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腦卒中因其在我國的高發(fā)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1],已成為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而肺部感染是腦梗死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2],一旦發(fā)生肺部感染,不僅延長了患者住院時間,還增加了患者病死率[3]。氣管切開是臨床搶救呼吸衰竭、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引起的意識障礙,排痰困難的患者的重要手段,通過保證氣道通暢、利于排痰,有助于感染的控制[4]。保持病室溫度和濕度的恒定,堅持操作時的無菌操作規(guī)程,加強氣管內套管的護理,預防呼吸道的感染,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幫助患者的順利脫管等方面的術后護理,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5]。
關鍵詞:腦卒中合并肺感染;氣管切開;護理;新進展
氣管切開是臨床搶救呼吸衰竭、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引起的意識障礙排痰困難的患者的重要手段,通過保證氣道通暢、利于排痰,有助于感染的控制。做好氣管切開的術后護理,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F將近年來對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進展綜述如下。
1 氣管切開術后護理措施
1.1病室環(huán)境 將患者安置于安靜、清潔、空氣新鮮的病室內,室溫保持在20℃~23℃,濕度保持在58%~72%。室內3次/d含氯制劑擦拭,經常灑水,或應用加濕器。定時以紫外線消毒室內空氣[6],減少人員探視,定期做室內空氣培養(yǎng)及痰培養(yǎng)。
1.2體位護理 氣管切開患者應取半臥位,頸下略墊高使頸伸展保持呼吸道通暢,患者的頭部位置不宜過高或過低,一般在15°~30°,有利于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增加肺部通氣量,并可減少胃內容物返流呼吸道,在患者翻身時應使其頭頸軀體處于同一軸線,防止套管因旋轉角度太大影響通氣而致窒息[7]。
1.3吸痰護理
1.3.1吸痰時機 一般是在床旁聽到患者咽喉部有痰鳴音,患者出現咳嗽或呼吸機氣道壓力升高有報警,氧飽和度突然下降等情況時給予吸痰。在非緊急情況下應選擇餐前15min徹底吸痰,進餐中、餐后30min內避免吸痰,防治胃內容物返流,保持呼吸道通暢[8]。
1.3.2吸痰時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動作要輕柔,15s/次,如痰液較多者,3~5min后重吸。吸痰前吸高濃度氧氣3min/次,改善因吸痰造成的缺氧。
1.3.3濕化護理 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時,可遵醫(yī)囑給予生理鹽水20ml+糜蛋白酶4000U+氨溴索注射液4ml,霧化吸入,3次/d,30min/次,每次吸痰后翻身、叩背,以稀釋痰液,利于痰液排出,預防呼吸道感染[9]。
1.4氣管內套管的護理 氣管內套管應每隔3~5h取出1次,用無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待干后放入套管內,以防分泌物阻塞。至少更換套管1次/w,定期做細菌培養(yǎng)。
1.5切口護理 切口敷料更換2次/d,保持局部清潔干燥,更換敷料時用75% 酒精棉球消毒切,經常檢查創(chuàng)口周圍皮膚有無感染或濕疹[10]。
2 預防呼吸道感染
氣管切開后,因切口與外界直接相通,再加上自身機體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呼吸道感染[11],因此,在護理操作中有針對性的進行護理干預,降低醫(yī)源性呼吸道感染十分重要[12],主要措施包括。
2.1加強口腔護理,2次/d,使用1.5%碳酸氫鈉液清洗口腔,對預防口腔感染明顯強于生理鹽水對照組。
2.2各項技術操作規(guī)范,切斷外源傳播途徑,護理人員在護理患者前后均應洗手,特別是吸痰前后均要洗手,吸痰時帶手套[13]。
2.3各種接觸氣管內的器械材料,如氣管導管、吸痰管等均應嚴格消毒滅菌;霧化器及其管道、吸引器導管及貯液瓶應每天清洗,用后嚴格消毒。
3 心理護理
關心體貼患者,給予精神安慰。患者經氣管切開術后不能發(fā)音,可采用書面交談或動作表示,預防患者因急躁而自己將套管拔出,必要時可設法固定雙手。
4 氣管切開常見并發(fā)癥及護理
4.1脫管 術后發(fā)生脫管的原因多因套管選配不當,氣管套管偏短,大小不合適;頸部腫脹消退;頸部繃帶沒有及時調整,相對較松;套管固定不牢;氣管套管脫落是臨床較常見而又嚴重的并發(fā)癥,一旦發(fā)生,患者常會出現紫紺、呼吸困難,以致窒息死亡。因此,對氣管切開術后患者應嚴密觀察,經常查看套管位置是否居中,吸痰管能否順利插入以及患者的呼吸有無阻力。發(fā)生脫管時應積極搶救,在保持呼吸道暢通的前提下,盡快將脫出的套管準確無誤地插入[14]。
4.2出血 可分為原發(fā)性出血和繼發(fā)性出血[15]。
4.2.1原發(fā)性出血多與手術有關,一旦出血可由氣管切開時止血不徹底,或導管壓迫、刺激,吸痰動作粗暴等損傷氣管壁造成。患者感覺胸骨柄處疼痛或痰中帶血。一旦發(fā)生大出血時,應立即進行氣管插管壓迫止血,應徹底結扎止血 ,避免加壓止血。
4.2.2繼發(fā)性出血較少見,但多為動脈損傷而引起的,是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其發(fā)生原因與傷口感染、切口過低或偏斜、選擇的套管過粗或過長、血管畸形而誤傷等有關[16]。發(fā)生繼發(fā)性出血應立即插入帶氣囊的套管,充氣加壓,清除下呼吸道中的血液,以保持呼吸通暢,并請胸外科協(xié)助開胸修補出血的血管。
4.3皮下氣腫,為氣管切開術比較多見的并發(fā)癥,多發(fā)生于頸部,嚴重者氣腫可發(fā)展至頭、脾、腹等部位[17]。以手觸診有捻發(fā)音或握雪感,常見原因與軟組織分離過多、氣管切口過長、皮膚切口縫合過緊等因素有關。對皮下氣腫的處理應根據氣腫發(fā)生的原因作針對性治療,可用甲紫在氣腫邊緣畫以標記,以利觀察進展情況,少量又無擴展傾向者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可在48h內自行吸收。
4.4感染 亦為氣管切開常見的并發(fā)癥,常見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4.4.1環(huán)境 環(huán)境中的空氣不再經鼻咽部的過濾而直接進入肺內,失去了上呼吸道對吸入空氣的濕潤、溫暖及濾過作用,同時,由于氣道濕化不夠,造成氣管內分泌物黏稠阻塞管腔。
