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相應護理措施進行分析探討。方法 以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22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是否出現(xiàn)切口感染分為對照組(588例術后未出現(xiàn)切口感染患者)與觀察組(34例出現(xiàn)術后切口感染患者),總結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及相應護理措施。結果 影響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為:年齡、肥胖、手術時間、病理類型、切口類型、切除方法及留置引流等。其中病理類型、肥胖、手術時間、切除方法、切口類型為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結論 針對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開展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感染率。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手術;切口感染;護理對策
急性闌尾炎為臨床常見病,臨床多采用手術治療,但是術后切口感染會對手術效果造成影響,延遲切口愈合,不利于患者康復[1,2]。為了進一步對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分析探討,筆者對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22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22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是否出現(xiàn)切口感染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588例術后未出現(xiàn)切口感染患者,其中男344例,女244例。觀察組34例出現(xiàn)術后切口感染患者,其中男19例,女15例。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手術時間、病理類型、切口類型等方面的差異。
1.2.2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行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并發(fā)癥護理:首先要做好感染的預防護理,如果條件允許,可在手術后3d將患者安排住進單人病房。護理人員應嚴格無菌操作,一套無菌用品只供1例患者使用,避免出現(xiàn)交叉感染。定時更換傷口敷料,2次/d。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其次,要做好術后出血的預防護理,術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jiān)測,一旦患者出現(xiàn)血壓進行性降低、面色蒼白、逐漸腹脹、心率加快、乏力等癥狀,護理人員應立刻報告醫(yī)生,并協(xié)助進行處理。②疼痛護理:術后前6h囑患者取半臥位,緩解腹壁緊張,減輕腹壓,緩解疼痛。6h后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選擇平臥位、側臥位來緩解疼痛。對于疼痛劇烈者可遵醫(yī)囑采用解痙藥物。③飲食護理:手術當天禁食,術后第2d在患者排氣后可進食少量的流質(zhì)食物,第3d起逐漸由半流質(zhì)過渡到普通飲食。飲食應以營養(yǎng)豐富、清淡食物為主。
1.3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SPSS22.0軟件包處理分析,對計數(shù)資料以?字2檢驗,以例數(shù)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對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x±s的形式表示,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單因素分析結果 影響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為:年齡、肥胖、手術時間、病理類型、切口類型、切除方法及留置引流等,見表1。
2.2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病理類型、肥胖、手術時間、切除方法、切口類型為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見表2。
3討論
病理類型、肥胖、手術時間、切除方法、切口類型為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應針對上述因素開展針對性護理措施,以降低切口感染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具體如下:
3.1患者自身因素 老年患者因為自身機體免疫力差、合并基礎疾病復雜等,出現(xiàn)切口感染的幾率較高,因此對于老年患者應積極處理好基礎疾病[3]。肥胖者因為皮下脂肪較厚,影響術野暴露及手術操作,在切口縫合過程中,對受損的局部組織細胞的過度牽拉,會影響血供,導致局部水腫及感染[4]。因此在手術過程中應注意保護脂肪層,在腹膜縫合之后應對切口有效沖洗。
3.2病理類型 本研究結果表明,化膿壞疽穿孔型患者出現(xiàn)切口感染的幾率要高,原因為大量的需氧菌、厭氧菌于闌尾腔內(nèi)進行繁殖,損傷漿膜,導致腹腔嚴重污染。因此對于闌尾切除術患者在手術完畢關腹之后,應先用生理鹽水對傷口進行沖洗,再以20mL~50mL聚維酮碘溶液(0.5%)對傷口進行沖洗,并嚴格止血,再對切口進行常規(guī)縫合。
3.3切除方法 闌尾逆行切除優(yōu)于無法將闌尾及時取出,不能對暴露兩殘端進行及時包埋,增加了切口感染的發(fā)生幾率[5]。因此,在闌尾切除時,應盡量使用順行法切除。
3.4切口類型 探查切口發(fā)生切口感染的幾率更高,原因為診斷不明確,炎癥比較重,手術時間較長等[6]。因此在選擇切口時,對于病情明確診斷的患者應選擇麥氏切口,對需要剖腹探查的患者應選擇右側中下腹部經(jīng)腹直肌對切口進行探查。
總而言之,對于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應密切注意容易引發(fā)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并做好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以降低切口感染發(fā)生率,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許貴存,王海燕.急性闌尾炎手術切口感染因素與預防措施[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23):70-72.
[2]李茂娟.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2012,5(12B):117-118.
[3]吳守宇.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4.10(19):309-310.
[4]Heather L.Bloom,David Hirsh.Clinical use of antibacterial mesh envelopes in cardiovascular electronic device implantations[J].Medical Devices:Evidence and Research,2015,13(25):71-78.
[5]B.Anglim,H.Orsquo,Connor,S.Daly.Prevenatrade,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applied to closed Pfannenstiel incisions at time of caesarean section in patients deemed at high risk for wound infection[J].Journal of ObstetricsGynaecology,2015,35(3):255-258.
[6]Pengfei Wu,Chuansheng Liang,Yunjie Wang,et al.Microneurosurgery in combination with endovascular embolis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olid haemangioblastoma in the dorsal medulla oblongata[J].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2013,115(6):651-657.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