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腦梗死患者臨床診斷和用藥治療中,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變化的應用價值。方法 從天津市薊縣桑梓鎮(zhèn)衛(wèi)生院2014年1月~12月腦梗死36例,對其進行分型,重型組11例,中型組12例,輕型組13例;另選取健康人群36例作為對照組,抽取兩組人群靜脈血,行hs-CRP測定。結果 對照組hs-CRP為(5.3±1.4)mg/L,腦梗死組hs-CRP為(13.3±3.1)mg/L,對比差異有意義(P<0.05);腦梗死前3d hs-CRP表現(xiàn)為上升;重型組在第1d、3d、5d、7d均顯著高于中型組和輕型組,對比差異有意義(P<0.05);治療后正常組總有效率為87.50%,異常組總有效率為65.00%。結論 在腦梗死診斷、治療中,通過對hs-CRP水平進行監(jiān)測,可有效判斷患者病情變化。
關鍵詞:超敏C反應蛋白;腦梗死;應用
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是近幾年來用于腦梗死診斷的重要標志,其本身是一種炎癥反應標志,主要用于對機體動脈血管微小損傷進行監(jiān)測,這不僅能夠充分反應動脈管壁微小炎癥敏感的血清學指標,同時在動脈粥樣硬斑塊的形成中,其也有參與并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腦梗死又可稱之為缺血性腦卒中,主要是由于各種因素致使腦部血液出現(xiàn)供應障礙,引起缺氧性壞死和缺血性壞死,致使該病。現(xiàn)結合我院腦梗死診斷中,hs-CRP診斷的相關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旨在了解hs-CRP在腦梗死診斷和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F(xiàn)將有關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選取天津市薊縣桑梓鎮(zhèn)衛(wèi)生院2014年1月~12月接診腦梗死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等影像學手段檢查,并按照腦梗死診斷標準確診;其中女性15例,男性21例,患者年齡為46~74歲,平均年齡為(58.5±7.1)歲;所有患者均為首次起病,自起病到入院就診,時間均在24h內。根據(jù)1995年全國第四界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所擬定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NDS標準)[1],將患者分為三個組,分別設定為重型組(31~45分)、中型組(16~30分)、輕型組(0~15分)。另從同期體檢人群中選取36例健康人群,設定為對照組,年齡及性別均與三組無差異。
1.2方法
1.2.1 hs-CRP的測定方法 選取的36例腦梗死患者在入院后1、3、5、7d清晨行靜脈血抽取,對照組36例在當日清晨取肘靜脈血,每例患者均取3ml,置于抗凝管內,行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備用。采用比濁法對血清hs-CRP進行測定,測定設備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采用分析儀配套試劑。
1.2.2觀察方法 對腦梗死患者與健康對照人群的hs-CRP測定結果進行對比,再對腦梗死患者三個不同組別患者的hs-CRP測定結果進行對比。另根據(jù)腦梗死患者測定結果,將其分為異常組與正常組,參考范圍:0.1~10mg/L,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的改善效果。
1.2.3療效判斷標準[2] 顯著進步:經(jīng)過2w治療后,NDS改善達到46%~90%;進步:經(jīng)過2w治療后,NDS改善為18%~45%;無變化:經(jīng)過2w治療后,NDS改善幅度在17%以內;惡化:經(jīng)過2w治療后,NDS出現(xiàn)上升,上升幅度超過18%。
2結果
2.1腦梗死與健康對照組hs-CRP水平比較 對照組hs-CRP測定結果為(5.3±1.4)mg/L,腦梗死組hs-CRP測定結果為(13.3±3.1)mg/L,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不同程度梗死患者hs-CRP水平比較 腦梗死患者入院前3d hs-CRP水平表現(xiàn)為顯著上升,到第5d均開始逐漸下降;重型組在第1d、3d、5d、7d均顯著高于中型組和輕型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型組則高于輕型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腦梗死正常組與異常組治療效果比較 腦梗死治療后hs-CRP正常組患者,顯著進步3例,進步11例,無變化1例,惡化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7.50%;腦梗死治療后hs-CRP異常組患者,顯著進步2例,進步11例,無變化9例,惡化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65.00%;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hs-CRP是一種肝臟合成物,其參與全身炎癥反應,能夠大量沉積在血管壁,造成血栓。有學者在其研究中表示,hs-CRP與人體各個病理、生理過程均有直接聯(lián)系,尤其是在促炎以及抗炎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3]。近幾年來,隨著對hs-CRP的研究深入,將hs-CRP與血常規(guī)進行感染性疾病的測定,對比結果顯示,hs-CRP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在早期診斷中性粒細胞或者白細胞出現(xiàn)異常變化或者無變化的疾病中,均發(fā)揮了非常優(yōu)秀的確診效果。
根據(jù)本次研究結果來看,腦梗死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顯著高于健康人群,且重型組hs-CRP水平遠遠高于中型組、輕型組,在治療后,hs-CRP正常組的治療有效率也明顯高于hs-CRP異常組患者。
綜上所述,hs-CRP能夠充分反應腦梗死病情變化,故在臨床診斷及治療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梁晨,高社榮,梁曉安,等.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纖維蛋白原與腦梗死嚴重程度及復發(fā)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3,5(5):257-260.
[2]郭留芹.腦梗死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和纖維蛋白原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8(3):45-46.
[3]周偉君,車在前,陳爾真,等.急性腦卒中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動態(tài)變化[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24(3):234-236.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