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胸腔Arrow管與引流袋連接的合適針筒選用。方法 胸腔Arrow管與引流袋連接時選用不同種類的針筒,50例采用動脈血氣針筒(英國BD公司)、50例采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2ml),統(tǒng)計兩種針筒應用時管路連接松動或脫開、胸水細菌培養(yǎng)陽性、非計劃性拔管、患者舒適、每日更換的例數(shù)。結果 使用動脈血氣針筒連接胸腔Arrow管與引流袋能避免管路連接松動或脫開,降低胸水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和非計劃拔管發(fā)生率,提高患者舒適度。結論 胸腔Arrow管與引流袋連接首選動脈血氣針筒。
關鍵詞:動脈血氣針筒;一次性無菌注射器;胸腔Arrow管;引流袋
胸腔積液是臨床常見的病癥,主要是由于全身病變或局部病變影響了動態(tài)吸收平衡或形成胸膜腔,導致胸膜腔內(nèi)液體產(chǎn)生過快或吸收過慢,一般有滲出液與漏出液兩種,伴隨有呼吸困難、發(fā)紺、咳嗽、胸悶、胸痛等臨床癥狀。在我國最常見的病因為結核,其次為腫瘤[1],臨床治療常需采用胸腔閉式引流術。近年來,中心靜脈導管引流胸腔積液的臨床效果好,細而軟的小導管對胸膜組織損傷小,組織相容性強[2],廣泛應用予臨床,在治療期間給予有效護理是提高該疾病治療效果的關鍵[3]。但在引流過程中,傳統(tǒng)方法是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將Arrow管導管末端與引流袋連接,不能做到妥善固定而引起一系列護理弊病,2013年1月開始我科研制了動脈血氣針筒連接Arrow管導管末端與引流袋,經(jīng)臨床應用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結核病灶引起的胸腔積液患者10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觀察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觀察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32~80歲,平均57.5歲;住院時間11~32.5d,平均18.5d。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8~76歲,平均年齡55.2歲;住院時間14.5~35d,平均20.5d。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連接法醫(yī)生行胸腔Arrow管置管術成功后,予75%酒精消毒棉球消毒導管末端,將注射器拔出針芯,乳頭插入導管末端口,檢查有無松動,再將引流袋連接口插入針筒尾部,用絲綢膠布將兩者纏繞做固定。
1.2.2觀察組 采用動脈血氣針筒連接法醫(yī)生行胸腔Arrow管置管術成功后,予75%酒精消毒棉球消毒導管末端,將動脈血氣針筒拔出針芯,乳頭插入導管末端口,向右旋轉2圈~2圈半,使螺紋與導管末端緊密吻合,再將引流袋連接口插入針筒尾部,用力使連接口卡入針筒卡槽內(nèi)。
1.3評價方法 統(tǒng)計兩種連接方法所產(chǎn)生的管路連接松動或脫開、胸水細菌培養(yǎng)陽性、非計劃性拔管、患者舒適、每日更換例數(shù)。
2 結果
兩組患者置管后應用效果比較,見表1。
3 討論
3.1動脈血氣針筒連接的優(yōu)勢
3.1.1避免管路松動或脫開 動脈血氣針筒乳頭處是一個螺紋設計,剛好和Arrow管導管端口吻合,妥善固定,不會因患者突然改變體位或無意識的牽拉而導致管口松動和分離;引流袋連接口也能適時卡入針筒尾部卡槽內(nèi),不會因引流袋重量增加而使管道脫落,免去不必要的膠布雙重固定,適當減少護理工作量。
3.1.2降低胸水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 胸腔引流術是一種有創(chuàng)操作,需要嚴格的無菌技術,必須保證管路的密閉性。使用動脈血氣針筒連接,妥善固定,避免接頭松動引起的引流液外滲及連接口分離后形成的開放性氣胸,直接或間接導致胸腔感染。兩組患者置管后胸水來源病原菌比較見表2。
對照組胸水細菌培養(yǎng)陽性的患者中有8例在胸腔Arrow管置管過程中發(fā)生過管路連接松動或脫開,數(shù)據(jù)證明動脈血氣針筒用于連接胸腔Arrow管和引流袋,可以有效降低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
3.1.3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率 非計劃性拔管(UEX)[4]是指插管意外脫落,或未經(jīng)醫(yī)護人員同意患者將插管自行拔除,也包括醫(yī)護人員操作不當所致拔管?;颊咧饔^原因情緒煩躁;膠布繁復固定針筒尾部和引流袋連接處增加異物感;使用2ml針筒連接時容易松動,引流液滲出致膠布粘性變差,降低患者舒適度;患者活動量增加,翻身、起床時牽拉過度等都是非計劃性拔管的誘因。使用動脈血氣針筒連接法,有效避免了潮濕、膠布牽拉對患者的不利影響,干凈清爽,患者耐受度較高,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計劃性拔管的發(fā)生率。
3.1.4改善患者舒適度 胸腔Arrow管置管術是一個外科手術,長期置管本就會降低患者舒適度,使用動脈血氣針筒連接Arrow管和引流袋,連接口均為封閉狀態(tài),避免連接口松動,引流液外滲導致患者衣服、被單弄濕污染;膠布繁復固定,患者活動量增加后會降低膠布粘性使得患者有異物感,膠布粘著衣物容易反復牽拉而降低舒適感。
3.2動脈血氣針筒連接的劣勢 價格較普通2ml針筒昂貴,且在每日更換引流袋護理操作中,動脈血氣針筒尾部和引流袋管口較難分離,用較大力時容易牽拉管道,增加患者疼痛感及非計劃拔管的發(fā)生率。如果每日更換動脈血氣針筒則造成醫(yī)用材料上的浪費,也增加患者的住院費用。
4 結論
動脈血氣針筒用于連接胸腔Arrow管和引流袋的設計,不僅做到了固定牢、引流暢的管道護理基準,降低護士工作量,也避免了因管道脫開帶來的胸腔感染和非計劃性拔管等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從患者角度出發(fā),減少因固定不妥帶來的潮濕,反復更換等不適,在置管期間提高患者耐受率。臨床胸腔Arrow管置管術后首選動脈血氣針筒連接引流袋,應廣泛普及。
參考文獻:
[1]張倩云.胸水腺苷脫氨酶乳酸脫氫酶癌胚抗原對結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積液的鑒別診斷價值探討[J].河北醫(yī)學,2015,21(4):576-577.
[2]張金鵬.中心靜脈導管引流胸腔積液109例臨床分析[J].中華醫(yī)學研究雜志,2003,3(10):907.
[3]葛永敏.胸腔積液臨床護理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18):2444.
[4]黃俊,劉瑩瑩.非計劃性拔管的緊急處理及預防措施[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15):53-54.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