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手術在治療膽囊結石中的護理要點。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87例膽囊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組患者行腹腔鏡手術,對照組患者行傳統(tǒng)手術治療方法。對兩組患者采取相同的圍術期護理方法。結果 除健康教育花費時間,觀察組明顯多于對照組外,其余各項指標,觀察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膽囊結石的治療中,腹腔鏡手術的優(yōu)勢明顯,做好圍術期的護理,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護士要掌握好護理工作要點。
關鍵詞:腹腔鏡;傳統(tǒng)手術;膽囊結石;護理
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發(fā)病率極高,僅次于闌尾炎的發(fā)病率,是一種膽囊炎性病變疾病[1]。流行病學結果表明:膽囊結石多發(fā)于肥胖人群和多次妊娠婦女。在臨床治療上,一般通過切除膽囊的方式來治療,目前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傳統(tǒng)膽囊切除術等。雖然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小,但其臨床護理工作依然不能輕忽,良好的圍術期護理服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手術治療效果[2]。本次研究旨在研究膽囊結石手術的護理要點,現(xiàn)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來自我院于2012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患者,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92例,男41例,女51例,年齡在43~79歲,平均年齡為(55.9±8.4)歲;對照組患者95例,男43例,女52例,年齡在44~78歲,平均年齡為(56.1±8.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傳統(tǒng)手術治療,對患者進行全麻后,在右肋緣下做手術切口,然后逐步切除病變膽囊,并置引流管。給予觀察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先運用超聲對患者的膽囊炎性程度進行診斷,然后行腹腔鏡手術。先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全麻,插入氣腹針造氣腹,使膽囊與周圍粘連組織分離,然后在膽囊三角區(qū)進行膽囊動脈和膽囊管的解剖,為預防膽囊內的結石進入到膽總管中,將鈦夾放在膽囊管的遠端,然后在膽囊動脈和膽囊管上置鈦夾鉗后剪斷,并剝離切除膽囊,進行止血,退出腹腔鏡,清洗創(chuàng)面,取出膽囊,確認創(chuàng)面沒有繼續(xù)出血后放出CO2并縫合傷口。
1.3護理方法
1.3.1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 雖然腹腔鏡手術已在臨床上應用多年,但是仍有許多患者及其家屬對其存在各種疑慮。因此,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做好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工作,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在雙向互動交流中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向其介紹成功的病例,促使其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確保手術治療順利開展下去。
1.3.2術后身體護理 術后讓患者平臥,并監(jiān)測緩和的心率、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暢通,若出現(xiàn)嘔吐現(xiàn)象,則要立即清除嘔吐物,輕拍患者背部促使嘔吐物順利排出,以免出現(xiàn)氣管阻塞現(xiàn)象,導致呼吸道的不暢。保持引流管的暢通,確保引流液順利流出,并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狀,發(fā)生異常現(xiàn)象時立即通知醫(yī)生處理。術后當天禁飲禁食,術后第1d可食用少量流食,補充營養(yǎng),促進傷口的愈合。在病情穩(wěn)定后食用半流質食物,并少食多餐,多食用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禁食油炸、生冷等刺激性食物[3]。
1.3.3并發(fā)癥護理 本次研究的傳統(tǒng)手術采用的是持續(xù)硬膜外麻醉,觀察組采用的是氣管插管全麻,人工氣腹時會導致肋間神經(jīng)受壓以及膈肌向上伸展,因此在術后容易出現(xiàn)胸痛、上肢疼痛等,對此,在術前和術后要向患者解釋清除,并說明疼痛會在短期內自動緩解,同時在術后加強患者病情的監(jiān)測。當引流管的量變多且顏色變紅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低血壓、脈搏緩慢等癥狀,若患者出現(xiàn)出血癥狀,則立即進行包扎處理,并通知醫(yī)生。當引流管中有膽汁流出時,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補液治療,預防感染,補液應從上肢輸入,預防下肢靜脈炎的發(fā)生。術后讓患者用溫水泡腳,加強足部的學員循環(huán),降低疼痛發(fā)生率。
1.3.4傷口護理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其傷口較大,愈合較慢,對其進行每隔1d換藥,術后7~9d拆線。觀察組患者的傷口較小,術后采用小敷貼粘貼即可,若沒有滲血滲液情況,則無需處理,讓傷口自然愈合;若存在滲血滲液,則用碘伏進行消毒處理。在傷口疼痛上,對照組患者術后傷口疼痛感較為明顯,對其使用止痛劑止痛。觀察組患者的傷口小,疼痛不明顯,無需使用止痛劑,對于存在輕微傷口疼痛的患者,采用松弛技術止痛。
1.4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術后輸液天數(shù)、術后換藥次數(shù)、住院時間、健康教育花費時間、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等。
1.5數(shù)據(jù)分析[4] 運用SPSS15.0軟件進行臨床數(shù)據(jù)的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顯示,對比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結果見表1,在各項指標對比上,組間差異明顯,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除健康教育花費時間上,觀察組明顯多于對照組外,其余各項指標上,觀察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在膽囊結石的治療中,腹腔鏡手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小,術后恢復快,相較于傳統(tǒng)開腹手術而言,腹腔鏡手術在膽囊結石的治療中具有明顯優(yōu)勢。在本次研究中,根據(jù)兩組患者治療方法的不同,對患者進行不同的臨床護理工作,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特點等進行心理疏導等工作,促使患者正確認識手術治療方法,了解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及必要性、注意事項等[5]。由于患者對腹腔鏡手術的疑慮較多,因此在健康教育上,觀察組耗費時間遠遠高出對照組。在其余指標上,觀察組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梢?,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更加,輔之以良好的臨床護理服務,能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縮短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總之,在膽囊結石的臨床治療中,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性高、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輔之以良好的臨床護理服務,有助于提高手術治療效果,護理人員應不斷結合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總結護理經(jīng)驗和要點,給患者帶來更優(yōu)的臨床護理服務,促進患者恢復。
參考文獻:
[1]孔令敏,鄧彬,吳健,等.腹腔鏡內鏡聯(lián)合同步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08(18):91-92.
[2]韓珊菲.綜合護理干預在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 49(2):198-200.
[3]康紅.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的手術室護理體會[J].四川醫(yī)學,2012,33(6):1098-1099.
[4]朱玉娣,趙燁,吳晨,等.腹腔鏡聯(lián)合十二指腸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手術配合及體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22:165-166.
[5]李海寧.整體護理干預在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圍術期的應用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4,22:5048-5049.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