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異族的一次次入侵,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腳步,在歷史的舞臺上留下了無數(shù)民族英雄的足跡,也融合了無數(shù)優(yōu)秀民族的文化。多種民族的交融,一定會使國家昌盛,讓我們以更包容的胸襟,更開放的心態(tài),讓更多的民族都聚集在中華民族的周圍。
關鍵詞:民族融合;華夏文明;災難 ;繁榮;三個盛世;
中圖分類號:C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7-00-01
一、引子
公元1276年,浙江臨安。
一對對蒙古騎兵挎著彎刀,騎著蒙古馬,走進了江南名城杭州。彪悍的黃金家族在成吉思汗光輝的照耀下,正式接管了趙氏320年江山的最后一個都城——杭州。國脈如縷的大宋王朝,已經(jīng)失去了大片土地。
公元1279年,崖山。
在一批批蒙古戰(zhàn)船的圍攻下,南宋的名將張世杰被大浪拍打卷入了海底,末代丞相陸秀夫背著四歲的小皇帝趙昺說著:“陛下如此,老臣也只好以身殉國了。”便跳入了南海,五千里外皆不見。
公元1283年,大都。
南宋的另外一位丞相文天祥在刑場上,面朝南方三跪九叩,長嘆道:“吾之事盡矣,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笨犊土x,南宋徹底滅亡。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向后推361年。
闖王李自成帶著他的大順朝軍隊開進了北京,18天后,清軍入關,大明王朝,日月云煙,傳國277載,正式滅亡。
二、反思
這些被漢人稱為蠻夷戎狄、瓦剌韃靼的少數(shù)民族入侵華夏中原、江南水鄉(xiāng)時,一代代名將、名相、明君,如岳飛、寇準、文天祥、史可法、漢武帝等,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他們的功績千古流芳,正所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
但,他們留下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文天祥救南宋于水火之間,卻只得到了蒙古人冰冷的馬刀;史可法力挽狂瀾,帶全城人們抵抗“剃發(fā)令”,保衛(wèi)揚州,卻換來了清軍創(chuàng)造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死人無數(shù),他自己也只留下了一方衣冠冢。
這一幕幕慘烈的歷史畫面,不得不讓我們掩卷沉思,異族入侵,進而帶來的民族融合,是災難,還是繁榮昌盛的開始?
穿越歷史時空,我們來到盛唐時代,那時中國的國土面積達1251平方公里,GDP占全世界的58%,唐都人口達百萬之眾,萬國朝拜,繁花似錦,這里面固然有當時帝王將相、勞動人民辛勤奮斗的功勞,但本文試圖從民族包容的角度來探討一下促使唐朝繁榮的原因。
日本人阿倍仲麻呂,在唐朝任秘書監(jiān),總管全國書籍,取漢名兆衡,終生為唐朝效力。
新羅人崔志遠,18歲來唐朝考試,且為官一職,回到新羅,編出了朝鮮的舉世之作——《桂苑筆耕》。
同樣,唐帝國的絲綢之路較漢朝更為開放,西突厥、東突厥的可汗紛紛派人來唐朝做官,玉門關外的回鶻、突厥、吐蕃、南詔全都來朝拜李唐,長安城中的西市就全都是胡人開辦的,唐玄宗、楊貴妃合編的《霓裳羽衣舞》,就受到了西域《胡旋舞》的熏陶和影響,胡姬在酒館中跳舞唱歌,沒有任何人來管,唐朝皇帝的禁軍頭領、大將軍等都由胡人擔當過。唐高宗李治竟有四分之三是胡人血統(tǒng)!
綜上所述,唐帝國的民族劃分實在太過模糊,文天祥、史可法等人見了,未必會氣成什么樣子,但這些并不影響唐帝國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今天,唐朝仍然是一個漢民族王朝,何況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個盛世——貞觀盛世、開元盛世、康乾盛世,有兩個出自唐朝。而那些狹隘民主思想極為嚴重的宋代、明代,卻沒有盛世出現(xiàn)。清朝統(tǒng)治者大批任用漢人為官,注重民族融合,方有盛世來臨。
清代雍正年間呂留良案中那個被人尊稱為“東海夫子”的呂留良曾說出“民族之道大于君臣之分”,但如果沒有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沒有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和南北朝的對峙,蒙古的一統(tǒng)天下,清朝的入主中原,恐怕如今的人們,還要穿著寬袍大袖的長衫里卦,帶著束發(fā)冠,留著全發(fā)在街上行走,我們今天也享受不到胡餅、餛飩這些面食美味了。
漢族與異族的民族融合,漢族受到了異族的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的影響,異族也學到了漢族先進的文化、科技和各種禮教。這是互補互助的形式,促進了民族間的共同發(fā)展。
悠悠歷史,幾多滄桑,多少民族崛起、興盛、衰亡、消失,交替輪回,正所謂“你方唱罷我登場”。
鮮卑拓跋氏入主中原,建立北魏,孝文帝一個改革,幾代通婚下來,如今早已找不到鮮卑族,他們已完全融入到漢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契丹耶律氏建立遼國,卻在定都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之后,搞了一個“遼制”,一個“漢制”,也建立樞密院、三省六院、六部這些官職,與蕭氏通婚,結果過了幾代之后,契丹族也在歷史舞臺上消失了。
女真完顏氏滅了北宋又滅了遼,入主中原后大肆漢化,女真人發(fā)現(xiàn)漢人的生活真好,紛紛學習漢族禮儀,盡管金國皇帝一再頒發(fā)女真化令,也沒人理會,好在后來滿族人延續(xù)了女真,他們才得以以另外的面孔出現(xiàn)。
蒙古克烈部加四大汗國瘋狂擴張,蒙古鐵騎一直打到歐洲,他們過分強調(diào)蒙古種族的“高貴”血統(tǒng),不大力采取民族交融政策,把人分為四等,結果只維持97年的統(tǒng)治就灰飛煙滅了。相比之下,清朝統(tǒng)治者就聰明多了,他們在保留本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同時,大力提倡學習漢族文化禮儀,結果統(tǒng)治中原295年,還成就了康乾134年盛世。
三、結論
異族的一次次入侵,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腳步,歷史的舞臺上留下了無數(shù)民族英雄的足跡,也融合了無數(shù)優(yōu)秀民族的文化。如今,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和諧大家庭,多種民族的交融,一定會使國家昌盛,讓我們以更包容的胸襟,更開放的心態(tài),讓更多的民族都聚集在中華民族的周圍,讓我們偉大的、五千年的華夏文明遠播四海,威震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