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放化療綜合治療在胃癌臨床治療中的臨床運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胃癌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29例,兩組患者入院經(jīng)診斷后均接受相應的手術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在術后予以單純化療方案(FAM方案),觀察組在術后予以放療配合化療的綜合治療方案,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毒副反應。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4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27.6%;組間比較具有顯著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毒副反應,其中觀察組患者中胃腸道反應率和骨髓抑制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手足綜合征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均有顯著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的肝腎功能不全的發(fā)生率并無顯著差異,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放化療綜合治療在胃癌術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具有積極意義,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放射治療;化療;胃癌;手術治療
隨著放射治療技術也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臨床治療開始運用放射治療。本文選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29例予以放化療綜合治療,以研究放射治療的臨床運用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經(jīng)臨床病理學確診為胃癌。其中男34例,女24例;患者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3.4±6.7)歲。其中18例為早期胃癌,40例為進展期胃癌;根據(jù)BOrrmann分型可將患者劃分為:潰瘍彌漫型32例、彌漫浸潤型9例、潰瘍局限型11例、結節(jié)型6例;按照病灶位置可分為:革囊胃5例、胃竇33例、胃體癌9例、胃底責門癌11例;按照TNM分期可分為:Ⅰ期4例,Ⅱ期8例,Ⅲ期26例,Ⅳ期20例。將5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2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BOrrmann分型、TNM分期及病灶位置等方面無顯著差異,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經(jīng)診斷后均接受相應的手術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在術后予以單純化療方案(FAM方案):0.5g/m2氟尿嘧啶,40mg/m2阿霉素,8mg/m2絲裂霉素;每4w進行1次,共治療6個療程。觀察組在術后予以放療配合化療的綜合治療方案,患者在手術后1個月時接受放射治療[1],根據(jù)患者手術部位和淋巴結清掃位置確定照射范圍,主要包括引流淋巴結、吻合口以及腫瘤瘤體,通過直線加速器進行常規(guī)照射(4個野),照射劑量為46~50Gy,照射過程中避免照射脾門淋巴結和肝門淋巴結,以避免集體出現(xiàn)雙腎放射性損害;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同時配合化療,患者在放療予以135mg/m2紫杉醇,第1d;70mg/m2順鉑,第1d和第3d;在患者接受放療的第30d進行第2個療程。治療過程中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調(diào)整用藥劑量和照射劑量。
1.3療效及毒副反應評價 根據(jù)RECIST標準將患者的臨床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及進展(PD)。其中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根據(jù)抗癌藥物毒性表現(xiàn)評定患者的毒副反應。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文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當數(shù)值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對比 經(jīng)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CR率和PR率分別為6.9%和34.5%,總有效率為41.4%;對照組患者的CR率和PR率分別為0和27.6%,總有效率為27.6%;其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顯著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毒副反應對比 經(jīng)對比分析可知,兩組患者均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手足綜合征和肝腎功能不全,其中觀察組患者中胃腸道反應率和骨髓抑制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手足綜合征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均有顯著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的肝腎功能不全的發(fā)生率并無顯著差異,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胃癌在我國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胃癌的臨床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同時配合放化療,以提高胃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放射治療是目前治療胃癌的重要方式之一,患者在接受手術切除治療時并不能完全切除腫瘤組織,而放射治療則可殺死病灶周圍的腫瘤組織,是提高胃癌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關鍵[2,3]。本文研究表明,經(jīng)放化療綜合治療的觀察組在臨床治療效果方面顯著優(yōu)于術后單純放療的對照組,表明放射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而兩組患者在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均經(jīng)對癥治療后好轉,患者均可耐受。
綜上所述,放化療綜合治療在胃癌術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具有積極意義,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建芳.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同步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0,17(6):537-538.
[2]霍丹,張小麗,馬玉芳,等.同步放化療聯(lián)合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Ⅲ期胃癌術后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1(8):727-730.
[3]Tian Suping,Yuan Yanjun,Shi Shuxia.The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2011,24(1):35-36.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