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腕舟骨骨折是腕部最常見的骨折,占腕骨骨折的71.2%[1],約占全身骨折的2%~ 7%,多見于年輕人,兒童罕見,有以手著地摔倒史。由于舟骨血供的特殊性,骨折后近端血運受阻,常出現(xiàn)骨折不愈合,近端壞死,后期嚴重影響腕關節(jié)功能。舟骨骨折的分型對決定治療方案至關重要,其主要是根據骨折的位置、骨折線的方向及穩(wěn)定性來分型。常用的分型方法是Russe分型、Herbert分型及AO分型?,F(xiàn)就腕舟骨骨折治療現(xiàn)狀進行綜述。
關鍵詞:腕舟骨;骨折;治療現(xiàn)狀
1 非手術治療
一般對于新傷且沒有發(fā)生移位的腕舟骨骨折,可不采用手術的方法治理,傳統(tǒng)治療方法為石膏托固定,固定時間視骨折程度而定,通常為2~3個月。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石膏外固定對腕舟骨骨折的治療效果滿意,骨折愈合率達90%~100%,愈合時間平均為為9~12w[2]。固定體位應選擇腕掌屈位,由于該體位呈自然體位,是關節(jié)呈最大限度的放松狀態(tài),從而使腕關節(jié)內壓力較低,有利于骨折部位血的供應,提高骨折愈合率[3-4]。由于腕關節(jié)常是石膏外固定早期難以提供牢固的固定,對骨折端沒有加壓的作用[5]。
2 手術治療
針對不可復位骨折、不穩(wěn)定骨折、粉碎骨折、骨折合并月骨周圍脫位或橈骨遠端骨折,大多學者主張手術治療[6]。
有學者提出所有的不穩(wěn)定骨折(Herbert分型B型)一旦確診均應早期采用手術治療[7],不應等到發(fā)生骨折延遲愈合及不愈合后再行手術[8],而增加創(chuàng)傷性骨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率。對于Herbert C型和D型,以及骨折后骨不連、骨壞死等,予以植骨配合固定[9],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也不需二期內將固定物取出,利于早期功能鍛煉,患者恢復快。
臨床上多采用Herbert螺釘固定,通過其兩端的不等距雙螺紋設計可產生良好的加壓作用,固定確切可靠。螺釘頭可埋于軟骨面下,術后允許早期活動且不用再次取出螺釘。利用微創(chuàng)技術進行手術更有利于腕舟骨骨折患者恢復,常規(guī)的切開復位手術無論選擇掌側人路還是背側入路[10],均會對舟骨的血運產生影響,不利于骨折的愈合。目前螺釘固定多通過經皮穿針微創(chuàng)治療,閉合復位經皮固定采用骨遠端橈側小切口入路[11,12],定位準確,不損傷關節(jié)面,不損傷腕舟骨腰部背側及結節(jié)部橈側進入該骨的血管支,不需要軟組織剝離及切開關節(jié)囊,以最小的創(chuàng)傷保存了舟骨血液供應。有學者[13]初步研究,計算機圖像處理三維重建術前計劃輔助經皮螺釘固定治療無明顯移位的舟骨骨折,可以有效地固定舟骨骨折,可使螺釘固定更加準確達到預設位置,減少了手術時間和X線暴露時間,同時提高螺釘固定的牢固性。空心螺釘內固定,應用兩枚螺釘使骨折端均衡加壓[14],可確保復位后維持良好對位,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血管的滋生,更有利于成骨潛力的激化,骨端加壓縮短了骨細胞爬行的距離,加速了骨細胞增生,促進了骨痂的生長和骨化,減少了骨折端所受的剪力,增強了抗旋轉穩(wěn)定性,可早期進行功能活動[15]。記憶合金釘腳固定器(MANFF)[16]的固定弧及其特殊角度的設計更有利于植骨、加壓復位與固定,避免腕關節(jié)過度背伸橈偏,腕關節(jié)行非負荷主、被動功能鍛煉,直至骨性愈合,這一點優(yōu)于Herbere螺釘及空心螺釘。
克氏針在手外科的應用經久不衰,易于操作,靈活性好,所需的操作空間小,骨折愈合后很容易取出,即使將針尾埋于皮下,待骨折愈合后在局部開一小口即能取出,減少二次手術。詹海華等[17]采用2根克氏針交叉固定腕舟骨骨折,再用第3根克氏針固定楔形嵌入的植骨塊皮質,固定可靠能抵抗骨折塊軸向塌陷的趨勢。
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腕關節(jié)鏡技術越來越普及于臨床,鏡下手術更微創(chuàng),對腕關節(jié)囊和韌帶的破壞小,可以多次進行,并早期進行腕關節(jié)的功能鍛煉。該技術已應用于新鮮腕舟骨骨折的治療,近年來被擴大至腕舟骨骨不連,通過關節(jié)鏡下清除滑膜,改善腕關節(jié)的疼痛程度。去除硬化骨后,直視下先將克氏針從遠端骨折塊的斷端穿人后穿出皮下,然后鏡下輔助復位舟骨,固定骨折端,這樣操作較經皮順行閉合固定更簡單[18],具有明顯的微創(chuàng)優(yōu)勢。
應用帶血管筋膜蒂橈動脈莖突返支骨瓣轉位治療腕舟骨骨折后缺血壞死和陳舊性腕舟骨骨折,利用有血供的活骨移植,骨瓣表層為骨皮質,有足夠的硬度,可起到支撐和固定作用,深層為松質骨,不斷產生種子細胞可與舟狀骨有效對接,直接形成骨橋,改變了傳統(tǒng)骨移植爬行替代的方式,可以給骨折部位提供活的骨細胞和誘導成骨細胞的產生[19],為骨折部位提供了豐富的血供,能在骨折部位及缺血壞死區(qū)域提供充足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了腕舟骨的直接愈合,也為腕關節(jié)的功能恢復奠定了基礎[20]。對于陳舊性腕舟骨骨折,利用旋前方肌肌骨瓣進行治療,切取骨瓣、骨折端修整、骨瓣翻轉植入、克氏針貫穿固定,均在一個術野中完成,便于操作[21]。
