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虎曉
(江陰市中醫(yī)肝膽醫(yī)院 江蘇江陰 214404)
急性闌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見的急腹癥,居各種急腹癥的首位,適時進行闌尾切除術(shù)是較佳的治療方法。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及免疫特點,病情進展快、變化大,癥狀不典型,且穿孔的幾率較高,可造成彌漫性腹膜炎或闌尾周圍膿腫[1]。所以,進一步提高老年患者急性闌尾炎診斷的準確率是臨床所必需的。本文對50例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超敏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計數(shù)進行檢測,以探討其再老年急性闌尾炎中的應用。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選取2010年1月至2015年06月我院住院并進行手術(shù)治療的急性闌尾炎患者50例,排除服用抗凝劑、抗菌藥物治療的患者,年齡在65周歲-82周歲之間。按術(shù)后病理檢查結(jié)果: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2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27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11例。對照組:選取我院同期住院的病例30例,年齡65周歲-79周歲,均為腹部疼痛,懷疑為急性闌尾炎而收住院,入院后確診腸系膜淋巴結(jié)炎2例,急性腸炎12例,胃腸功能紊亂所致腸痙攣引起的腹痛16例,均未手術(shù),治療好轉(zhuǎn)后出院。兩組間年齡及性別構(gòu)成差異無顯著性。
1.2 檢測方法:急性闌尾炎于入院后馬上抽取肘靜脈血,同時檢測血常規(guī)、hs-CPR、肝腎功能、電解質(zhì)、凝血功能等項目,并做術(shù)前準備,并于術(shù)后第2天、第7天晨分別抽取外周靜脈血送檢。對照組于入院時及入院后第2天、第7天晨分別抽出外周靜脈血送檢。白細胞計數(shù)采用血液細胞自動計數(shù)儀常規(guī)檢驗,超敏C反應蛋白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
1.3 參考值:白細胞(4~10)×109/L,超敏C反應蛋白(0-10)mg/L。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率或比表示,比較均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定為P<0.05。
2.1 對照組與急性闌尾炎組各型比較,術(shù)前、術(shù)后第2天的白細胞計數(shù)差異有極顯著的意義(P<0.01),急性闌尾炎各型比較,術(shù)前、術(shù)后第2天的白細胞計數(shù)差異無明顯意義(P>0.05)。見表1。
表1 急性闌尾炎與對照組外周血WBC計數(shù)比較(109/L x±s)
表2 急性闌尾炎與對照組超敏C反應蛋白比較(mg/L x±s)
2.2 對照組與急性闌尾炎各型比較,術(shù)前、術(shù)后第2天超敏C反應蛋白差異有顯著的意義(P<0.01)。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與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急性壞疽性闌尾炎相比較,術(shù)前、術(shù)后第2天超敏C反應蛋白差異有顯著的意義(P<0.05)。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與急性壞疽性闌尾炎相比較,術(shù)前、術(shù)后第2天超敏C反應蛋白差異無明顯意義(P>0.05),見表2。
急性闌尾炎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xiàn)和輔助檢查作綜合判斷,若能及時判斷疾病的輕重程度將對治療后預后有很大的幫助。
白細胞計數(shù)是急性闌尾炎診斷中應用最多的檢查之一,有許多報道揭示[2-3]白細胞升高可提示早期的闌尾感染,并且許多的急性闌尾炎患者存在白細胞計數(shù)升高。然而,白細胞計數(shù)一方面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個體對傷害性刺激應激的能力,同時在老年或體質(zhì)較差的患者中,白細胞計數(shù)也許在正常范圍內(nèi)或低于正常范圍[4],因而判斷老年患者的病情,C反應蛋白顯得尤為重要。
CRP是一環(huán)狀均質(zhì)性分子,由5個相同的非共價結(jié)合的亞單位組成,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1800-14400,在肝細胞中合成,受致炎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1、6及腫瘤壞死因子的調(diào)節(jié)[5],是機體發(fā)生炎癥后的一種敏感急性期反應蛋白。CRP的生物學特性主要表現(xiàn)為能結(jié)合細菌、真菌等體內(nèi)的多糖物質(zhì),在Ca2+ 存在下,形成復合物作用于補體C1q,激活補體系統(tǒng),釋放炎癥介質(zhì),促進細胞間粘附和吞噬細胞反應,溶解靶細胞[6]。超敏C反應蛋白在正常情況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血清中,當機體受到炎癥刺激時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迅速增加,是機體炎癥反應的敏感指標。超敏C反應蛋白常用于評估急性闌尾炎,其為急性時相蛋白,其操作簡單易行,其對急性闌尾炎的靈敏性約40%-94%,特異性為38%-87%[7]。因此,超敏C反應蛋白對急性闌尾炎有一定的診斷價值,并隨著疾病的嚴重性而增加。
綜上所述,在傳統(tǒng)的急性闌尾炎麥氏點壓痛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白細胞計數(shù)和超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急性闌尾炎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將大大提高,對闌尾炎的確診率、判斷預后等方面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1] 許躍千,王高林.急性闌尾炎誤診分析[J].中華臨床醫(yī)學研究雜志,2006,12(23):3231-3232.
[2] Hallan S,Asberg A,Edna TH.Additional value of biochemical tests in suspected acute appendicitis[J].Eur J Surg,1997,163(7):533-588.
[3] Eriksson S,Granstrom L,Carlstrom A.The diagnostic value of repetitive preoperative analyses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total leucocyte count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cute appendicitis[J].Scand J Gastrienterol,1994,29(12):1145-1149.
[4] 譚詩成,張衛(wèi)星,魯剛等.老年闌尾炎穿孔的高危因素和預后評估[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2,11(3):193-193.
[5] Aziz N,F(xiàn)ahey J L,Detels R,et al,Analytical performance of a highly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based immunoassay and the effects of laboratory variable on levels of protein in blood[J].Clin Diagn Lab Lmmunol,2003,10(4):652-657.
[6] 許子彬,唔好,龍會寶,等.超敏C反應蛋白在判斷肺炎病情中的應用價值:附116例檢測分析[J].新醫(yī)學,2009,40(10):670.
[7] 樓亞玲,王偉群,韓杰華.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白細胞聯(lián)在急性闌尾炎中的應用.放射免疫學雜志,2013,26(4):385.