的攻防練習,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幫助學生在賽場上樹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做到隨機應變,保證在賽場上的靈活性。
四是投籃。在進行投籃訓練時,要重點掌握兩個方面,即投籃時的身體姿勢和持球手法。原地投籃時,兩腳要前后站立,兩膝微屈,上體稍微前傾,以便于投籃時集中用力。如果是在移動中接球跳投,或運球急停跳投籃,要注重跨步接球與起跳等動作連貫銜接,以保證身體重心與投籃出手的方向一致,保持身體平衡。投籃時,五指應自然張開,讓掌心空出,用手指觸球,以保持球的穩(wěn)定性,控制球的出手方向。進行這項訓練,關鍵是提高雙臂的力量,鍛煉雙臂的靈活性。可以讓學生用杠鈴鍛煉,盡量把杠鈴舉到極限;也可以在雙手上吊上沙袋進行投籃訓練,以增加雙手的臂力,提高命中率。
戰(zhàn)術訓練 戰(zhàn)術包括個人攻守戰(zhàn)術、全隊配合戰(zhàn)術以及快攻戰(zhàn)術等。由于在比賽時雙方互相制約,配合性較強,因此在訓練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在比賽中領會籃球運動的對抗規(guī)律,在體驗中加深對籃球規(guī)則的運用。
身體訓練 籃球運動是一項高強度的體育活動,體力消耗很大,這就需要加強身體訓練,增強學生體質。根據初中生的生理發(fā)育特點,身體訓練應以提高速度和靈活性為主,注意把身體訓練與技術訓練有機結合。每次訓練前可進行跑步、雙腿蹦、單腳跳和沙坑跳等練習,以促進學生提高速度和敏捷性。
心理素質訓練 進行心理素質訓練,重點要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作風,做到勝不驕、敗不餒,行為文明,能在賽場中經受考驗。
4 合理使用教具,豐富教學方法
錄音機的應用 初中生正處在發(fā)育成長時期,情緒不很穩(wěn)定,如果每次訓練開始都是跑步或做熱身操,沒有新意,時間久了,學生容易失去興趣。如果能根據學生喜歡唱歌的特點,在訓練時用錄音機播放一些與籃球運動有關的歌曲,則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精力充沛地投入訓練。而在比賽訓練時,用錄音機播放一些活潑歡快的音樂,則有利于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放松情緒,激發(fā)訓練熱情。
小黑板的應用 籃球訓練一般是在室外進行,因此,小黑板的應用比較突出。如在進行攻守訓練時,可利用小黑板輔助教學,通過簡筆畫進行講解,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攻守概念,然后再進行示范。
教學掛圖的應用 教學掛圖也是一種輔助工具,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便于在室外練習時應用。如在進行投籃訓練時,可對照教學掛圖進行講解,使學生對該項動作的分解動作產生記憶,在記憶中領悟,然后在實踐中模仿,以改變不正確的動作技術,效果較好。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對于一些技術比較復雜的動作,如傳、接球技術,在訓練前可利用多媒體課件,用慢鏡頭來展示正確的傳、接球方法,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在學習投籃動作時,讓學生觀看有關錄像,通過觀察和模仿,達到準確掌握投籃技巧的目的。也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重大比賽的錄像,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加深對合作精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的競爭精神。
5 進行比賽,增加經驗
比賽是檢驗訓練水平高低的標準。一方面,通過比賽,有利于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及時補充和改進;另一方面,比賽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技術和戰(zhàn)術的能力,磨煉意志,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要多進行比賽,以賽代練,讓學生在比賽中積累經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