近排腕骨切除術或者部分腕關節(jié)融合術適用于經常使用腕關節(jié)活動的患者,且患者需要忍受輕度疼痛,有研究發(fā)現(xiàn),該方法在臨床上效果較滿意,患者術后腕部穩(wěn)定性、腕關節(jié)功能良好[22]。
腕舟骨骨折的治療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如何更好地提高預后,減少患者的痛苦,是值得我們每一個骨科、手外科從業(yè)者思考的問題 。
參考文獻:
[1] 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等.實用骨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5:460-461.
[2] Reting AC.Management of acute Scaphoid fractures[J].Handclin,2000,16(3):38l.
[3] 田光磊.重視腕舟狀骨骨折的早期診斷和治療[J].中華手外科雜志,1998,14(3):9.
[4] 潘光輝,葉峰,李亞明.Herbert螺釘內固定加植骨治療腕舟骨骨折15例[J]. 華中醫(yī)學雜志,2008,32(4):251.
[5] 劉晉才.100例舟骨骨折患者的遠期隨訪報告[J].中華手外科雜志,1999,15:186
[6] 王銀.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手術治療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3,19(6):1072-1074.
[7] 向杰,黃繼鋒,王華松,等.經皮Herbert螺釘治療新鮮腕舟骨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2,9(5):30-34.
[8] Wang Qinghua, Ban Kaihong, Wei.Herbert screw fixation of scaphoid fracture[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Dama,2012,2(27):14-16.
[9] 潘亞斌,魏鵬,滕曉峰,等.植骨Herbert 釘固定治療腕舟骨骨折延遲愈合、不愈合[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19):158-160.
[10] 喻永新,尚如國.掌側入路與背側入路對腕舟骨骨折愈合率的影響[J].中醫(yī)正骨2014,7:20-23.
[11] 洪海森,郭林新,洪加源.經皮Herbert螺釘治療腕舟骨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2011,14(6):676-677.
[12] 劉明,馬林,劉敏,等.經皮加壓螺釘內固定治療手舟骨骨折[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4,41(4):86-87.
[13] 郭陽,田光磊,田文,等.計算機影像處理輔助經皮螺釘固定舟骨骨折初步報告[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4,37(4):334-337.
[14] 楊軍,金冬泉,周凱華.雙空心螺釘內固定術治療Herbert B型腕舟骨骨折[J].骨科,2012,3(4):175-177.
[15] 傅重洋,丁暉原,趙巍,等.應用注射器針導引掌側經皮Bold空心螺釘固定腕舟骨骨折[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4,30(3):188-190.
[16] 徐永清,李川,何曉清,等.記憶合金腳固定器治療腕舟骨骨折[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4,30(1):22-24.
[17] 詹海華,宮可同,闞世廉,等.不穩(wěn)定性腕舟骨腰部骨折不愈合的治療[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4,30(4):246-248.
[18] 滕曉峰,胡瑞斌,陳宏.腕關節(jié)鏡輔助治療腕舟骨骨不連的初步療效分析[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4,30(1):28-30.
[19] 陳勇.腕舟骨骨不連的顯微外科治療效果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5:1071-1072.
[20] 顏屈倫,劉永光,曠甫國,等.橈動脈莖突返支骨瓣移植加橈骨莖突切除治療腕舟骨骨不連[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4,30(1):25-27.
[21] 錢紅兵,顧曉娟,周亞平,等.旋前方肌肌骨瓣治療陳舊性腕舟骨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2,18(11):1029-1030.
[22] 王云亭,李子龍.近排腕骨切除術[J].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00,14(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