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的死亡率很高,位列第二,比如目前,上海市惡性腫瘤患者現(xiàn)患率已經(jīng)超過 1%,現(xiàn)患率絕對數(shù)在13萬以上[1]。因此對腫瘤治療方法的研究格外重要。本文的主要內容就在于了解腫瘤治療方法的市場現(xiàn)狀并對其進行研究分析,以及預測抗腫瘤藥物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抗腫瘤藥物;市場現(xiàn)狀;潛力;趨勢
在寫這篇文章前,我們通過對一些大型抗腫瘤醫(yī)院的用藥情況進行分析,并查閱了一些資料,了解了近年來各種抗腫瘤藥物的市場情況,綜合上面一系列資料,我們得出抗腫瘤藥物在市場中的需要正呈現(xiàn)穩(wěn)步增長的趨勢,但不同類抗腫瘤藥物的發(fā)展趨勢不盡相同,甚至存在較大差別。其中市場份額占據(jù)最大的是免疫抑制劑,盡管近年來有萎縮的趨勢。而且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迅速發(fā)展與人民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單抗類藥物所占市場份額也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與此同時,一些新型抗腫瘤藥物也正處于研究之中,比如一些作用于特定靶點的高效 、低毒 、特異性強的新型抗癌藥物,可以降低毒性,起到高效的治療效果。
腫瘤的發(fā)病風險正在不斷提高,因此人類對治療腫瘤的方法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所以對于目前抗腫瘤藥物市場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將通過對腫瘤藥物的市場現(xiàn)狀情況的分析來預測腫瘤藥物的發(fā)展?jié)摿σ约翱鼓[瘤藥物的發(fā)展趨勢等。
1抗腫瘤藥物的市場現(xiàn)狀
近幾年來,在中國各大醫(yī)院、藥店的市場中,抗腫瘤藥物的銷量都在穩(wěn)步增長。據(jù)資料顯示,2003年抗腫瘤藥物的市場增長率為 15.58%,2004 年抗腫瘤藥物的市場增長率達到19%,而在2005年則達到了149.78億元的市場規(guī)模。這3年一直處于穩(wěn)步增長的狀態(tài)。雖然在2005~2006年間受到國家治理醫(yī)藥購銷商業(yè)賄賂等政策環(huán)境的影響而略有下降,但在2006年以后的3年市場份額又在不斷的回升,甚至在2009年達到了405億元,同比增長了17.47%,增長情況十分明顯。在2010年,由于醫(yī)改政策的實施,使得腫瘤藥物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但在整體來說,抗腫瘤藥物的發(fā)展仍處于增長階段。尤其是在2008年和2009年之間,抗腫瘤藥物市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5.45%。而在這之中,植物生物堿和其他天然藥物在抗腫瘤藥物中處于領先地位,他們的市場份額約占了抗腫瘤藥物總體市場份額的1/4。但也有一些抗腫瘤藥物如免疫刺激劑、烷化劑等的市場份額在逐年萎縮。同時,也有一些新型抗腫瘤藥物正在發(fā)展之中,如靶向抗腫瘤藥物吉非替尼、舒尼替尼等藥物由于他們的有效性以及特異性等,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
2抗腫瘤藥物的市場情況分析及潛力預測
據(jù)資料顯示,紫杉醇,奧沙利鉑,多西他賽,戈舍瑞林等藥物的市場份額和銷售額增長率均超過了抗腫瘤藥物的市場份額和整體的平均增長率,因此這些藥物在抗腫瘤藥物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其中紫杉醇在大多數(shù)抗腫瘤治療中均作為主要的藥物,銷售額最大,而且其銷售額每年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預計在未來的幾年,這一趨勢也不會有很大改變。另外吉西他濱,參氏扶正,利妥昔單抗和白細胞介素-2等藥物市場份額雖然沒有達到抗腫瘤藥物的市場份額,但是 2005年的同比銷售額增長率超過抗腫瘤藥物整體平均增長率 14.80%,也就是說,這幾種藥物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
而香菇多糖,表柔比星,唐萊特,多抗甲素等藥物市場份額均低于4.5%,且銷售額增長率低于抗腫瘤藥物整體平均增長率甚至為負,說明這幾種藥物市場正在萎縮,前景不容樂觀。至于多西他賽,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藥物他們的市場份額雖然超過了其他藥物,但增長率正遠落后于其他藥物,這樣發(fā)展下去,這些藥物免不了會喪失他們的市場地位。
3抗腫瘤藥物發(fā)展趨勢預測
由于化療、外科手術對人體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如今大多數(shù)患者還是更愿意采取保守治療,因此,腫瘤內科治療仍是目前的主要治療腫瘤方式。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生存環(huán)境的不斷改變,腫瘤患者人數(shù)正在逐漸增多,因此相應的各種抗腫瘤藥物層出不窮。目前,國內抗腫瘤藥物已發(fā)展到7大類,180多個品種。除上述的一些藥物以外,近幾年來,細胞毒性抗腫瘤藥物的研究和開發(fā)也有了新的進展。還有一些天然抗腫瘤藥物也正處于研究階段,例如發(fā)現(xiàn)DNA拓撲酶抑制劑在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上和與順鉑聯(lián)用治療神經(jīng)胚細胞瘤上效果都非常顯著[2],而苦參堿可以通過直接殺傷的方式抑制腫瘤細胞的增值[3],并且能體外誘導肝癌BEL-7402細胞自吞噬和自噬性死亡[4]。在未來的抗腫瘤藥物的市場中,很有可能出現(xiàn)一大批天然抗腫瘤藥物,由于其毒副作用較小,很有可能獲得大多數(shù)患者的青睞,而我國又是天然藥物大國,很久以前在中草藥方面就處于領先地位,我們更應該抓住這種機遇,研發(fā)出新型的天然抗腫瘤藥物。
參考文獻:
[1]周笑顏,彭文青.抗腫瘤藥物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其啟示[J].醫(yī)學信息學,2007.
[2]Fisher R I,Gaynor E R,Dahlberg S,et a1.A phase HI comparison of CH OP vs.m-BACOD vs. ProMACE-CytaB0M vs.M AC0P-B in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or high grade non-Hodgkin s lymphoma: results of SW O 8516 (Intergroup 0067),the national high-priority lymphoma study[J].Ann Oncol,1994.
[3]Zhang Y,Jiang J K,Liu X S,et a1.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 in K562 erythroleukemia cells induced by matrine [J].Nat Med,1998.
[4]皇甫超申.苦參堿誘導人肝癌細胞BEL-7402自吞噬性死亡[J].中草藥,2008.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