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探討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74例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均為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10月期間收治,將其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37例和對照組37例,觀察組采取二尖瓣成形術,對照組患者采取二尖瓣置換術,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復發(fā)率、病死率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 觀察組病死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疾病復發(fā)率分別為2.70%、0、5.41%,平均住院時間為(1.28±0.94)d;對照組病死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疾病復發(fā)率分別為10.81%、5.41%、13.51%,平均住院時間為(4.65±1.67)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二尖瓣成形術應用于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的臨床治療中效果顯著,并發(fā)癥少,復發(fā)率和病死率較低,且患者恢復較快,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感染性心內膜炎;二尖瓣關閉不全;二尖瓣成形術
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和醫(yī)療設備的完善與更新,二尖瓣成形術在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的臨床治療中逐漸受到廣大醫(yī)務人員的應用于推崇,其治療效果也日益顯現[1]。我院在本組研究中,選擇于2013年9月~2014年10月到我院進行診斷和治療的74例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采取分組對照方法分析二尖瓣成形術應用于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的臨床治療中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在此次研究中,選擇在2013年9月~2014年10月期間收治的74例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8例,女36例,年齡為12~73歲,平均年齡為(48.96±12.94)歲;排除合并嚴重肝腎肺心等器質性病變者、意識不清者、血液系統疾病者、有手術禁忌癥者,所有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均未累及其三尖瓣和動脈瓣,同時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將其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37例和對照組3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二尖瓣置換術,即給予患者全麻,并取仰臥位,在其胸前正中取一切口,建立其體外循環(huán),切開患者右心房、房間隔,暴露出二尖瓣,并切除其二尖瓣的前瓣和瓣葉,采用型號適合的瓣膜固定于瓣環(huán)上;觀察組患者采取二尖瓣成形術,即患者全麻后取仰臥位,術者于其胸前取切口暴露其二尖瓣,將二尖瓣的菌斑和贅生物切除,灼燒其邊緣邊界,并探查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具體位置,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術式,如二尖瓣前葉脫垂則使用腱索移植法,后葉脫垂則行半葉折疊法,使得二尖瓣的局部成型,并使用超聲檢查。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在圍手術期的病死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疾病復發(fā)率,同時記錄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對所有數據資料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表示,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病死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疾病復發(fā)率 觀察組病死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疾病復發(fā)率分別為2.70%、0、5.41%,對照組病死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疾病復發(fā)率分別為10.81%、5.41%、13.51%,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1.28±0.94)d;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4.65±1.67)d。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二尖瓣是人體左心室和左心房心肌見纖維肌性結構[2]。二尖瓣成形術,是應用于感染性內膜炎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外科治療中的有效手段之一,與二尖瓣置換術相比,二尖瓣成形術的圍手術期死亡率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比較低,且患者的遠期生存率也比較高。隨著手術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和臨床上對于人體二尖瓣生理功能和解剖認識程度的不斷加深,二尖瓣成形術在感染性內膜炎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臨床治療中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3]。
二尖瓣關閉的發(fā)病原因,常見的有感染性心內膜炎及黏液性退行性變等。對于二尖瓣關閉不全的治療,二尖瓣成形術具有病死率低和復發(fā)率低的優(yōu)勢,同時還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可避免患者長期進行抗凝治療;②通過保留患者瓣膜的裝置,可保護患者左心功能;③避免因瓣膜置換而出現血栓、栓塞和溶血等并發(fā)癥[4];④避免了患者生物瓣衰敗。因此,與二尖瓣置換術相比,二尖瓣成形術遠期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我院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與應用二尖瓣置換術的對照組相比,采用二尖瓣成形術的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病死率和疾病復發(fā)率均較低,且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較短。兩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二尖瓣成形術應用于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的臨床治療中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病死率及疾病復發(fā)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復出院,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忠義,黃堅,柳朝暉,等. 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的二尖瓣成形術治療療效分析[J]. 醫(yī)學信息. 2013,26(1):119-120.
[2] 高峰,孟旭. 二尖瓣成形術治療感染性心內膜炎二尖瓣關閉不全[J].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 2011,27(6):357-360.
[3] 劉于威. 二尖瓣成形術治療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2,2(16):208-209.
[4] 劉靜,陸彪. 嬰兒期感染性心內膜炎伴二尖瓣后葉瓣膜穿孔1例[J].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13,15(1):79-80.
[5].Yamaguehi H.Yoshida J.Yamamoto K,et al.Elavation of plasma brain natriuretie peptide is a hallmark of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independendent of ventrieular hvpertrophy[J].J Am Cooll Cardiol,2004,43(1):55-60.
[6] Packer M,BristowMR,Cohn JN,et al.The effect of carvedilol on morˉ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US Carvedilol heart failure study group[J].N Engl J Med,2001,344:1651-658.
編輯/馮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