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的護理效果。方法 以我院228例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用傳統(tǒng)方法接生,實驗組用會陰無保護技術接生,比較兩組會陰側切率、第二產程時間、產后出血率和分娩疼痛情況。結果 實驗組會陰側切率17.50%、產后出血率7.02%、第二產程時間(41.52±8.65)min、第二產程過程中疼痛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能夠有效降低會陰側切率、縮短第二產程、減少產后出血、減輕產婦分娩疼痛。
關鍵詞:產婦;會陰無保護;護理
產婦分娩過程十分痛苦,如果接生不恰當或者產婦和助產士配合不協(xié)調,極易出現會陰裂傷,產后遠期子宮脫垂、尿失禁的發(fā)生率也明顯升高。因此,尋求合理恰當的接生方式一直是產科工作者的追求目標。研究發(fā)現,傳統(tǒng)接生方式中,助產者用保護會陰的手法來防止會陰,更易增加會陰損傷的幾率和遠期并發(fā)癥[1]。為提高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的效果,選取我院228例產婦為對象進行對比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住院分娩的228例產婦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14例。實驗組:產婦年齡22~35歲,平均(28.25±3.04)歲,孕周38~41w,平均(40.21±0.56)w;對照組:產婦年齡23~36歲,平均(28.13±2.28)歲,孕周37~41w,平均(39.93±0.87)w。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所有產婦均符合陰道試產條件,胎位均為頭先露,胎心率正常、預期胎兒體重(2550~3760)kg。排除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高血壓及畸胎、死產等比例。
1.3方法
1.3.1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方法接生:當胎頭撥露,陰唇后聯合緊張時,助產者右手拇指與其余四指分開,利用手掌大魚際肌頂住會陰部。產婦宮縮時,助產士右手手掌大魚際肌向上內方托壓,左手下壓胎頭枕部,使胎頭俯屈下降。產婦宮縮間歇期助產者右手放松,防止因壓迫過久導致會陰水腫。胎頭枕部在恥骨弓下方露出時,助產者左手協(xié)助胎頭仰伸、娩出,復位旋轉胎頭,助雙肩娩出后,助產者保護會陰的右手才可放松。
1.3.2實驗組 采用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助產:胎頭撥露時無需干預,著冠后助產者開始控制胎頭娩出的速度,依據宮縮強度,在強烈宮縮時囑產婦暫不屏氣適用腹壓,在宮縮間歇緩緩屏氣用力,保持每次宮縮時胎頭娩出增大不超過0.5~1cm[2]。另外在產婦宮縮時,助產者用左手適當控制胎頭下降,宮縮間歇時放松以利血液循環(huán),讓產婦的會陰得到有效擴張。胎頭雙頂徑娩出時,不要刻意協(xié)助胎頭仰伸,防止小陰唇內側裂傷。娩出雙頂徑后,協(xié)助娩出額、鼻、口、頦,頭部完全娩出后,及時清理新生兒口鼻內羊水,避免誤吸致吸入性肺炎;此過程中指導產婦放松,不要急于娩肩,待下次宮縮后,助產者雙手托住胎頭,囑產婦用較小腹肌力量、均勻用力娩出前肩,隨后助產人員雙手托住胎頭輕輕上抬促后肩緩慢娩出。助產全程中注意和產婦溝通,根據宮縮強弱及胎兒下降程度指導其用力,以促進胎兒自然、緩慢娩出為最終目的。
1.3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和比較兩組產婦會陰側切率、第二產程時間和產后出血率。在第二產程過程中每10min測定兩組產婦疼痛強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第二產程時間、疼痛程度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會陰側切率、產后出血率等計數資料用[n(%)]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產婦會陰側切率、第二產程時間和產后出血率比較 實驗組會陰側切率17.50%,產后出血率7.02%,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第二產程時間(41.52±8.65)min,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1。
2.2兩組產婦第二產程疼痛程度比較 實驗組在整個第二產程過程中疼痛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傳統(tǒng)接生方式提倡助產士用外力壓迫胎頭以保護產婦保護會陰,實際上,助產者在用外力壓迫胎頭的同時,胎頭仰伸受阻,胎頭對恥骨弓的壓力會轉向會陰,會陰損傷的概率反而增加,皮下深部肌肉及盆底筋膜更易受損。這直接導致產婦今后子宮脫垂、膀胱直腸膨出、壓力性尿失禁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增高。而且會陰保護助產能增大產后出血的幾率,胎兒娩出受阻從而延長第二產程,使產婦的疼痛程度也相應增加。會陰損傷還可引起產婦機體發(fā)生應激反應,導致產褥期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
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是近年來臨床產科探討的焦點。分娩是自然生理現象,助產者應該促進自然分娩、減少不必要的干預,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母嬰結局[4]。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沒有對會陰部進行強行壓迫,可以使會陰自然的彈性和延展性得到發(fā)揮,更利于胎兒娩出;減少了壓迫保護會陰造成的會陰水腫,進而有效減少會陰側切[5],減少產時出血。同時,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更有益于助產者和產婦進行良好的溝通,產婦可以更加科學地進行配合,較少發(fā)生會陰復雜裂傷。較小的會陰裂傷容易縫合,出血量少,傷口愈合速度快,更有利于產婦產褥期健康[6]。
本研究中,實驗組會陰損傷程度明顯低于會陰保護的對照組,會陰側切率降低,產后出血率減少,第二產程縮短,第二產程中疼痛程度輕。由此表明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的開展能有效保護產婦會陰完整性,縮短產程,減輕疼痛程度,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接生技術,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陳永華,王戌萍,易檢女,等.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的臨床護理研究[J].全科護理,2013,11(35):3269-3270.
[2]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第4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9.
[3]金璇,徐玲華.產婦會陰損傷與hsCRP、WBC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4):34-35.
[4]陳娟英.助產士工作壓力源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52-53.
[5]陳永華,王戌萍,易檢女,等.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的護理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4,06:30-31.
[6]周臨.改良拉瑪澤呼吸法在第二產程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3:58-59.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