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貴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和平醫(yī)院普外四科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切口脂肪層下放置引流管對化膿性闌尾炎手術切口愈合的影響
周長貴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和平醫(yī)院普外四科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0)
摘要目的:在對患者進行闌尾炎手術后在其切口的脂肪層下放置引流管,觀察并分析其對切口愈合情況的影響。方法:選取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間在我院進行闌尾炎手術的患者共計182例,將患者按照其臨床的護理意愿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96例患者采用生理鹽水對手術的切口處進行沖洗,觀察組86例患者則在對照組患者沖洗護理的基礎上在患者脂肪層的下方放置引流管,由護理人員對兩組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并對兩組患者切口愈合的情況進行觀察與對比。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手術切口的感染率為9.30%,對照組患者切口的感染率則達到了35.42%,其差異有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在手術后,觀察組愈合拆線的時間為(6.63±1.95)天,對照組愈合拆線的時間則為(10.58±5.53)天,其差異具有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jié)論:在對闌尾炎患者完成手術治療后,在其手術切口的脂肪層下置管進行引流能夠十分有效地降低切口處的感染幾率,提高患者切口的臨床與和效果,縮短住院時間,具有著十分理想的臨床應用效果。
關鍵詞脂肪層;引流管;化膿性闌尾炎;切口愈合
化膿性闌尾炎極易導致患者手術的切口稱為污染的切口(II類切口),若患者在臨床中出現(xiàn)闌尾壞疽或穿孔的現(xiàn)或局限性的腹膜炎等現(xiàn)象,則可定義為感染切口(III類切口),此類切口在術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幾率相對較高,對患者的術后的恢復與生活質(zhì)量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筆者通過對182例患者進行臨床分組治療,取得了十分良好的臨床實驗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間在我院進行闌尾炎手術的患者共計182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屬的同意后對其進行臨床觀察與分析,根據(jù)患者自身的護理意愿將182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9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齡在32歲至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56±10.53)歲;觀察組8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齡在29歲至5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96±11.9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與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著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96例患者采用生理鹽水對手術的切口處進行沖洗,觀察組86例患者則在對照組患者沖洗護理的基礎上在患者脂肪層的下方放置引流管,由護理人員對兩組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并對兩組患者切口愈合的情況進行觀察與對比,主要觀察的內(nèi)容為:(1)患者切口處在術后的6天內(nèi)是否出現(xiàn)腫,痛,紅,熱等現(xiàn)象,是否有2次體溫≥38.5℃出現(xiàn);切口處是否有滲出物培養(yǎng)以及膿性的滲出物出現(xiàn);(2)患者切口處的感染率;(3)術后患者平均的住院時間與拆線的時間。
2.結(jié)果
2.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傷口愈合時在臨床感染率方面的對比
兩組患者經(jīng)過術后護理,觀察組患者手術切口的感染率為9.30%,對照組患者切口的感染率則達到了35.42%,兩組患者間的差異有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具體數(shù)據(jù)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兩組患者不同的護理方式對傷口愈合影響情況的對比
2.2 單純性闌尾炎與化膿性闌尾炎在傷口愈合時間方面的對比
單純性的闌尾炎患者在臨床中達到甲級愈合效果的傷口平均愈合時間為(6.42±0.49)天,化膿性闌尾炎經(jīng)過在患者脂肪層的下方放置引流管,傷口的平均愈合時間為(6.63±1.95)天,經(jīng)計算表明,兩者間的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在切口處放置引流管并不會延長患者切口愈合的時間。
3.討論
普通的外科手術在術后切口處出現(xiàn)感染是臨床中一種十分常見的并發(fā)癥,其平均的發(fā)生率在5.0%-20.0%之間,也是醫(yī)院患者出現(xiàn)感染現(xiàn)象的主要的組成部分。患者一旦術后對切口處出現(xiàn)感染,不僅會增加患者經(jīng)濟上的消費,還會增加患者的痛苦程度,延長住院的時間,對患者的恢復效果造成較大的影響[1]。
據(jù)相關資料表明,通常的清潔切口其臨床感染率僅僅為1.5%,污染切口的感染率為15.2%,而感染切口的感染率則達到了40.0%,若不對感染切口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患者術后切口出現(xiàn)感染的幾率是極大的,我院通過對182例患者進行臨床分組治療,臨床驗證了在對闌尾炎患者完成手術治療后,在其手術切口的脂肪層下置管進行引流能夠十分有效地降低切口處的感染幾率,具有著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2]。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應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基礎之上,在化膿性闌尾炎患者手術切口的脂肪層下放置引流管能夠有效地降低切口的感染率,縮短患者術后的恢復時間,避免患者由于感染而導致的痛苦并減輕患者經(jīng)濟上的負擔,臨床中具有著較為理想的應用效果與意義,值得對其進行臨床應用并推廣[3]。
參考文獻
[1]董維寧,尚昕,張金玲.切口脂肪層下放置引流管對化膿性闌尾炎手術切口愈合的影響.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1005-4529( 2008) 11-1581-02.
[2]曾德文.切口脂肪層下放置引流管對化膿性闌尾炎手術切口愈合的影響.中國醫(yī)藥指南,1671-8194(2011)19-0295-02.
[3]徐龍.化膿闌尾炎手術切口脂肪層下放置引流對切口愈合的影響觀察.大家健康,1009-6019(2014)07-0180-02.
【中圖分類號】R656.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