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新英
【關鍵詞】實驗 科學課 科學知識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2A-
0116-01
實驗是研究者或學習者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基本方法。新課程理念提倡學生通過實驗的學習方法,探索科學知識的奧秘,總結科學規(guī)律和提升科學素養(yǎng)。在科學課教學中,教師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出發(fā),積極地運用實驗進行課堂教學,促進學生高效地學習科學知識。
一、趣味材料,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梢姡d趣對于學生提高學習科學知識的效率非常重要,對于他們學習方向的驅使性和學習程度的深刻性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這就要求教師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站在小學生的角度組織相關學習材料,從而使學習材料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促進學生在科學實驗課上高效地學習,教師要積極組織趣味性的科學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他們興趣盎然地學習。
例如,在科教版六年級下冊《微小的世界》這一章的學習中,為了讓學生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方法,了解顯微鏡的結構和功能,以及掌握觀察微小物體的方法,筆者先讓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喜歡或者感興趣的物體,如頭發(fā)、身上脫落的皮屑等,然后再逐步導入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們因為非??释吹阶约荷砩系倪@些不起眼的東西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學習起來自然非常積極主動。
二、體驗過程,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果的實現(xiàn)需要以過程為前提,活動過程是一件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參與者積累經驗、吸取教訓以及享受體驗的重要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學習過程是實現(xiàn)學習結果的條件,只有經歷完整、科學的學習過程才能實現(xiàn)學習目的并取得相應的學習效果。在科學實驗課中,要想讓學生在實驗中掌握某種科學規(guī)律或科學知識,就要讓他們在實驗過程中經歷仔細觀察、認真體會、積極思考、科學操作等學習過程。學生只有充分體驗實驗過程,并通過實驗結果來對實驗過程進行分析和反思,才能掌握科學知識和規(guī)律。
例如,在科教版四年級下冊《電》這一章中,教師讓學生在實驗課堂中進行“電路的連接”實驗,從而學會科學合理地連接電池、導線、開關和小燈泡,組成模擬現(xiàn)實情境的電路。為了使“小燈泡發(fā)光”,學生要進行電路的設計和連接的實驗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電路設計和連接順序的合理性以及實踐習慣,讓學生認識“開關”的位置與方向、導線連接要最后接通電源的實踐意義。學生通過這個實驗,不僅經歷了電路相關知識的形成過程,更認識了這些過程的現(xiàn)實實踐意義,對提升學習效率和實踐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自主設計,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第一流教育家》中提出要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和“開辟精神”的人才,并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國家富強和民族興亡的重要意義,首先把“創(chuàng)造”引入了人才培養(yǎng)領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是新課程標準中的重要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教育舉措。在小學科學實驗課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更要鼓勵學生在實驗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提倡學生圍繞學習目標自主設計科學實驗,讓學生來做實驗的“設計師”,以促進小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在科教版三年級下冊《磁鐵》這一章的學習結束后,學生對磁鐵有關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磁鐵在實踐中的運用,教師開展了拓展性的實驗探索活動,如先為學生們介紹“電磁鐵”的原理,然后要求學生自制一個可以改變磁力大小、磁極方向的吊運鋼材起重機模型。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jù)自身的知識基礎和電磁鐵原理,圍繞實驗目的自主地設計實驗。學生作為實驗的“設計師”,充滿了創(chuàng)造欲望,并有目的地進行科學創(chuàng)造,實現(xiàn)實驗目標。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綜合應用能力,更可以促進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
綜上所述,在科學課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科學知識;應該提倡學生通過實驗的學習方法,探索科學知識的奧秘,總結科學規(guī)律和提升科學素養(yǎng);應該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出發(fā),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