4.4.2醫(yī)源性 如通過醫(yī)護人員的手、呼吸設備、治療用具等直接或間接地把細菌傳給氣管切開患者而發(fā)生肺部感染。通過加強氣管切開病室的管理,提高機體免疫力,加強氣道管理,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定時做痰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以預防肺部感染的發(fā)生[18]。
5 氣管內套管的堵管與拔管
拔管應在病情穩(wěn)定,呼吸肌功能恢復,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對氣管切開的依賴心理時,才能進行堵塞試驗。堵管時,一般第1d塞住1/3,第2d塞住1/2,第3d全堵塞,如堵24~48h后無呼吸困難,能入睡、進食、咳嗽即可拔管[19]。拔管后的瘺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膠布拉攏2~3d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時可以縫合[20]。
6 小結
氣管切開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改善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難,提高血氧飽和度,改善組織缺氧,但氣管切開后可直接與外界相通,易使細菌直接侵入,導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及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1]。因此,在患者氣管切開的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首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其次一定要有熟練的護理技術,嚴格的無菌觀念和消毒隔離措施,同時加強基礎護理,才能使患者順利度過危險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并發(fā)癥,進而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魏琴.腦卒中的康復護理[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2,10:187.
[2]程立山,高朋杰,陳晶,等.腦梗死后并發(fā)肺部感染對病情演變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4:39-40.
[3]劉菁菁,張菁,賀茂林.老年急性腦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危險因素和預后相關性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824-826.
[4]熊志云,艾文兵,章熙娜,等.早期氣管切開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肺部感染及預后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4:973-975.
[5]李秋菊.氣管切開術后護理新進展[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03:298.
[6]張娜.氣管切開術后患者呼吸道的護理[J].現代保健,2011,11(3):126-127.
[7]楊芳.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術后的氣道護理[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18):74-75.
[8]黃翠,黃典清.重型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的氣道護理[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5,32(3):5-7.
[9]胡建華.氣管切開28例臨床護理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3):403.
[10]盧潔,張金萍,張銀萍.腦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氣管切開的護理體會[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5,25(4):430.
[11]陳麗芳,藍惠蘭,馮婷,等.ICU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4:4116-4117.
[12]譙林林.觀察ICU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22:154-155.
[13]周彩霞,王金星,朱荷莉.關于重癥哮喘患者的呼吸道管理[J].醫(yī)學論壇,2015,01(0140):01.
[14]楊杭.氣管切開術并發(fā)癥32例臨床分析及處理[J].當代醫(yī)學,2012,18(5):70-71.
[15]李海同,駱云珍,曹曉娟.氣管切開術并發(fā)癥及防范措施[J].浙江實用醫(yī)學,2008,33(6):460-461.
[16]董金葉,劉文霞.氣管切開術并發(fā)癥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29(2):174.
[17]鄧雪娥.氣管切開術并發(fā)癥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08,13(4):309-310.
[18]王劍疆,尹新平.氣管切開時機選擇及并發(fā)癥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6:35-36.
[19]袁呈云.氣管切開術后患者的護理[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10,5(5):117-118.
[20]李銀玲.98例氣管切開一次性拔管護理體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31):83.
[21]徐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護理[J].護理研究,2014,8(2):314.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